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章 考试前夕

作者:弄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贡院门前。


    一众考官下轿后,并未环视周围的人群,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


    只是整理了一下衣冠后,便在属官的引导下,踏上贡院门前的石阶,进入了敞开的龙门之中。


    这一刻,所有士子都有一种敬畏。


    那扇门,不仅是考官进入命题场所的入口,更是无数读书人梦想与命运的关口。


    考官入帘,意味着乡试即将正式开始。


    而决定这些士子命运的时候也即将到来。


    随着考官们的身影消失在贡院内,沉重的大门缓缓合拢。


    “帘官入矣!”有人长吁一声。


    人群逐渐散去,士子们眼光灼灼。


    主副考官在他们心中可是很威风的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也能如此,受万人敬仰。


    柳夫子轻声道:“考官已入闱,尔等当安心静气,养精蓄锐,以最好的状态迎接考场之战。”


    “能否跃过此龙门,便看你们自身的修为了。”


    众人皆郑重颔首。


    回去的路上,李钰心中也微微有些激动。


    虽然他并不在意考官是谁,但真正看到考官是在圈定的人员中时,还是免不了激动。


    这几个月时间,他已经将邓,陈两人的文章研读通透。


    可以说这次乡试把握十足。


    李钰他们这边六人兴奋,其他猜中的学子也激动不已,没有猜中的如丧考妣。


    距离乡试还有不足一月时间。


    就算他们现在将两人的文章买来看,也根本来不及了。


    回到客栈,李铁牛道:“钰哥儿,从今天起,我就不和你们住一起了。”


    李钰一愣“为什么?”


    铁牛挠了挠头“我睡觉打鼾,怕影响你们,我就睡下面大厅就行。”


    李钰急忙道:“那怎么行。”


    林澈也道:“是啊,铁牛哥,我们晚上都用纸将耳朵堵住的,不碍事。”


    李铁牛摇头“族里都盼着钰哥儿能中举,不能因为我被打搅,就这么说定了。”


    说完,李铁牛直接开门出去。


    李钰还想说什么,已经被柳夫子拉住。


    “让他去吧,你们这几个月也确实没睡好。”


    铁牛睡觉打鼾声太大,根本无法让人安心入睡。


    之前柳夫子碍于李钰面子没好意思说,但现在距离乡试已经没多少时间了。


    必须要让两人休息好才行。


    铁牛自己不知道他打鼾声大,回来的时候,柳夫子便给他说了。


    李铁牛顿时像做错事的孩子,如果因为他的原因导致李钰没休息好,而没考上,那他的罪过可就大了。


    他可是知道族里为了供李钰读书,勒紧裤腰带省出来300两。


    虽然族长说这次没有考上也没关系,族里会一直供养。


    但铁牛还是想让李钰一次性就中举,这样族里的压力也会小点。


    因此柳夫子一说,他就表示他去外面睡。


    柳夫子也给掌柜说好了,就在角落给铁牛用长凳子拼一下就能睡。


    为了李钰和林澈能休息好,柳夫子也只能这么做。


    他可是比谁都希望两人能考上,不仅他脸上有关,关键是可以解禁。


    这几个月阮凝眸都没有和他同房,可将夫子憋坏了。


    只能先委屈铁牛老弟了。


    没了铁牛的鼾声,两人确实晚上睡得踏实了不少。


    还剩下一些时间,马致远等人也不出门了,就在房中不断钻研文章。


    他们现在已经领先了不少士子,这个时候一定不能松懈。


    日子在焦灼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


    七月的成都,暑气渐炽,蝉鸣聒噪,更添几分烦闷。


    这些日子,士子们再也没搞什么聚会,而是都在房间里苦读。


    很快乡试的日期也贴出来了。


    一共考三场,采取全锁院形式,只有每场考完了才能出来。


    第一场考试定在了八月初九,八月十二为第二场,八月十五为第三场。


    所有参与考试的士子们看到日期后,表情各异。


    有的兴奋雀跃,有的紧张失措,有的摩拳擦掌,有的面露忧色。


    “今天是七月廿五,算来只剩下不足半月时间了。”


    张书怀喃喃开口。


    “没有想到这一次的中秋竟是要在考场度过。”


    马致远也开口了,然后笑着看了李钰一眼。


    林澈也对他挤眉弄眼。


    李钰有些无语,你们俩干嘛呢。


    不过他也知道两人的意思,无非就是之前的中秋获得了花魁的青睐。


    这两年时间,李钰偶尔会收到柳如烟的信,不过他没有回,想让柳如烟死了这条心。


    几人回了客栈,气氛和之前又不同了。


    客栈内的士子们瞬间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很多士子都挑灯夜战,想要趁着还有点时间,多看看两位考官的文章。


    这也导致城内的纸墨笔砚、烛火灯笼等考具销量也随之大增。


    李钰没有再看文章,而是放空脑袋。


    不过张书怀,郑仁厚两人来找他看文章,他也没有拒绝。


    两人的文章尽量往主副考官的喜好上靠,李钰看后觉得也没有多大问题。


    得到李钰的肯定,让两人喜出望外。


    ……


    八月初八,夜,成都无眠。


    翌日便是乡试首场,没有士子还睡得着。


    贡院周围的街巷,灯火彻夜通明。


    各客栈旅舍中,士子们检查着考篮内的物件,笔墨纸砚、食物清水,以及用以在号舍中熬过三日的薄毯,生怕遗漏分毫。


    李钰等人亦早早用过晚饭,最后一次清点了考篮。


    柳夫子叮嘱了诸多细节,将他当年参加乡试的经验都说了出来。


    那感觉,仿佛是要送壮士奔赴沙场。


    李钰想要让众人轻松一点,准备了这么久,而且还猜到了考官是谁,比其他士子领先太多。


    但看夫子严肃的表情,俏皮话也说不出来了。


    子时刚过,城中各处便陆续响起了动静。


    “时候差不多了,该动身了。”柳夫子开口。


    李钰、林澈、张书怀、郑仁厚、马致远、高登云六人互望一眼,深吸一口气,提起沉重的考篮下楼。


    客栈大堂乃至门外,已是人影幢幢。


    许多士子都已整装待发,相识者彼此拱手,互道“蟾宫折桂”,但笑容多少有些勉强。


    夜色浓重如墨,但通往贡院的各条大街,已被无数灯笼火把照得亮如白昼。


    成千上万的士子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涌出,如同百川归海,朝着贡院汇聚。


    街道化为了蜿蜒流动的火光长龙,无数青衫士子的身影在光影中明灭。


    李钰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士子。


    比起前面的小三科考试,乡试无疑壮观得多。


    而且来参加考试的士子年纪也大得多。


    李钰看到了不少白发苍苍的老者,走路都费劲了,但还是在家人的搀扶下,蹒跚前进。


    还有的老者走三步就要停一下,还有的不断的咳嗽。


    李钰也不知该说什么,本该享受晚年的日子,却还要来参加这种高强度的考试。


    真是太不容易了。


    不过李钰也知道,在这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时代。


    留给寒门学子的路只有科举这一条。


    一旦能中举,后面的命运就截然不同,不仅是自己不同,就连后代子孙也不同。


    李钰看看四周,发现像他和林澈这么大年纪的孩童,似乎还没有。


    身边尽是青年,中年,老年。


    随着人流,来参加乡试的考生终于汇聚在了贡院门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