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0章 开业

作者:压扁胖熊的潇洒稻草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平没在村里当闲人。


    林小棉和张彦飞那饭馆的事还没办好,杂事儿堆成山。


    苏平天天跟着他们摸黑出门,踩着星光回来,哪儿需要搭把手就顶上。


    林小棉有点过意不去:“哎,你老跟着我们瞎忙啥?你那小说不写了?快回家码字去。”


    苏平道:“耽误不了。每天更新四千字,挤挤时间就出来了。”


    写的大部分是她自己那些事儿,不用绞尽脑汁编,顺畅得很。


    林小棉知道她性子倔,也就不再劝。


    她们俩之间,虚头巴脑的客气话显得生分。


    就这么着,苏平跟着前前后后跑了小半个月,才看着小店一点点像模像样起来。


    没什么事情做,她就闲下来了。


    可人一闲下来,心反倒吊了起来。


    尤其夜深人静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风吹树叶的沙沙响,苏平那根弦就绷紧了。


    脑子里总晃着沈重那张棱角分明的脸,还有他那句沉甸甸的“我来找你”。


    她怕他突然就杵在店门口,或者摸到村里来。


    提心吊胆了十来天,人影儿也没见着,信息也一条都没发。


    “兴许那天就是随口一说……”苏平对着黑漆漆的屋顶自言自语,心里有点空落落的,“或者……被我那话气着了?再不然……真想通了?决定放弃了?”


    想到沈重可能真去相亲、结婚,安安分分过日子,她胸口莫名堵了一下,闷闷的,像塞了团湿棉花。


    “可惜了……”一个念头不受控制地冒出来,带着点隐秘的、自己都觉得臊得慌的遗憾,“……床上倒是合拍得很。”


    这念头刚冒个头,就被她狠狠摁下去,脸上腾地发起烧。


    她翻了个身,把发烫的脸颊贴在枕套上,心里又替他高兴起来:“他那么好的人,跟谁过都不会差,总比跟我搅和强,我只会拖累他,给他带去麻烦。”


    每日里想着这些,越想越烦躁。


    林父林母的活也差不多做完了,林父翻着一本卷了边的老黄历,挑了个红字标着的“宜开业”的好日子。


    林小棉和张彦飞的小饭馆,热热闹闹地开了张。


    两人没整那些虚头巴脑的排场。


    噼里啪啦一串红鞭炮在门口炸响,门口摆上两盆开得正艳的杜鹃花,就算开门迎客了。


    小店不大,菜单却实在。


    炒菜、面条、盖浇饭,早中晚都营业。


    掌勺的是张彦飞,系着条半旧的围裙,在灶台前忙得满头大汗,锅铲翻飞,香气直往门外窜。


    林小棉就是块万能砖,点菜、上菜、收钱、擦桌子,忙得像只停不下来的陀螺。


    小小的店面,两个人忙得团团转。


    张彦飞手艺地道,菜量足,价钱也实在,加上熟人朋友捧场,生意还挺红火。


    俩人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苏平自然也跟着搭手,端盘子、洗碗,手指头都泡得发白。


    许撩撩这人够意思,人脉也广,开业头一周,他天天吆五喝六地带一大帮人来吃饭,热热闹闹坐满几张桌子。


    吃完了还跟活招牌似的,逢人就说:“新开业那张林饭馆味道很不错,分量很足,价格也实惠,有时间去尝尝。”


    真有不少人是冲他这话找上门的。


    张彦飞和林小棉很感激,揣了个红包想塞给他,硬是被许撩撩挡了回来。


    他懒洋洋地笑道:“嗨!这是干啥呢?小棉救过我的命,这点小事儿算个啥!”


    苏平和张彦飞听得一愣,都好奇地看向林小棉。


    林小棉正端着盘回锅肉出来,闻言哈哈一笑,把盘子往桌上一放:“听他瞎咧咧,不就是小时候看他饿得慌,给他带过几顿饭嘛,啥救不救命的。”


    许撩撩却不认,他抓起桌上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嚼得嘎嘣响,眼神认真:“那会儿要不是她天天给我塞吃的,我早饿死了。”


    后来,林小棉找了个空档,悄悄跟苏平透了底。


    原来许撩撩身世挺苦,没爹,妈是未婚生的他,对他也不好,非打即骂,还经常不给饭吃。


    林小棉看他可怜,每天偷偷从家里带点馒头、咸菜给他。


    后来被她爸妈发现了,老两口心软,问清楚情况后心疼得不行,不仅让林小棉继续带,还经常特意多做点饭菜,甚至直接让许撩撩来家里吃。


    这一吃,就从小学吃到初中。


    直到林小棉家搬去省城读高中才断了。


    许撩撩是个记恩的人。


    滴水之恩,他恨不得涌泉相报。


    林父林母每次回村,他必定提上东西登门看望,知道他们爱吃羊肉,年年冬天都往省城寄好几只宰好的肥羊。


    现在林小棉父母回了村,他更是隔三差五就拎着新鲜宰的羊腿、羊排上门看望,那股热乎劲儿,比林小棉这个亲闺女还周到。


    苏平听完,心里暖融融的,轻声说:“是叔叔阿姨心肠好。”


    她自己也没少受林家二老的照顾。


    在许撩撩心里,林家爸妈大概就是父母的样子了,这份情,她懂。


    小店开张一个月,算是稳当了。


    生意不算火爆,但也红红火火,够小两口忙活的。


    林小棉累得腰酸背痛,可没玩算账的时候,眼睛就弯成了月牙,跟苏平念叨:“累是真累,骨头都要散架了,可这心里头舒坦。这小馆子吧,发不了大财,可比给人打工强多了。”


    苏平帮着忙活了半个多月,后来林小棉和张彦飞上手熟练了,就死活不让她再沾手了,硬把她撵回村里。


    “快回去,你那小说才是正事儿,别在这儿瞎耽误工夫。”林小棉叉着腰,像轰小鸡似的。


    苏平那本小说确实快收尾了,正琢磨下一本小说,便没再坚持,乖乖回了村里,安安心心对着电脑敲字。


    隔个一两天,再去县城店里转转,搭把手。


    日子像村边那条小河,平平缓缓地流着。


    苏平挺喜欢这份清静。


    林父林母手艺好、人实诚,在隔壁县刚干完一单活儿,回家板凳还没坐热乎,又被邻村一户人家请走了。


    林小棉和张彦飞在县城住着,平时不回村。


    于是,偌大一个院子,一到晚上,就只剩苏平一个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