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79章

作者:爷要赚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萧云舒这次也彻底改了往日的刚烈性子,对亲近的臣子多了几分温和。


    兵部尚书就是他潜邸时的旧部,拟定军粮调度权责清单时,因担心时限太严,怕误了军情迟迟不敢定稿。


    换作从前,萧云舒怕是早已沉了脸,可这次他却召赵毅进御书房亲手给他泡了杯茶,笑着说:“赵卿,这清单不是要捆住你的手,是帮你理清责任。你想想,往后军粮误了若按清单是漕运的错,便与你无关,若是你的错也按规矩罚总好过从前一锅端,你说是不是?”


    兵部尚书听着陛下温和的语气,心里的顾虑渐渐消了,回去后连夜修改清单,第二日便递了上来,条目比之前还细致几分。


    不过半月,新政便在漕运、户部、兵部三个部门落地。


    通州漕运码头先见了成效按权责清单,漕运司需在接到粮船调度申请后三日内派船,户部需在五日内拨付运费,地方府衙需在粮船到港后两日内接卸。之前堵了半月的粮船,这次只用了四日便全部卸完。


    漕运总督还特意递了奏报,说 “如今谁的责任谁担,办事反倒顺畅了,连底下的小吏都敢主动做事了”。


    朝堂上的氛围也渐渐活了过来,官员们不再像从前那样畏手畏脚。


    有次保定府因暴雨误了粮种发放,按梯度容错算二级错,知府主动上书请罚,萧云舒按规矩罚了他三个月俸禄调去基层历练半年,却也在朝堂上夸他敢担责、不推诿。其他官员看在眼里,心里的怕渐渐变成了定。


    原来按规矩办事,哪怕错了也有明确说法,不用再怕莫名背锅。


    但也减少了很多官员们敛财的途径,大家都对这个新政又爱又恨。


    而这一切的“主谋”谢清风,则是深藏功与名,在他的丰裕伯府继续教皇子。


    六个月的起地时间几乎是转瞬即逝。


    按照最初的规定,三位皇子在第三个月的时候,其实已经可以不用日夜呆在谢清风的府邸住了,只需每日前来察看和学习即可。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三位皇子竟无一人提出要搬回那舒适奢华的皇宫。


    原因无他,只因他们实在放心不下自己亲手种下的那三块地!


    皇后和两位贵妃得知后,简直愁得不行,私底下没少嘀咕,甚至偷偷请了高僧法师,想着是不是要给自家孩子做法事驱驱魔。


    这好好的龙子凤孙,怎么去种了几个月地,就跟中了邪似的?那丰裕伯府的吃食能比得上御膳房精心烹制的珍馐美味?


    听说三个半大小子还挤在一张并不宽敞的床上,晚上翻身都困难,这哪有宫里各自宽敞华丽的宫殿舒服?地什么时候不能种?早上早点出宫去看不就好了?何必非要苦哈哈地住在那“穷乡僻壤”?


    然而,无论母妃们如何明示暗示、甚至派人来接,三位皇子竟都异口同声地拒绝了。


    三皇子萧景琰一脸严肃:“母后,儿臣岂能做那纸上谈兵之辈?农事艰辛需时时察看,夜间露水和地气变化皆有可能影响秧苗。居于丰裕伯府方能体会真切,儿臣觉得甚好。”


    五皇子萧承宇则嬉皮笑脸:“娘,您就别操心啦!宫里规矩多,闷也闷死了!在师傅这儿,虽然挤了点,但我们兄弟三人夜里还能说说话,探讨一下种地心得,有趣得紧!再说,谢师傅府上的红烧肉和烙饼,也比宫里那些花里胡哨的点心实在多了!嚎吃!”


    七皇子萧砚知最为实在,小脸紧绷:“母妃,回宫路途耽搁时辰,儿臣要看着地,懈怠一日,苗苗可能就长不好了。”


    三位皇子态度坚决,后妃们也只能干着急,无可奈何。


    这三位皇子依旧挤在一张床上,每日灰头土脸地侍弄着他们的宝贝田地,甚至还有些乐此不疲。


    而皇宫深处,三位母亲则望眼欲穿,只盼着这该死的种地考核赶紧结束,把她们那中了邪的儿子们早日还回来。


    她们真是受得够够的了!


    起地当日天还未大亮,三位皇子就站在丰裕伯府后院的那三块试验田边摩拳擦掌了,他们都早早起身换上了最利落的短打衣裳,脸上带着紧张又兴奋的红晕,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喜欢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请大家收藏:()科举路藏女儿身,终成首辅定乾坤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