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章 神童?

作者:弄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阿钰,你说的是真的吗?”


    周氏犹自不敢相信,李守礼也同样瞪圆了眼睛,紧紧瞪着儿子,似乎想要将他看穿。


    今日李钰说的话对于两人是巨大的冲击。


    李钰迎上父母惊疑不定的目光,没有丝毫躲闪,是时候打造自己的神童人设了,虽然穿越过来才一天。


    但融合了记忆的他,有种被压迫了很多年的感觉,再不想办法翻身,他就要继续被压迫。


    前身就是这样累死的,他不能再过那样的日子。


    作为古语言专业的博士,三字经对他来说完全是小儿科,张口就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


    很快三字经背完,字字清晰,句句连贯,没有孩童的磕绊,也没有初学者的犹豫,那流畅的背诵,仿佛是已经学习了多年一般。


    周氏眼睛越睁越大,呼吸也越来越急促。


    她虽然不识字,但三字经开头几句,她也听村里人提起过,是开蒙必学的。


    所以儿子真的没有骗她!


    他真的会!


    巨大的惊喜如同潮水般将周氏淹没,她浑身都发起抖来,眼泪不受控制地再次涌出。


    “守礼,你……你听到了吗?”


    周氏激动地抓住李守礼的胳膊,声音哽咽“钰儿真的会背!他真的会背!”


    李守礼此时整个人都僵住了,他比周氏更清楚这意味着什么。


    孩童启蒙,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是必背的读物,其中百家姓最简单,三字经居中,千字文最难。


    而现在李钰在无人教导的情况下,会完整地背诵整篇三字经,这简直不可思议。


    当初他供李守仁读书时,听李守仁背诵过无数次三字经,但李守仁在7岁时背得磕磕绊绊,一直到9岁,才能完整地背出。


    李瑞五岁开蒙,8岁才能顺畅背出。


    而如今他儿子,在没有任何先生开蒙的情况下,就能达到这样的地步,让李守礼如何不震惊。


    李钰见父母被震住了,开口道:“爹,娘,我没有骗你们,三百千我都会背。”


    李守礼嘴唇哆嗦,看着李钰那沉静的小脸,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沉默寡言的儿子。


    一个念头如同野草般在他心底疯狂滋生:难道……难道钰儿才是李家真正的读书种子?


    “你……你怎么会的?”


    李守礼的声音带着了一丝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弱期盼。


    李钰垂下眼帘,“大哥休沐回来,会在家里背诵,我听了几句就记下了。”


    周氏和李守礼再次震惊。


    就听李瑞零零散散的背诵,你就能完整地记下来,这真的是神童啊!


    “爹娘,我有天赋,只要让我读书,我一定比大哥强!我能让咱家光耀门楣,我能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


    “分家吧!分了家,就再也不用看人脸色,我就能读书了。”


    李钰趁热打铁,目光灼灼地看着父亲,虽然李守礼老实巴交,被人欺负,但他毕竟是当家的。


    这个家能不能分,还是要他说了算。


    李守礼激动的心情像是被一盆凉水浇下,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主屋的方向,仿佛穿透土墙看到了张氏严厉的脸。


    他陷入了巨大的矛盾,儿子的天赋像一道光,照亮了他灰暗的人生,让他第一次生出儿子是读书的料的念头,但要让他对抗母亲,对抗整个家庭,他不敢!


    周氏见李守礼不说话,顿时急了,用力推了他一把。


    “你难道真的想让钰儿的天赋被埋没,想让儿子像我们一样在地里累死累活,连口肉都吃不上?”


    “我……”


    李守礼痛苦抱头“你说的我知道,可那是分家啊,娘和大哥大嫂他们不会答应的,会闹翻天的!”


    “那就让娘知道钰儿有读书的本事!”


    周氏之前没有想过分家,也不敢想,父母在不分家的思想自古就有,谁要是提出分家就是不孝。


    但今天李钰的表现让她动了心思,自从嫁入李家后,她便没日没夜地干活,二房因为嘴巴甜,因此哪怕生的是女儿,干的活也比他们少。


    有好东西都是大房的,苦活累活全是三房的。


    周氏原本已经认命,但李钰却给了她巨大的惊喜,她这辈子就这样了,但她要为儿子打算。


    既然李守礼现在不想分家,那就让家里人知道李钰的天赋。


    “明天一早,我就将娘请过来,让钰儿当面背给娘听!”


    “娘要是知道钰儿有这样的本事,说不定就同意他读书了呢,就算不能立刻分家,但能让钰儿跟着认几个字,或者少干点活自己学,那也是好的啊!”


    周氏越说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眼睛都亮了起来。


    李钰见自己神童人设都立起来了,还是不能让李守礼答应立即分家,也知道逼迫没用,对于一个长期被家族规矩和封建思想束缚的人来说,这确实有些太难。


    那就按娘说的,让祖母看到他的天赋,至少能撕开一条口子,改变三房在这个家卑微的地位。


    ……


    翌日一早。


    李守礼特意没有下地劳作,周氏则是将张氏请到了屋内,张氏脸色冰冷,显然还在为昨天晚饭的事而生气。


    “大清早的,又闹什么幺蛾子?”张氏语气不耐。


    “娘,您消消气,昨晚是钰儿不懂事。”


    周氏赔着小心,脸上堆着笑,“只是钰儿这孩子,病了一场,好像真有点不一样了,他说他会背书了!想背给您听听。”


    “背书?”


    张氏嗤笑一声,浑浊的老眼扫过站在一边的李钰,满是嘲讽,“就他?大字不识一个的泥娃子,能背什么书?莫不是又学了什么浑话?”


    “阿奶。”李钰上前一步,小脸绷得紧紧的,“我没学浑话,我背《千字文》给您听。”


    说完,不等张氏开口,用清晰平稳的童音,流畅地背诵起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张氏脸上的嘲讽和不耐凝固了,浑浊的眼睛越睁越大,干瘪的嘴唇微微张开,手指无意识地捏紧,心中更是掀起了风浪。


    周氏越发觉得儿子是神童,昨晚背三字经,今天背千字文,同样一个结巴都没有。


    李钰一口气将千字文背完,静静地看着张氏。


    土屋内死寂一片!


    张氏脸上的震惊久久未散,过了好半晌,她才开口,那股咄咄逼人的气势明显弱了下去。


    “倒是背得挺顺溜。”


    她顿了顿,眼神扫过充满期待的周氏和沉默的李守礼,最终又回到李钰身上。


    “你是如何能背千字文的?”


    李钰将昨晚的说法又说了一遍,张氏内心震动,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道:“背书是背书,读书是读书!”


    “你们什么意思我知道,但供一个读书人,那是金山银海往里填,笔墨纸砚哪一样不要钱?束脩、孝敬先生、赶考盘缠哪一样不是大把的银子?”


    “更何况,阿瑞五岁开蒙,已经读了十年,这个时候,怎么可能半途而废?难道要把前面投进去的钱都打了水漂?李家供不起第二个读书人!祖训也是先紧着长孙!”


    张氏的话像一盆冰水,浇灭了周氏眼中燃起的希望之火。


    她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在张氏严厉的目光下咽了回去。


    “至于你。”张氏看着李钰,眼神有些复杂“昨晚顶撞兄长,口出恶言,本该重罚!”


    “不过念在你大病初愈,这次就算了,以后安分点,帮你爹娘好好干活,供你大哥读书是全家人的本分,别再生出那些不该有的心思!”


    李钰不服气地道:“那如果我自己赚钱读书呢?”


    张氏笑了“你真有那本事,我自然也不会拦你,时候不早了,都下地干活去吧。”


    说完,转身出了三房的门。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