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章 政权混乱

作者:王文杰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明天,咱们就去翡翠市场看看,了解一下行情。”


    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巷子里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映照着这个充满诱惑和危险的城市。


    几人商量后,决定去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作为晚餐。


    龙楚雄揣着刚分到的三百块大洋,走路都带着风,拽着段景宏往城里最热闹的馆子钻:“就这家‘金孔雀’,听客栈老板说,招牌咖喱蟹能鲜掉舌头!”


    馆子是栋两层小楼,门口挂着盏红灯笼,风吹过“哗啦”作响。


    刚进门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料味,混合着椰奶的甜香和辣椒的辛辣。


    伙计穿着红色纱丽,笑眯眯地引他们上了二楼雅间,推开木窗就能看到楼下熙攘的夜市。


    “先上你们这儿的硬菜!”龙楚雄把大洋拍在桌上,吓得伙计眼睛瞪得溜圆。


    寸文山笑着摆摆手:“来份咖喱蟹、烤乳猪,再要个茶叶沙律和冬阴功汤,四碗米饭。”


    “好嘞!”伙计应着跑下楼,木楼梯被踩得“吱呀”响。


    龙楚雄咂摸着嘴里的茶水,看着窗外穿梭的人群,突然感慨起来:“还是六爷有本事啊,几块破铜烂铁都能卖出钱来。”


    “我算是看明白了,有能耐的人到哪儿都饿不着,不象我,除了跑跑路啥也不会。”


    沐孟莲正用牙签挑着碟子里的炸花生,闻言瞥了他一眼:“知道就好,以后少惹点麻烦。”


    段景宏给几人倒上米酒,酒液在粗瓷碗里晃出琥珀色的光:“六爷,我有个疑问。”


    “刚才去金行和古玩店,发现他们都用银元交易,这儿难道没有纸币吗?”


    寸文山端起碗抿了口酒,酒液滑过喉咙,留下淡淡的米香:“问得好。缅甸以前也发行过纸币,但你看这地方”


    他指了指窗外,“军阀混战,政府换得比换衣服还勤,今天发行的纸币,明天换个政府就成了废纸。”


    伙计端着咖喱蟹上来,通红的蟹壳堆在盘子里,裹着金黄的咖喱汁,上面撒着切碎的香菜。


    龙楚雄刚想伸手去抓,被寸文山拦住了。


    “纸币这东西,说白了就是政府印的纸片,值不值钱全看政府有没有公信力。”寸文山用勺子舀了点咖喱汁拌在米饭里,“你拿着国民党的法币去解放区试试?”


    “人家认吗?同理,在这勐拉政权也很混乱,今天是佤邦军管,明天可能就换成果敢同盟军,谁的纸币都不好使。”


    段景宏夹了块蟹肉,咖喱的辛辣混着椰奶的醇厚在嘴里炸开,鲜得他眯起眼睛:“那银元呢?”


    “银元不一样。”寸文山敲了敲桌上的大洋,发出清脆的“叮”声,“这玩意儿本身就是银子做的,不管换哪个政府,银子的价值总在这儿。”


    “就算哪天真没政府了,熔化了打个银镯子、银元宝,照样能用。”


    龙楚雄啃着蟹腿,含糊不清地说:“还是银子实在!看得见摸得着,揣在怀里踏实。”


    “所以这乱世里,大家都信硬通货。”寸文山笑了笑,“黄金、白银、翡翠,这些东西比任何纸币都可靠。”


    烤乳猪随后上桌,油亮的猪皮烤得酥脆,用刀切开时“咔嚓”作响,肥瘦相间的肉里淌着晶莹的油汁。


    龙楚雄甩开膀子大快朵颐,油星溅得满桌都是。


    沐孟莲吃得斯文,专挑猪皮最薄的地方下筷,偶尔抿一口米酒。


    段景宏则更喜欢茶叶沙律,炸得酥脆的茶叶混着花生、虾米和柠檬汁,酸辣开胃,配着咖喱饭正好解腻。


    四人边吃边聊,从勐拉的生意谈到各地的风俗,米酒一碗接一碗地喝,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


    龙楚雄喝得满脸通红,舌头都打了结,还在嚷嚷着要再点一份烤乳猪。


    寸文山看他实在喝不动了,结了帐,让段景宏扶着他往客栈走。


    夜市正是最热闹的时候,街道两旁摆满了地摊,煤油灯的光晕里,小贩们此起彼伏地吆喝着。


    有卖玉器的,摆着一堆绿莹莹的石头;有卖小吃的,铁板上的鱿鱼滋滋冒油;还有卖旧物的,堆着生锈的军用水壶和缺了口的瓷碗。


    “慢点儿走。”段景宏扶着东倒西歪的龙楚雄,这家伙还在嘟囔:“我没醉,再喝,喝三碗!”


    寸文山被一个地摊吸引住了,蹲下身翻看摊上的小物件。


    摊主是个干瘦的老头,披着件破旧的军大衣,见有人来,连忙推销:“老板看看?都是老东西!这玉佛是清代的,这铜锁是民国的,便宜卖!”


    段景宏凑过去一看,摊上摆着几个巴掌大的小玩意儿:一尊青绿色的玉佛,看起来象是玻璃仿的;一把黄铜小锁,上面的锈迹象是刚刷上去的;还有个陶瓷小罐,罐口缺了块瓷,釉色发乌。


    龙楚雄突然清醒了些,凑到段景宏耳边嘀咕:“你看六爷,是不是又发现宝贝了?”


    “跟上次那几个假货一样,里面藏着金子?”


    段景宏仔细打量着那几个物件,玉佛轻飘飘的,铜锁掂量着没分量,陶瓷小罐敲起来声音发闷:“不象。”


    “这些都是小物件,要是藏东西早就显形了,估计就是普通假货。”


    这时,寸文山拿起那尊玉佛,对着煤油灯照了照:“老板,这玉佛多少钱?”


    老头眼睛一亮:“老板好眼光!这可是和田玉的,最少要五十块大洋!”


    “五十?”寸文山放下玉佛,拿起那把铜锁,“这锁呢?”


    “三十块,这可是老上海产的,你看这花纹多精致。”老头唾沫横飞地吹嘘着。


    寸文山笑了笑,拿起陶瓷小罐:“这三样加起来,十块大洋。”


    “十块?”老头象是被踩了尾巴的猫,“老板你这是打发乞丐呢!最少八十块,少一分都不卖!”


    “玉佛是玻璃仿的,里面加了染色剂,对着光看有气泡。”寸文山把玉佛扔回摊上,“铜锁是新铸的,上面的包浆是用鞋油擦出来的,一刮就掉。小陶罐是现代烧的,釉色不均,底部还有机器打磨的痕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