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6章 未来的后厨总管!

作者:佩奇妹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何雨柱没有马上回答,他点了一根烟,吸了一口,才慢慢说:“我不是不相信她的能力,我是不相信她家里的情况。”


    林晓雅不解。


    何雨柱的眼神变得严肃,声音更低了:“晓雅,你没在国营食堂的后厨干过,你不知道里面的事情。后厨是什么地方?是每天都有鱼肉蛋奶、鸡鸭油盐经过手的地方。不用偷拿,就是每天做菜的时候,手抖一下,漏一点下来,一个月就够一家人吃饱了。这叫‘油水’。”


    他弹了弹烟灰,继续说:“秦淮茹这个人,心不坏。但她太穷了,穷怕了。她身后有一大家子人,老的少的,都指望她一个人。你让她进了后厨,天天看着这些东西从她手里过,你觉得她是能守住自己的底线,还是会忍不住动心思?”


    “这不是考验她,这是在害她。人心,不能这样试探。”


    “现在这样,她在后院干活,我在前厨做菜。她拿她的工资,我做我的事,对她好,对我们整个饭馆,都好。”


    林晓雅听完,没有再说话。


    她只看到了秦淮茹的可怜,而她的老板,却看到了经营管理的风险。他不是没有感情,他是在用理智,为自己的事业清除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招聘会按时举行。


    何氏菜馆要开大酒楼,何师傅要亲自收徒弟的消息,早就传开了。一大早,饭馆门口就挤满了人,都是带着自家孩子来报名的家长。


    何雨柱和林晓雅在门口摆了一张桌子,亲自面试。


    “下一个!”


    一个瘦高的男孩被他母亲推了出来。“何师傅,您看我儿子,人很机灵!就是不爱读书,让他跟您学手艺,以后有口饭吃!”


    何雨柱看了一眼男孩的手,他的指甲很长,指甲缝里都是黑泥。何雨柱直接摆了摆手:“不爱干净,不要。下一个!”


    又一个青年挤了上来,笑着说:“何师傅,我力气大,能吃苦!”


    何雨柱闻到他身上有烟味和酒味,皱起眉头:“抽烟喝酒的,不要。下一个!”


    “何师傅,我儿子老实听话,什么都肯干!”一个家长把一个看起来呆呆的男孩往前推。


    何雨柱问那男孩:“你为什么想当厨师?”


    男孩低着头,小声说:“我妈让我来的。”


    何雨柱摇了摇头:“自己没想法,不要。下一个!”


    一连拒绝了几十个人,何雨柱的标准也让所有人都明白了。他要的不是混日子的,也不是没主见的,而是真正想学手艺,肯下功夫的人。


    就在这时,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站了出来。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色工装,表情有些不自然。


    “何……何师傅,我……我也想试试。”


    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这个大姐都多大岁数了,还来当学徒?”


    何雨柱抬起头,本来准备拒绝,却看到女人那双手。她的手上有老茧,但指甲修剪得很干净。他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你以前做过饭?”


    女人点了点头,有些紧张地说:“我叫王秀兰。以前……以前在地安门饭店的后厨做菜,干了快十年了。后来孙大海当了经理,他不喜欢女人当大厨,就把我挤走了。”


    何雨柱心里一动。


    的安门饭店的厨师,还是被孙大海挤走的。


    “刀工怎么样?”何雨柱问。


    “还……还行。”


    “光天!”何雨柱喊了一声,“去,拿个土豆,拿把刀来!”


    刘光天立刻跑进后厨,拿来了东西。


    何雨柱把土豆和菜刀往桌上一放:“切个丝,我看看。”


    王秀兰深吸一口气,拿起了菜刀。那一刻,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原本的紧张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厨房里练出来的专注。


    “笃笃笃笃笃——”


    菜刀和案板接触,发出了一阵密集而有节奏的声音。她的手腕很稳,刀锋起落很快,众人的眼前只看到一片刀的影子。


    不到一分钟,一个圆圆的土豆,就变成了一堆粗细均匀的土豆丝。那些土豆丝,甚至能在阳光下透光。


    “好!”何雨柱猛地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这手刀工,非常扎实,是苦练出来的真功夫。


    他看着王秀兰,脸上是惊喜的表情。“王姐!你被录取了!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何氏菜馆未来的后厨总管!”


    一个月后。


    地安门大街上,旧的国营饭店建筑变了样。墙体重新粉刷,建筑是青砖灰瓦的样式。门头上方挂着一块金丝楠木牌匾,上面有六个大字:“何氏养生菜馆总店”,这是林晓雅花钱请书法家写的。牌匾两边挂着红灯笼,门口铺了红地毯,地毯从台阶铺到马路边。


    今天,是总店开业的日子。


    地安门地区,甚至半个京城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这还是以前那个饭店吗?这个样子,跟北京饭店差不多了。”


    “何师傅真有本事,这么短时间,就开了这么大的酒楼。”


    街上聚集了很多人,堵塞了交通。刘光天穿着新中山装,头发梳理过,胸前有红花。他带着几个新招来的伙计在门口维持秩序。


    上午十点。


    两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停在饭店门口。


    车门打开,区里的领导杨厂长和街道的王副主任从车里下来。


    何雨柱上前迎接他们:“杨厂长,王主任,欢迎。”


    杨厂长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看着饭店说:“柱子,你做得很好。你把一个亏损的饭店,做成了现在的样子。你是个有本事的人。”


    王副主任也开口:“柱子,以后我们街道的招待活动,就都在你这里办了。”


    剪彩仪式开始。


    杨厂长和王副主任站在中间,何雨柱和林晓雅站在两边。司仪喊话后,绸带被剪断,准备好的鞭炮被点燃。


    鞭炮声响起,红色的纸屑飞舞,现场的人群情绪高涨。


    新店的内部也变了。


    一楼是大厅,能摆放三十张八仙桌。二楼是包间,用二十四节气命名,从“立春”到“大寒”,每个房间的墙上都挂着对应的诗词书法。


    后厨更换了新设备。不锈钢灶台排成一排,抽油烟机在运转。王秀兰穿着厨师服,戴着厨师帽。她站在总灶前,指挥两个学徒和几个帮厨。他们负责切菜、配菜、上灶。


    王秀兰执行何雨柱定下的标准化流程。食材的重量,调味料的比例,炒菜颠勺的次数,都有规定。这保证了更换厨师后,每道菜的味道和老店一样。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