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她又道:“再将暖房里那几株新得的素冠荷鼎兰苗,挑长势最好的两株,连带着配套的紫砂盆和栽培要略,一并给宸贵妃送去。就说本宫于莳花弄草上实在粗疏,恐辜负了这难得的花草,唯有托付给妹妹这般雅致之人,方能不负其清姿。”
这两份赏赐看似寻常,却精准地送到了两位贵妃的心坎上。既全了她们因儿子陪伴三皇子而可能产生的不快,彰显了中宫的宽和大度又不着痕迹地提醒她们,你们儿子正在做的事,本宫领情,这是谢礼。
更重要的是,这赏赐是以“自己用不着”、“转赠”的名义送出,既给了对方面子,又不会显得过于刻意讨好,维持了中宫的体面与威严。
果然当赏赐分别送到两宫时,效果立竿见影。
华贵妃正为儿子不听话而气得心口疼,看到皇后送来的那套光华璀璨,她眼热许久的红宝石头面时,气都消了大半。
她本来就好面子,她自己也承认。
皇后这礼物可送到她心尖上了!虽然她还是觉得儿子傻,但现在......好像也没那么亏了。
而宸贵妃收到那两株品相极佳,她寻觅已久的兰苗时也是又惊又喜,爱不释手。她是个聪明人,自家虽是盐商家境殷实,可在士农工商的规制里,终究是商,砚知虽是皇子却因这出身,注定与那至尊之位无缘。
若是能借此机会让砚知展现出友爱兄弟的品格博得皇后娘娘乃至陛下的好感,为将来争得一个安稳尊贵的亲王之位,倒也算是因祸得福,意外之喜了。
后宫里的妃子娘娘们心思各异,前朝听闻此事倒是有点乐见其成。
尤其是刚开始极力反对但是被萧云舒镇压的迂腐老大臣们听到这是五殿下和七殿下主动前往陪三殿下挑粪时,不满便迅速被一种惊异和欣慰所取代。
“竟有此事?五殿下和七殿下主动去的?”一位须发花白的老大臣捋着胡须,眼中满是不可思议,随即缓缓点头,“兄友弟恭,有难同当......虽是方式奇特了些,但其心可嘉,其情可悯啊!”
“是啊,”另一位大臣附和道,脸上带着笑意,“往日里只听闻三位殿下在宫中虽不算疏远,却也各有玩伴,未曾想竟有如此深厚的情谊。能放下身份做到这一步,实属难得。”
尤其是那几位曾担任过皇子启蒙老师的太傅、翰林们,感触最深。
他们教授皇子们经史子集、礼仪规矩时,没少为如何让这三位身份尊贵、性情各异的小主子真正和睦友爱而头疼。
之前他们在一起玩耍时还好,可一旦涉及到利益相关,譬如陛下赏赐了独一无二的珍玩,或是课堂上的夸赞竞争,三个孩子立时便会露出属于皇子的骄傲和独占欲,争抢、赌气、甚至偷偷推搡打架也是有的。何曾见过如此不计前程同甘共苦的场面?
“谢清风此人虽行事每每出人意表,不拘礼法,但这教导皇子之道,似乎确有其独到之处。”一位太傅私下里对同僚感叹,“竟能让他们兄弟如此表现,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
对于这些帝国的支柱大臣们而言,皇子能力出众固然重要,但兄弟和睦,不起萧墙之祸同样是社稷之福。眼前这看似荒唐的一幕,传递出的信号却让他们感到安心。
至少目前看来,这三位年长皇子之间关系不错。
甚至有人开始暗自思忖:陛下让三皇子受此磨练,五皇子和七皇子又如此拥护兄长的背后是否蕴含着某种更深层的意味?是否预示着陛下属意的储君人选,已然明朗?
无论底下如何猜测,朝堂之上对此事却无人再提出非议。毕竟兄友弟恭是儒家倡导的美德,皇子们自愿如此,陛下也未阻止,谁又会那么没眼力地去扫兴呢?反而纷纷上表,或明或暗地赞誉皇子们品德高尚,手足情深。
而这其中最高兴的还得是萧云舒啊!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老五和老七会主动去找老三陪他挑粪。
尤其是听着暗卫详细回禀三个儿子在宫巷中如何笨拙地协作、如何互相打气、甚至那混不吝的老五如何苦中作乐时,他心中的喜悦更是达到了顶峰。
作为父亲,他当然希望儿子们兄友弟恭,和睦友爱。但作为皇帝,他更清楚在皇家,兄弟情深这四个字是多么奢侈甚至危险的东西。
他自己就是在兄弟倾轧、步步惊心中走过的,在权力面前手足之情往往薄如蝉翼。因此,他虽对三个儿子都有所疼爱,内心深处却始终存着一份隐忧,担忧他们日后会为了那个位置争得你死我活。
可他看到了什么?他的儿子们,竟然愿意为了陪伴受罚的兄弟去挑粪!他们才多大啊!
这不是做戏,不是被迫,而是发自内心的选择。
萧云舒独自在御书房里来回踱步,越想越是激动,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好啊!真是太好了!谢清风这厮,果然又一次给了他天大的惊喜!这人不仅会种地、会治国,连教孩子都如此有一手!
他原本只指望谢清风能磨磨这三个孩子的性子,谁知竟意外地促成了他们兄弟间如此真挚可贵的情谊!
“好一个有难同当!好!好!好!”他忍不住抚掌低笑,连说了三个好字后立马吩咐小亭子,“去,传朕的口谕,赏!丰裕伯谢清风教导皇子有功,赐南海珍珠一斛,御用湖笔十支,贡墨二十锭!”
他心情大好,甚至开始认真考虑等这十日结束后该如何奖赏那三个让他刮目相看的儿子。
或许,可以带他们去京郊跑马?
或者......嗯,得好好想想。
喜欢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请大家收藏:()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