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问题。”
“一年收你两千封口费,不过分吧。”
“有我罩着,保准没人敢找你麻烦。”
江华开了句玩笑,从身上掏出一包烟,取出一根递给张向东。
“我给你两万行不行?”
“你还真好意思开口。”
张向东知道江华是在开玩笑,也不在意。
闲聊了片刻,把去舟市的具体时间定下来,他便告辞离开。
回到家,又立即迎来了双胞胎姐妹满是崇拜的询问。
“这事儿,你们知道就行,别往外传。”
“我买二十四米大船的事情,也要保密,对外就说是租的船。”
张向东把双胞胎姐妹和王秀兰带到自己的房间,把大船已经定好的事情说完,嘱咐道。
“放心,我们肯定不会往外说。”
“你买下这条船,都有四条船了,船工的事情怎么办?”
高玉芬想到张向东在这么短的时间,就赚到这么多钱,感觉跟做梦一样。
特别是龙涎香能卖十几万,更是让她有些不敢置信。
当初,可是她跟着张向东一起去市里弄回来的龙涎香。
这段时间,她也没有把龙涎香太当回事儿。
“只要给钱,大把大把的人想要过来给我当船工。”
“这事儿,你们就不用操心了。”
张向东早有打算,他准备把陈丽萍联合的十二寡妇全部凑齐。
然后,再把上一世跟自己干了几十年的人,全部叫过来。
有了这些人,他这几条船基本上就不会缺船工。
至于以后,买了新船,再招新人的事情,也不用担心。
有这么多忠心的船工,随便培养培养,最起码也能培养出十几个船老大。
当天晚上,等陈慧茹,罗艳红,陶诚华他们回来后。
张向东说了要让罗艳红开二十米大船的事情。
这两天,他没有出海,是让陶诚华开着二十米大船,罗艳红开十米小船。
两条船,昨天捕捞的渔获,有一千一百多块钱。
虽然比不上他亲自出海,却也要比赵二春,赵大强他们好很多。
加上小杂鱼,净利润,能有八九百块钱。
今天比昨天的渔获还要多,不算小杂鱼,卖了一千三百多块钱。
小杂鱼加起来有一千八百斤,晒成小杂鱼干,能有五百斤,还能卖二百块钱。
基本上可以把油钱给抵消掉。
第二天,张向东要跟陆正华交易龙涎香,并没有跟着一起出海。
只是让陶诚华带着罗艳红,一起出海,教她开二十米大船。
小船则是留在了码头,然后放出话去,可以把小船租出去。
消息刚放出去,没有一个小时,就有村里的渔民前来询问。
张向东很快便跟村里一个比较老实的渔民商量好,给这人二成的渔获抽成,把船租给了这人。
渔船租出去后,他立即放出消息,不让其他人再过来。
下午的时候,陆正华才带着人过来处理龙涎香上面的附着物。
这人四十多岁的年龄,干活十分利索。
只用了一个半小时,就把龙涎香上面的附着物全部处理干净。
而且处理得非常好,几乎没有碰到龙涎香。
处理完,两人又各自拿秤,给龙涎香称了重。
经过清理,龙涎香还有九斤七两六钱。
按照一万五一斤,总共是十四万六千四百块钱。
陆正华把龙涎香收起来,付了剩下的四万六千四百块钱,又把张向东家里晒好的小杂鱼干,全部包圆。
村里人,看到陆正华收小杂鱼干,纷纷过来询问情况。
得知陆正华不收零散的小杂鱼,而且还需要有正规的个体户营业执照,村民们,还有些不死心的询问价格。
陆正华直接按照张向东这边收购价格的六成,给这些人报了价格。
顿时就让这些村民没有了兴趣。
按照陆正华所说的价格,他们收购小杂鱼回家晒,根本就赚不了什么钱。
一旦遇到阴雨天气,导致小杂鱼干发霉,还得赔个底朝天。
离开张向东家的时候,还有不少人说风凉话,觉得张向东弄小杂鱼干作坊,就是费力不讨好。
赚不了多少钱,还要承担极大的风险。
对于这些人的风凉话,张向东自然是没空去理会。
询问王秀兰家里的存款后,他又有了继续买船的想法。
这一次,他不准备找江华买二手船,而是想要去船厂定购新船。
这段时间,他出海每天都能赚一千多块钱。
再加上弄小杂鱼干每天也能赚三四百块钱,以及前段时间卖鱼胶的钱。
家里的存款,足足有八万多块钱。
这么多钱,放在家里,也不会生出更多的钱,用来买船,则是完全不一样。
“阿东,咱们还欠着船厂将近四万块钱,欠着江华将近三万块钱,还有你在市里买店铺,有八千块钱没有给。”
“加起来就是八万块钱。”
“家里的这些存款,勉强够用来支付这些钱。”
“你买这条二十四米的船,还要给江华五千的抽成……”
“等咱们后面赚了钱,再去定制船好不好?”
王秀兰听张向东说还要去买船,立即劝说起来。
“秀兰,定制一条船,最起码也要三五个月时间。”
“而且只需要支付百分之三十的钱。”
张向东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秀兰打断:“阿东,咱们也不差这一两个月。”
“你去舟市赚了钱,还有我们在家弄小杂鱼赚了钱,都存起来。”
“够买渔船了,我绝对不会拦着你。”
“你现在一直买渔船,会让咱们欠的钱越来越多,万一咱们以后每天赚不了这么多钱。”
“或者,后面几个月经常刮风下雨,无法出海……”
王秀兰后面的话虽然没有继续说下去,张向东却也明白了她的意思。
想了想,他也没有继续说现在就去定制船的事情。
王秀兰的担忧不无道理。
后面几个月,确实阴雨天比较多。
他也不可能在这种天气,冒险出海。
见张向东答应下来,王秀兰也松了一口气。
她最担心的就是张向东被眼前的利益给冲昏头脑。
当天晚上,张向东把罗艳红,孙莲芝,李招娣三人叫到一起,让她们去询问另外九个寡妇,愿不愿意做船工。
随后又把村里几个船老大叫过来,询问他们考虑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