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出发

作者:火锅配烧烤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阿东,你能确保,去了舟市,我们捕捞到的渔获,都能以正常价格出售吗?”


    赵二春沉吟了片刻,看着张向东询问道。


    他这段时间,也找人打听了舟市的情况,确实如张向东所说,现在舟市捕捞海蜇,非常赚钱。


    但,也因为捕捞的海蜇数量过多,被鱼贩子拼命地压价。


    初加工用明矾和盐腌制的海蜇皮,只能给一毛钱一斤,海蜇头一毛五一斤。


    正常价格,海蜇皮,价格能卖到两毛到两毛五一斤,海蜇头,三毛到四毛钱一斤。


    “我可以保证,海蜇不会被压价。”


    张向东十分郑重地看着赵二春。


    他知道这些船老大担心什么,保证过后,稍微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我想着带大家一起过去,是因为咱们都是外地人,去的人太少,容易被欺负。”


    “人多,团结在一起,咱们也不用担心被人欺负。”


    这是张向东最真实的想法,舟市鱼龙混杂,不只是有当地人,还有很多外地人。


    舟市是国内四大渔场之一,自古以来,就有东方鱼仓的称呼,去这里捕鱼的船老大非常多。


    “我跟你一起去。”


    赵二春自然知道舟市的混乱,但,他并不害怕,只要能赚钱,冒点风险又如何。


    他们这些渔民,在海上讨生活,只要出海,就没有谁敢保证自己能安全无恙地回来。


    县里,镇上,甚至村里,每年都有死在海上的渔民,大家选择了这一行,自然要接受这一行所带来的风险。


    同样,他们赚的钱也要比大部分人多。


    赵二春,赵大强他们拥有十八米,二十米的渔船,每年最少也能赚一两万。


    哪怕是之前给集体干,他们赚的工分也要比其他人多。


    核算成钱的话,每年都能有千八百块钱,城里大部分工人都比不上他们这些渔民。


    “我也去。”


    赵大强跟着说道,他跟赵二春一直都是共同进退。


    两人还是亲戚,早就商量好了,只要张向东能给他们保证,捕捞的海蜇不被压价,就一起去周市。


    第三个开口的是租张向东船的船老大,张二民,他跟张向东也算是沾亲带故。


    还在五服之内,只是隔得稍稍有些远。


    剩下的九个船老大,只有四人同意跟着去,另外五人,选择继续留在本地,不想去这么远冒风险。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的船比较小都只是十二米的船,觉得跑这么远去跟人家本地的渔民抢渔业资源,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不认为去了舟市,能比在当地多赚多少钱。


    对于这些不想去的船老大,张向东也没有强求。


    有赵二春,赵大强跟着,他就已经非常满意了。


    再加上,江华这边的五条船,他们总共有十五条船,八九十号人,足够了。


    把这件事确定下来,约定好八月一号,凌晨两点出发,张向东送走了所有人。


    接下来两天,则是继续招收船工,给这些新船工培训。


    他新招收的船工,除了几个寡妇之外,都有出海捕鱼的经验,倒也不用做太多的培训。


    跟着出海捕了两天鱼,大家伙配合便十分默契。


    七月三十一号,张向东又去找了一趟江华,把出海的时间确定好,又弄了五把猎枪,两把手枪,几百发子弹。


    准备好各种工具,粮食,蔬菜,在王秀兰,陈丽萍,双胞胎姐妹的相送下,张向东浩浩荡荡的带着十几条渔船,在镇上加好油,赶往舟市。


    他这一次出去,只准备在舟市待一个多月,等海蜇的汛期结束,就回来。


    对于渔民来说,出海一两个月,那是常有的事情。


    离开的时候,并没有太过于留恋。


    这一次,他开着两条二十米以上的渔船,带着二十个船员。


    是除了江华这个船队之外,带船工最多的船老大。


    并且,因为是他组织的这次行动,大家都会以他为首。


    从镇上码头加好油出来,开了三个来小时,天色便已经大亮。


    他们也已经进入到浙省境内,路上,遇到出海捕鱼的渔民,看到他们这么多渔船,都会远远的避开。


    中途,加了两次油,直到晚上十一点多,他们才进入舟市。


    张向东并没有带着大家伙去舟市最大的码头,而是在一个镇上的码头停靠。


    对这个镇,他非常地熟悉。


    由于时间已经很晚,到了地方后,张向东直接让大家伙,在船上休息。


    第二天一大早,便从码头来到镇上,找到了他上一世的熟人。


    这人名叫马尚峰,是个鱼贩子,为人比较厚道。


    上一世,张向东最开始在这边捕鱼的渔获,都是卖给此人。


    张向东找他,并非只是因为跟他熟悉,而是因为马尚峰的叔叔,今年刚开了一个海蜇加工厂,现在正需要大量海蜇。


    除此之外,马尚峰在这里人脉也很广,可以帮他们租到足够的房子,安置他们这些人。


    来到马尚峰家,张向东仔细确认没有找错地方后,敲响了院子的大门。


    不一会儿的功夫,马尚峰就哈欠连天的走了过来,打开了院门,看到一个陌生人,带着一个女人,还稍稍有些疑惑。


    这个点,基本上没有船老大会来卖渔获。


    马尚峰虽然不知道来人是要做什么,但作为生意人,还是客气地询问道:“兄弟怎么称呼,找我有什么事情?”


    “我是老海儿介绍过来的,叫张向东。”


    “闽省人,准备在这边捕捞海蜇,听说马老板收购海蜇,价格给得合适,就过来了。”


    张向东说的老海儿,也是他们闽省人,前两年在这边捕鱼,今年运气不好,出海的时候,渔船触礁,死了好几个船工,船也沉到了海里,他自个运气还不错,死里逃生,被路过的渔船救了起来。


    没有了船,还死了几个船工,自然就没有办法继续留在这边,只能回老家。


    “原来是老海儿介绍过来的兄弟,快里面请。”


    马尚峰没有丝毫怀疑,笑着把张向东,罗艳红请到了里屋,客套了几句,这才进入正题,询问起张向东主动找他的目的。


    “我们有十五条船,都要在这边捕捞海蜇,量非常大。”


    “不知道马老板,能不能吃得下这么多货?”


    张向东接过马尚峰递过来的烟,直截了当地询问。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