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8章 团长发财了

作者:蔡柳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炮声就是命令,一营、二营的同志听到炮声后就纷纷朝鬼子开火,杀得护卫中队的鬼人仰马翻,短短一会时间就死伤近半。


    伏击战最大的特点就是快、准、狠,乱拳打死老师傅,不给对方任何反应的时间。


    就像狩猎,布置陷阱、等待猎物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但杀死猎物必须要快,一击必杀!


    新一团在打伏击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出手狠辣,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敲晕了“猎物”。


    炮连首先集中火力打掉前、后车辆,不仅消灭了大量乘车的步兵,还将车队堵死;


    就算有少量鬼子突围,车辆、物资跑不掉。


    接着埋伏在两侧山地的一营、二营,集中火力消灭跟在后面的护卫中队;


    第五师团的步兵中队虽然精锐,但他们处于行军状态下,只能被动挨打。


    在两个营上千支(挺)机、步枪的扫射下,鬼子整片整片的倒下,再悍勇的鬼子也扛不住一发子弹。


    在骤遭打击后,残存的鬼子也做出了反应,他们在军官的吆喝下试图集结起来反击,结果就挨了炮弹的暴揍。


    炮连是哪里有鬼子扎推就往哪里炸,不让鬼子形成合力,尽可能的制造混乱。


    中队长浅田大尉幸运的躲过了第一波弹雨,但他丝毫高兴不起来;


    华夏人的火力太过猛烈,浅田中队短短一会时间就伤亡过半。


    浅田中队编制181人,下辖三个54人的步兵小队和19人的中队部;


    轻机枪装备到班,每个小队还有3具十年式掷弹筒,单兵携弹120发,机枪近500发,这样的火力配置在东方战场堪称土豪。


    士兵训练有素,一半以上是经验丰富士官,战斗力强悍,在野战状态下可以单挑华夏一个团。


    这批补给事关重大,所以光护卫的兵力就有5个步兵小队,近三百人。


    除了浅田中队外,另外两个步兵小队搭乘汽车行军,在第一时间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剩不下几个人。


    接着浅田中队受到来自两翼高地的攻击,死伤大半;


    剩下的也是被打的七零八落,各自为战,他连几个小队长都联系不上。


    浅田大尉边开枪边吹铜哨,试图聚拢部队,可惜效果并不好;


    到处都是纷飞的子弹,无处躲藏,不断有鬼子中弹倒下。


    战斗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甚至是单方面的屠杀,他引以为傲的勇士几无还手之力。


    他好不容易聚拢起二三十人,炮弹就砸了过来,跟长了眼睛一样,让人欲哭无泪。


    “司号员,吹冲锋号!”


    “跟老子下去杀鬼子,一个不留!”


    李云龙根本不给鬼子留下任何希望,这里是鬼子的后方,援军随时可能会到,所以行动必须要快!


    嘹亮的军号声响起后,埋伏在两侧山岭沟壑中的伏兵尽出,排山倒海般冲下山谷。


    “八格牙路,卑鄙的华夏人只会偷袭!”


    “去死!”


    浅田挥舞着着手中的指挥刀状若疯魔,他的眼中布满了恐惧和不甘;


    圣战如日中天,未来无限可能,但他却要死了!


    伏击他的华夏人太多了,出手狠辣,打到现在他甚至不知道对手是谁。


    华夏军队体系太过复杂,军装更是五花八门,他只知道土黄色的是中央军,最精锐。


    现在又突然冒出一群土灰色军装的部队,似乎比中央军还能打;


    下手阴狠,不讲武德,让他们有劲使不出来,他要跟华夏人的指挥官单挑!


    八路军冲锋的速度很快,队形严整,三人一组,相互配合,并不是一窝蜂的猛冲猛打。


    残存的鬼子见八路军冲了过来,也三三两两的结成阵,准备拼刺刀,有的甚至按照步兵操典机械的退出子弹。


    鬼子都接受过严格的刺杀训练,身体壮实,三个士兵背靠着背结成阵,十几个华夏人都近不了身;


    他们要让偷袭者见识见识,什么是钢军!


    水生和另外两名同志结成了一个倒三角阵,他拖在后面,边冲边开枪;


    前方几个鬼子似乎要跟他们拼刺刀,跃跃欲试,水生随手就甩过去一颗手榴弹。


    爆炸产生的大量弹片将鬼子全部放倒,这可是缴获中央军的德式长柄手榴弹,进口货,一炸一大片。


    水生压根就没想过要跟鬼子拼刺刀,单挑可以,那也是一堆人单挑鬼子一个!


    “八格牙路,不讲武德!”


    浅田大尉愤怒了,他和勇士们都摆好了拼刺刀的造型,正准备大杀西方,结果等来的是密集的子弹。


    他们竟然开枪!


    还讲武德不?


    “团长,这样不好吧,让小鬼子瞧不起,还以为老子们不会用刀?”


    张大彪一副跃跃欲试的样,结果招来了李云龙满脸的不屑:


    “这些鬼子都要变成死人了,死人的想法重要吗?”


    张大彪不是愚腐之人,他只是想显摆一下自己刀法而己,脸面问题他还真在乎。


    山谷中的战斗很快就结束,八路军以风卷残云的速度全歼了鬼子残兵,伤亡没有超过两位数。


    等到李云龙赶到时,同志们己经在打扫战场了;


    都是先补刀后捡装备,动作丝滑,看得张大彪手痒痒。


    新一团太对他的胃口了,现在就算李云龙赶他也不见得能赶走,这才是真正打鬼子的队伍。


    一营、二营的同志在打扫战场,三营警戒,侦察连在外面盯着鬼子,李云龙才能安心地收拾残局。


    见李云龙等人过来,一营长兴奋地过来报告:


    “团长,发财啦,好多炮弹、子弹、整车的牛肉罐头,还有药品,足足十几车。”


    这下轮到李云龙发愁了,战利品太多!


    好在新一团有3千人,就算2千人搬运战利品;


    一个人每次搬100斤,那就是20万斤,多搬几次就转移了。


    “温营长,赶紧组织人搬战品,先转移到大山里去;


    先搬最珍贵的药品,然后是迫击炮弹、子弹、枪支,最后才是粮食等物资,鬼子的军装什么的都扒了,要快!”


    温世兴屁颠屁颠的转身而去,负责统计战果的参谋长汪萍过来报告:


    “团长,找到鬼子尸体317具,击毁装甲车2辆,运输车5辆,缴获运输车17辆;


    在装甲车中找到电台一部,缴获重机枪两挺,缴获轻机枪21挺、小炮(掷弹筒)15具,步手枪200余支。


    另外还有十几车的物资暂时无法统计,这些车怎么处理?”


    运输车可是好东西,但他们现在身处敌后,无法带走,只能忍痛放弃。


    当然,他也不会留给鬼子,就冷哼一声道:


    “炸了,离开时将手榴弹扔进油箱和发动机内!”


    鬼子运输的这批物资以炮弹、子弹、药品、粮食为主,并没有武器;


    新一团之前的装备都是国械,子弹、炮弹的口径不一样,就算缴获了暂时也用不上。


    国械弹药以后不好补充,新一团未来更换日械是大势所趋;


    他打算用缴获的武器先换装两个连,让部队先熟悉日械,为日后全面换装做准备。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