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3章 卷王终于走了

作者:弄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阿钰,阿澈,你们外出游学,一定要照顾好自己。”


    府学门口,林溪,李芸,柳夫子,阮凝眸,方清都来送行。


    林溪,李芸两人脸上都有些不舍。


    柳夫子脸上也露出不舍之情,但语气中的急促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欢喜。


    去游学好啊!


    虽然自从住进了苏府,李钰很少回来找他改文章。


    但只要一回来,必定是一大叠。


    这让柳夫子吃不消。


    府学里有那么多教谕,你多问问他们啊。


    结果李钰说那些教谕的文采不如夫子好,特别是《春秋》这块,更是难以找到和夫子比肩的。


    入了府学后,李钰自然不会放过请教各位教谕的事。


    一开始,众教谕对于李钰的勤奋很欣慰,觉得这孩子真的刻苦。


    如此小的年纪,又是案首,却一点不骄傲自满,每天都是看书写文章。


    他们在府学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勤奋的士子。


    这样好学的苗子,来问他们问题,肯定是要好好解惑。


    不过时间一长,这些教谕就受不了。


    然后就是周教授受不了,接着是学政大人也受不了。


    他们倒不是讨厌李钰,而是怕了。


    主要是李钰的学问不断进步,有时候问的问题,连他们都很难答上来。


    这逼得他们又不得不去钻研,去学习。


    如果想要给李钰解惑,他们就要更加努力,因此心累。


    现在李钰要去游学了,大家都开心。


    这个卷王总算要离开了。


    “阿钰,这封信你收好,如果见到我老师,就交给他。”


    周文彬也来送行,给了李钰一封信,相当于是介绍信。


    李钰点头收下。


    随后方清又给了李钰不少银子,足够他们在路上吃喝。


    至于话本,李钰这些天铆足了劲写,连书都没有读,总算是完成了射雕三部曲,天龙和神雕。


    五部话本全都交给了方清,足够连载很久了。


    “阿钰,这次去游学,不用急着回来,你父母那边,我会去说的。”


    柳夫子开口。


    李钰点了点头“夫子,我此次去游学,必定收获满满,到时候回来再向夫子请教学问,还请夫子不要懈怠。”


    柳夫子脸皮抽搐了一下,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你游学回来,文采应该超过我了吧,你还要请教我?


    你让我死算了。


    真的是又怕学生不优秀,又怕学生太优秀!


    李钰对着众人抱了抱拳,告别。


    虽然只有11岁,但坚持不断地练武,让他身高也窜了上来。


    而且每日读书,让他身上书卷气很浓,成为了翩翩少年郎。


    林澈也对众人告别,同行的还有马致远。


    至于高登云,生病在家,这次没有与他们一起。


    “铁牛哥,走吧。”


    李钰招呼一声,李铁牛驾车朝着城外而去。


    等到李钰一走,府学里顿时响起了欢呼声。


    众多教谕拍手庆贺,总算是将这卷王送走了,他们也能轻松一点了。


    林修远也露面了,这些日子他一直躲着李钰,不过这也不是办法。


    于是想出让李钰去游学的主意。


    而在这世上能指导李钰学问的人已经不多,顾清澜便是其中一个。


    和周文彬一商量,便将李钰打发去了江南。


    至于顾清澜会不会掉头发,周文彬就不管了。


    不过想到对方是宗师,应该能很轻松就解答李钰的问题,也不是那么担心。


    柳夫子也进了府学,林修远拉着他的手,看着对方的地中海发型。


    感叹道:“辛苦了。”


    同时心中庆幸,还好自己没有死磕下去,要不然也会是这发型。


    这就太丢他学政的脸了。


    柳夫子一脸老师懂我的表情,他真的太难了。


    “阿钰,我怎么听到了府学里的欢呼声,他们是在庆祝我们离开吗?”


    马车内,林澈开口,有些疑惑。


    李钰摇头“你听错了,咱们离开有什么好庆祝的。”


    马致远脸皮抽搐了一下,李钰啊李钰,你真的不知道教谕对你的评价吗?


    大家都怕你去请教问题啊!


    现在你走了,他们就轻松了,自然要庆祝。


    李钰何尝不知,现在府学里的教谕见到他,就像见到鬼一样,全都躲着走。


    生怕他拿着文章去找他们。


    这让李钰很无语,刚入学的时候喊自己小钰钰,结果多问了几个问题,就喊自己李烦人。


    做学问不就是要不耻下问的吗?


    他也知道他卷,他肝,但如果不这样,如何能中举!


    要想通过乡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就拿高登云来说,李钰觉得他的文采还是不错的,结果直接被黜落。


    可想而知有多难。


    很多人考了一辈子乡试,都中不了举。


    穷秀才,富举人,只有中举才算是真正的出人头地,真正的翻身。


    李钰自问不比其他人聪明,最多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因此还需要努力才行。


    马车是方清安排的,比较宽敞,三人坐在里面也不拥挤。


    马致远有些兴奋,这也是第一次出去游学。


    他家里有些钱,听到他要游学,自然全力支持,身上也带了不少银两。


    “阿钰,江南那边的士子文采可比我们这边强多了。”


    “每次的状元,榜眼,探花都是出自江南,咱们四川这边这么多年一个状元都没有。”


    马致远声音有些唏嘘。


    大景朝要说那个区域的读书人最厉害,无疑是江南那边。


    几乎每次的殿试都是江南包揽前三名,这也让江南的士子比其他地方的士子有高人一等的感觉。


    马致远继续道:“我听说他们那边崇文之风早已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中。”


    “形成了‘人人向学,户户诗书’的氛围,完全不是咱们这边能比的。”


    李钰听了不由向往,早就听说过江南那边出过很多大才子。


    现在终于有机会去见识一下了。


    林澈也很激动,长这么大还没有出过家远门呢,这次托李钰的福了。


    半个多月后,众人到了重庆一带。


    这一日,马车行至一处村落,时近正午,日头渐毒。


    李钰便让铁牛将车赶到村口大槐树下,打算进村讨些水喝,也让马儿歇歇脚。


    刚进村子便听到里面敲锣打鼓,人声鼎沸。


    村民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急匆匆地往村子中心的打谷场跑去,脸上带着敬畏和期盼的神情。


    “哟,这是唱大戏还是赶集呢?”林澈好奇地伸长脖子。


    马致远撇撇嘴:“穷乡僻壤,能有什么好戏看。”


    李钰拉住一位匆匆赶路的老者询问:“老丈,村里这是有何喜事?”


    老丈打量了他们一眼,见是外乡的读书人,便叹道:“哪是喜事哟!是刘半仙在开坛施法,为我们村驱除瘟神、治病救人呢!可灵验了!”


    “半仙?”李钰一愣。


    林澈和马致远则是来了兴趣,他们一路行来,虽然路上的风景不错。


    但也没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


    没有想到在这里遇到了,那肯定要去看看。


    李铁牛也兴致勃勃,之前李家湾也请过半仙,那神仙手段让他至今难忘。


    “走,去看看。”


    李钰也想看看这所谓的半仙如何治病救人,带着三人跟着人流前往打谷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