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0章 读书人真魔怔

作者:弄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画舫内。


    李钰抄了苏轼的《水调歌头》。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余音仿佛还萦绕在画舫的雕梁画栋之间,与窗外的月色流水融为了一体。


    整个画舫陷入了一种极致的、死寂般的沉默。


    先前所有的嘲笑、轻视、怀疑,被这整首词所蕴含的磅礴气象、精妙构思与绝世才情,冲击得粉碎!


    醉,孤,影三字的意境被完美地融入到了秋月之中。


    而且还很好的点名了今日中秋的主题。


    没有人说话,甚至没有人呼吸。


    所有人都面色呆滞,眼神空洞。


    仿佛神魂还沉浸在那轮普照千古的明月之中,尚未归位。


    他们所作的诗词,无论是工巧的、清雅的、还是有趣的,在这首横空出世的“神作”面前,显得如同孩童的涂鸦般苍白。


    这是一种维度上的碾压,一种令人绝望的、无法企及的高度!


    “哐当”一声脆响,打破了死寂。


    是魏济川手中的酒杯失手跌落在桌上,酒液溅湿了他的衣襟,他却浑然不觉。


    嘴里不断重复“千里共婵娟……千里共婵娟……这……这怎么可能啊!”


    他脸上的嘲笑早已笑得无影无踪,只剩下震惊和茫然。


    方秉心缓缓闭上了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睁开。


    他俊朗的脸上再无一丝从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情绪。


    有震撼,有叹服,有失落,更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慨。


    原来李钰说的是真的,这首词可当千古绝唱!


    他不如也!


    别说他,恐怕整个大景朝都找不出在意境上能压过这首词的。


    可笑刚才自己还在为写出少年游而得意。


    我到底在得意什么啊。


    夫子常说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现在终于见到了。


    他对着李钰的方向,极其郑重地、心悦诚服地长长一揖。


    “李兄此词已非凡间笔墨。秉心……拜服!此前多有怠慢,万望海涵!”


    他这一揖,代表了白鹿书院最高的敬意和彻底的认输。


    魏济川也起身一揖,声音苦涩“今日诗会,李兄当为诗魁。”


    这表明,萧山书院也认输了。


    直到此时,清澜书院的士子们才从极度震惊中回过神来。


    狂喜瞬间淹没了他们!


    马致远激动得满脸通红,一把抱住身旁的李钰,语无伦次地大喊。


    “赢了!赢了!我就知道阿钰你一定能赢!”


    林澈见马致远保护了李钰的身体,他只能蹲下去抱大腿。


    “阿钰,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苏墨白重重的一拳砸在掌心,长长吐出一口憋了许久的浊气。


    他看着李钰,眼中充满了激动、自豪和难以言喻的钦佩。


    所有清澜学子都与有荣焉,挺直了腰板,之前所有的压抑和屈辱一扫而空!


    其他两大书院的士子的惊叹声、议论声、喝彩声几乎要掀翻画舫的顶棚!


    “此词只应天上有!”


    “旷古绝今!绝对的旷古绝今!”


    “我方才居然还嘲笑他,我真该死啊!”


    “快!快记下来!一字都不要漏!”


    “……”


    柳如烟此时也激动万分,这词的意境比起方秉心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如果谱成曲,那绝对能轰动苏州城。


    不!


    是轰动整个江南!


    她那秋水般的眼眸,此刻一瞬不瞬地看着李钰,目光灼灼。


    她轻移莲步,走到李钰面前,刚要说话。


    李钰已经道:“今晚的诗会算是结束了吧,那我就先走了。”


    说完也不顾其他人诧异的眼光,下了画舫。


    清澜书院的士子则是兴冲冲地跟在身后。


    既然已经赢了诗会,确实没有必要再待在这里。


    何况他们还要将这词传出去,让苏州城都知道今晚诗会,他们赢了。


    而且还是碾压胜利。


    还要去告诉那些没有来画舫的同窗,让他们也高兴。


    柳如烟有些懵逼,面纱下覆盖的脸庞充满了错愕。


    这……这就走了?


    说好的秉烛夜谈呢?


    她虽然看出李钰年少,但我也不大啊,才16,应该还是有很多共同话题的。


    你怎么就走了呢?


    她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白鹿书院和萧山书院的人也都纷纷向她告辞。


    既然不是诗魁自然不好意思再要求和柳如烟待一晚上。


    等到人都走光了,柳如烟才怅然若失地坐在椅子上。


    不过很快她又提笔将李钰念的词写下来,反复看了好几遍,越看越喜欢。


    今晚就将曲谱出来。


    对了,还不知道词牌名呢。


    柳如烟叹了口气,这年纪太小也不好,不解风情啊!


    却说李钰回了书院,倒头就睡。


    今晚吃饱喝足,正好睡觉,明日还要去藏书楼将今天没有背完的书接着背。


    真是耽误事啊!


    如果不去参加诗会,他这会都背完了。


    众人一见他回来居然睡觉,也是无语。


    你知不知道你做了一首旷古烁今的好词,你是怎么睡得着的。


    睡鸡毛,起来接着嗨。


    你可是主角,没有你,咱们嗨都不过瘾。


    于是李钰被林澈拉了起来。


    然后一群士子围着他,又闹又跳。


    李钰面无表情,这群人是疯了吧。


    不就是一首《水调歌头》吗?至于你们这样吗?


    他很难理解苏墨白等人的狂热,觉得读书人真的魔怔。


    当马致远将《蜀道难》背诵出来时,无疑又让众士子振奋。


    苏墨白感叹“我说李兄为何去了画舫一言不发,只在后面吃东西,还推脱不做诗,原来在他眼中,咱们的诗都是班门弄斧,贻笑大方。”


    众人都跟着点头。


    李钰急忙道:“不至于,不至于,你们也不用妄自菲薄,我也只是来了灵感,偶有所得。”


    他确实不好意思,他这都是抄的,真实作诗水平,连林澈都不如。


    “李兄,你就不用再谦虚了。”


    “从今日起,你就是清澜书院第一才子!”苏墨白开口。


    其他士子点头附和。


    “对,我们都以你马首是瞻。”


    “你让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李钰一听,开口道:“那现在能让我回去睡觉了么?”


    众人无语,你怎么不是吃就是睡,清澜书院打败了白鹿,打败了萧山,是三大书院之首了啊。


    这么值得庆祝的时候,你说你要睡觉?


    最后,众人还是放李钰回去睡觉了。


    毕竟对方才11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熬夜不好。


    ……


    翌日。


    李钰还是早早的起床,他的生物钟都已经形成了,到时间就醒。


    然后去藏书楼看书。


    一路上碰到的士子纷纷对他点头招呼。


    那些没有去画舫的士子也知道李钰为清澜书院争光了,对他好感更甚。


    甚至还有士子拿早点给他吃。


    李钰也没客气,正好他也没吃。


    到了藏书楼,拿出昨天没有背完的书继续背。


    一直到下午,总算是将今天的任务完成。


    进出藏书楼的士子都一脸敬佩,李钰明明如此有才华了,却还这么刻苦用功,感觉他们不用功,都不好意思。


    这些士子决定也要肝起来。


    就在李钰准备回去时,林澈跑了过来,“阿钰,如烟姑娘来了,说要见你。”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