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一日光阴,于修行者而言,不过弹指一瞬。
这期间,红仙庙成了李牧歌临时的道场。
他与红九娘娘的论道每隔数日便进行一次,地点有时在祠内静室,有时直接在那暖玉神像前。
论道内容包罗万象,红九娘娘存世数百载,虽困守此界一隅,但身为神祇,聆听万民祷告,见识过的奇闻异事、修炼法门、人心鬼蜮远超同阶修士,尤其是在香火神道的运用、愿力的汲取与转化、以及对此界各方势力、隐秘传说的了解上,堪称活典籍。
她毫不藏私,将自身对神道的感悟、此界的地理志异、诸多材料的特性产地,乃至一些上古残留的隐秘符文含义,都娓娓道来,以期换取李牧歌更多关于那纯化愿力、沟通天地本源的太古祭祀之秘。
李牧歌虽修为不及红九,但身负逆天悟性与青云宗正统道法,根基之扎实、眼界之高远,尤其是对天地法则本质的理解,有着来自更高层次世界的独特视角。
他将红九娘娘庞杂的经验信息去芜存菁,融入自身体系,同时,也毫无保留地透露了一些关于如何引导信众念头、构筑更高效愿力过滤与转化“仪式”的技巧。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红九娘娘如获至宝,每一次论道结束,她的神像光华就凝实一分,气息也越发深邃。
她尝试模仿李牧歌的舞姿和巫纹,却总感觉只得其形,未得其神,缺少了那种沟通洪荒、引动天地本源共鸣的至高意境,效果相差何止万里。
这让她在惋惜之余,对李牧歌的来历和底蕴更加忌惮与好奇。
而李牧歌的收获更是巨大。
与一位金丹境强者深入交流,哪怕对方是神道修士,其关于力量运用、神魂淬炼、乃至突破瓶颈的感悟,都极大地拓宽了他的视野,填补了许多筑基期难以接触到的知识盲区。
他感觉自己的道基更加圆融稳固,对《太乙青莲经》的领悟也更深了一层,甚至隐隐触摸到了金丹初期的门槛。
神魂在金丹威压的无形磨砺下,也变得更加凝练。
闲暇时,李牧歌并未一直待在庙内。
他变化容貌气息,如同一缕清风,游走于此界山川大泽、城镇村落之间。
此界虽小,灵气稀薄,远不如玄元界繁盛,却也因法则不同,孕育出了一些玄元界罕见甚至没有的特有灵矿、奇植以及一些沾染了独特界域气息的妖兽材料。
他凭借着重瞳灵眼的洞察力和远超同阶的身家,很是搜集了一批稀罕物事,其中几种阴属性和空间属性的材料,让他尤为满意,觉得不虚此行。
涂山月月则彻底放飞了自我。
一开始还谨记公主身份和李牧歌的叮嘱,有些拘谨。
但没过几天,发现此地出马弟子和庙祝对她又敬又怕,而谷民又淳朴热情后,她便恢复了活泼好动的本性。
今日帮着王庙祝“指点”新弟子如何更优雅地请神,明日跑去各家蹭饭品尝特色美食,后日又突发奇想,拉着几个小庙祝跑去深山猎取据说味道极佳的“雪纹鳟鱼”,闹得鸡飞狗跳。
她那绝美的容颜、高贵的血脉气息、以及跳脱的性子,让一众庙祝和出马弟子私下里叫苦不迭,又不敢得罪,只得尊一声“小姑奶奶”,盼着李道长早日把她带走。
时光荏苒,第八十一日终是到了。
这一日,红仙庙主殿内,论道已至尾声。
红九娘娘的虚影比八十一天前凝实了近乎一倍,九尾摇曳间,香火愿力流转自如,带着一种纯净神圣的味道。
她赤瞳复杂地看着眼前气息愈发沉静渊深的青年。
“李道友当真天纵奇才,这八十一日论道,本座获益匪浅,往日诸多困惑豁然开朗。”
她由衷感叹,随即又有一丝难以掩饰的遗憾,
“只可惜,那通神之傩舞的精髓,非言语能尽传,本座所得,不过皮毛罢了。”
李牧歌缓缓睁开眼,眸中重瞳异象一闪而逝,周身道韵圆融。
他平静道:
“娘娘过谦了。道法自然,重在契合。
娘娘已得纯化之法门,假以时日,必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神道坦途。
此番论道,于牧歌亦是机缘,收获颇丰,在此谢过。”
他这话发自真心。
红九娘娘数百年的经验见识,极大地丰富了他的修行底蕴,其价值难以估量。
红九娘娘闻言,心中那点遗憾也淡了些。
她知道强求不得,能得此善缘已属难得。
“既如此,本座便预祝道友与小公主一路顺风,安然返回玄元界。”
她语气郑重起来,
“黑风涧距此三千里,路途虽不算极远,但需经过几处险地,且有其他势力盘踞。
本座会令王庙挑选一队最得力的出马弟子,持本座信物,护送二位前往,可省去不少麻烦。”
“多谢娘娘周到。”
李牧歌颔首,并未拒绝这份好意。省时省力,自是最好。
此时,殿外传来涂山月月清脆又带着一丝迫不及待的声音:
“牧歌哥哥!娘娘!时辰快到了吧?我们是不是该出发啦?”
只见她一身利落的劲装,显然早已准备妥当,俏脸上满是兴奋与期待,终于可以回家了!
李牧歌与红九娘娘对视一眼,皆微微一笑。
“走吧。”
李牧歌起身,对红九娘娘最后拱手一礼,
“娘娘,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李道友。若他日有缘,再来我这庙中坐坐。”
红九娘娘的虚影颔首回礼,语气中带着真诚的邀请。
李牧歌不再多言,转身与涂山月月并肩走出大殿。
殿外,以王庙祝为首,十名气息精悍、皆有着筑基期修为的出马弟子已肃立等候,见到二人出来,齐齐躬身行礼,眼神中充满了对李牧歌的敬畏和对涂山月月的……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