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章 新一团首秀

作者:蔡柳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张大彪之前在29军当营长,长城抗战的时候随大刀队杀过鬼子,当时还是个连长,剁下过三个鬼子脑袋;


    八路军这支部队他是第一次听说,红军倒是听过,但没有交集。


    相对于其他军阀,西北军对红军没有太大的敌视,这可能是与冯大帅带兵风格有关;


    冯焕章将军一向以革命者要求自己,被人称为布衣将军,至少西北军的军纪是很严的,没有爆出过欺压、屠杀百姓的大瓜。


    西北军以忠勇爱国闻名天下,国府军在抗战中比较出名的将领很多都是西北军体系,当然也有韩复渠这个的耻辱。


    全面抗战的第一枪也是西北军打响,可惜29军打的并不好;


    之前的抗日名将宋哲元好像突然不会打仗了,也没有了长城抗战时的胆气。


    畏畏缩缩,瞻前顾后,29军10万人愣是没坚持几天。


    张大彪很失望,他退到河东来就是要投靠真正打鬼子的队伍;


    对于八路军,他还要看看,不能只听李云龙吹。


    现在个个都说自己是抗日的队伍,连土匪武装都要冠上“抗日”的旗号,但真正抗日的又有几个?


    “李团长,以前听说你们红军喜欢打游击战,我咋感觉不靠谱呢,打鬼子还得像我们国府军一样面对面的干。”


    李云龙听完后并没有生气,他知道张大彪现在的思想还没转变过来,成长需要时间,于是说道:


    “膏药好不好使,拔过脓后才知道。


    不是说跟鬼子面对面干不好,而是鬼子有飞机、大炮、坦克,我们有什么?


    你在大刀队待过,你就说说,大刀能面对面干过机枪吗?”


    张大彪摇了摇头道:


    “冯大帅组建大刀队的原因还是西北军太穷,军中子弹不多,很多人连枪都没有,只好拿大刀凑数。


    大刀队扬名立万的那一仗也是靠夜袭取得,举着大刀与机枪正面干,那是找死!”


    李云龙歪着嘴,眯着一只眼睛望向张大彪,调侃似地说道:


    “你小子还有救,以后就老老实实跟着老子打鬼子,埋没不了你这身本事。”


    李云龙说完后就没再搭理他,光耍嘴皮子收服不了张大彪的心,得露点真本事才行。


    鬼子的车队越来越近,露本事的机会来了!


    李云龙选择的伏击地形是一处山谷,东西走向,东宽西窄,形似剖开的半个喇叭。


    东西长约4公里,南北最宽处约500米,最窄处只有百余米,中间低两侧高;


    公路穿山谷而过,两侧沟壑交错,非常适合藏下伏兵,河东的地形几乎是为山地游击战而生的。


    对于此次战斗,李云龙非常的重视;


    西方面军虽然擅长打山地游击战,但这次的对手不同,可是大名鼎鼎的第五师团。


    115师在平型关伏击的也是第五师团,歼敌千余,自己伤亡600多人;


    这可都是走过二万五的百战老兵,种子部队,随便拉出一个几年后都能当连长、营长,想想都肉疼。


    新一团的三千人同样也是,从红军渡到河西,征战何止万里?


    加上西征接近两万里,存活下来的个个都是兵王,李云龙还指望靠着这些老底子拉出几十万大军呢!


    为了打好这一仗,李云龙亲自做了战前动员,就一个要求,往死里揍!


    不要想着抓俘虏,鬼子可不像国军,死硬死硬的;


    为了增加说服力,他还拿平型关战役来举例,很多同志就牺牲在抢救鬼子伤员的过程中。


    统一好思想后,他又亲自排兵布阵,详细到一挺机枪的位置都有交待,简首就是一个微操大师!


    他的具体部署是:


    一营在左(南)、二营在右(北),三营作为预备队,炮连摆在西北方向的高地上,距离山谷约800米,这是民20迫击炮的最佳杀伤距离。


    民20迫击炮的最大射程虽然高达2850米,但这是有前提的,必须要使用钢制炮弹;


    如果使用铁制弹,最大射程只有1300多米。


    钢制弹都需要进口,金陵兵工厂只能生产铁制弹。


    这就是李云龙为什么将炮兵阵地设在800米距离的原因所在,他缴获的那些炮弹大部分是铁制弹,只有中央军的才是钢制弹。


    民20迫击炮的口径是82毫米,比进口火炮的口径大1毫米,这也是生产工艺上的差距;


    正常射速每分钟8发,急速射可以达以20发,操作人员4人,全重69公斤。


    炮连是这次伏击战的主力,李云龙准备消耗一半的炮弹储备;


    他的原则是火力至上,能用炮解决绝不用枪,能用枪绝不用刀,这是新一团的铁规矩!


    “团长,来啦——还真进来了!”


    张大彪兴奋的差点叫出来,还是没有见过世面,李云龙鄙视地望了他一眼,然后说道:


    “看你这点出息,这就是小菜一碟!”


    “团长,不少了!


    我刚才仔细的数了一下,整整22台车;


    还有两辆铁王八开路,跑步护卫的步兵至少也有一个中队,不好打啊!”


    李云龙也没有想到逮到一条这样大的鱼,他的指挥部就设在炮兵阵地所在的无名山岭上;


    他仔细看了一下鬼子队形,没什么特色。


    前面打头的是五辆三轮摩托车,总共架着两挺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歪把子),这是鬼子的搜索分队;


    拖后几百米是两辆装甲车,蒙了一层薄薄的铁皮,绝对扛不住1发迫击炮。


    主要武器是一挺九二式重机枪(鸡脖子)和三挺轻机枪,前后左右各一挺。


    接着就是一长串的运输车,最后是一个中队的步兵。


    运输车上也有护卫,每隔一辆车头上就架着挺轻机枪,总共二十几台车;


    前两台车和最后一台车上都站满足了鬼子,加上零零散散的鬼子,少说有300人,这可是一支不少的力量。


    在李云龙眼里就是一块大肥肉,口水都快流出来啦;


    “整整三百鬼子啊,老子这回要露脸了!”


    “嗒嗒嗒”


    “嗒嗒嗒”


    听到枪声后,张大彪紧张的差点跳走来,被李云龙一把摁住,拉长着脸说道:


    “你小子咋这么不让人省心呢,连鬼子的试探性进攻都不知道;


    还真是只菜鸟,要打多少仗老子才能把你练级出来?”


    张大彪显然很不服气,暗道敢说自己是菜鸟,老子在长城剁鬼子脑袋的时候你还在钻山沟沟!


    当然,这话张大彪是不敢说的;


    他只是三“虎”,不是三"彪“!


    也许是平型关的教训,鬼子的搜索分队还是很上心,沿途至少打光了两弹斗子弹,这才嚣张地离开。


    这一招对新一团来说毫无作用,都是百战精兵,连15岁的水生都是6年老兵了!


    你丫玩呢?


    子弹从头顶嗖嗖地飞过,水生连呼吸都没有变粗,他现在可是班长,五叔也才是排长。


    搜索分队过去后,鬼子的车队晃晃悠悠的扎进口袋阵中,李云龙见时机差不多了,才对张大彪说道:


    “给炮兵打信号吧!”


    李云龙习惯性地使唤起了彪子哥,张大彪兴奋地冲炮连摇了摇旗;


    为了提高传递的效率,这次没有使用旗语,就是约定摇旗为号。


    炮群早就做好了准备,炮兵连长杨建楚接到命令后,就果断下令开炮;


    8发迫击炮弹呼啸着砸向两辆装甲车,主打的就是饱和轰炸,标准的败家模式。


    杨建楚之前是中央军的炮兵连长,在包座战役中被363团俘虏;


    李云龙一听这哥们是黄埔军校炮兵科出身的炮兵连长,当场就动了挖墙角的心思。


    威逼利诱,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才说服他跟着李云龙干,为此还把炮兵连长的宝座让给了他。


    杨建楚也没让李云龙失望,首轮就摧毁了两辆装甲车,就是浪费的炮弹有点多。


    “真是个败家子,还以为是在中央军,就不知道给老子省着点炮弹!”


    李云龙果然又不认账了,战前让杨建楚放开手脚开炮的也是他;


    还真是端起碗小甜甜,放下碗就开始骂娘。


    鬼子被突然而至的变故吓住了,特别是坐在头车里的渡边次郎少佐,惊呼一声:


    “八格牙路,敌袭!”


    又是一排炮弹砸进鬼子群中,这次打的是头部和尾部车,炮连分成了两个打击群。


    8门迫击炮攻击打头的两辆站满鬼子的运输车,几乎覆盖他们,炸得鬼子残肢断臂满天飞舞;


    3门75毫米山炮对付最后的两台车,同样准确命中目标。


    车队在第二轮炮火中就被瘫痪,护卫的鬼子步兵死伤惨重,几乎是毁灭性打击。


    李云龙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大赞道:


    “好,打的漂亮,杨建楚这小子立功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