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8章 京中来信

作者:师妹来抓我呀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海风带着咸腥,吹动他额前的碎发,也吹散了心头涟漪,他还有未做完的事。


    “主子,你要找什么……”


    陈敏方陪在他身侧,扫过眼前堆积如山的货物,略带疑惑。


    这些大多是寻常海商带回的土产杂货,能有什么值得主子特意来寻?


    陈拾安没有回答,目光在杂乱的麻袋、木箱间快速巡睃。


    片刻,他锁定了一堆不起眼的货垛,弯腰,手臂探入深处,精准地拖出几个沉甸甸、沾着些许海盐结晶的锡匣。


    匣子样式普通,混在压舱的货物里毫不起眼。


    他撬开其中一个的铜扣,里面是几卷用坚韧羊皮仔细包裹的图纸。


    陈拾安抽出一卷,手腕轻抖,羊皮卷在微咸的海风中展开一角。


    “这是……”陈敏方凑近一看,瞳孔骤然收缩。


    映入眼帘的并非预想中的农具或机巧玩具图样。


    羊皮纸上,以极其严谨的线条勾勒出的,赫然是一支结构复杂、前所未见的火铳!


    图谱详尽描绘了其精密的击发装置……改良的药室隔层……


    甚至还有一处别出心裁、用于稳定弹道的膛线设计草图。


    陈拾安指尖抚过那冰冷的线条,内心却是火热的狂喜。


    这本不该出现在此等寻常商船上的——改良火铳秘图!想必是混杂在普通货物中,被不识货的粗心水手误装了船。


    前世,他就曾经听闻过有人就在这一批福船的杂货中见过此物,却被也不识货的富商买起,压在家中。


    直到他前世被害前,还寻到这几个锡匣便已经丧命。


    刚踏入府门,唐灵便迎了上来,脸上小小得意。


    “晚凝姐姐,灵儿的任务完成,外祖母的眼睛,现在看东西可清楚了!快——将我的礼物交出来!”


    祝晚凝笑着拍得的珍贵机关图谱,玩笑的双手呈上:“感谢灵儿神医,你是我沈家的大功臣!”


    暖阁内,金念慈正对着明亮的窗户,手中拿着一本泛黄的书册,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


    听到脚步声,她抬起头,目光精准地落在祝晚凝身上,“娇娇儿,快来,让外祖母再好好看看你。”


    午饭后,祝晚凝照例在暖阁陪着金念慈。


    京中前两日有几封信寄到沈府,她现下才拿到。


    祝晚凝接过信纸,扫过字句。


    先是长姐来信,家是诸事平顺,只是太子和祝明澜提及,近日金皇后一反常态——


    竟然抬举起甄月影,不仅给甄月影的种种赏赐,竟然还晋了她的位份!


    甄月影如今已是媛嫔,一时后宫风头无两。


    祝明澜还提及,从中山郡王府的眼线传来消息,被冷落许久的祝妍然,突然重获宁飞白的盛宠,宠爱程度更胜从前!


    说起祝家三房,祝明澜的文字十分不齿,祝之璋因汪家获罪,恐受牵连,一纸休书休弃了正妻汪玉莲,趁机侵吞汪玉莲剩余的嫁妆。


    祝晚凝放下书信,心中升起对京中担忧,这两件事都极为反常……


    如今张魁、李裕祥都已处决,外祖母的眼疾也已治愈。


    她心头的大石稍移,却也知道只要那一位与宁飞白仍要对上官氏、沈家动手……


    那没有张魁还有李魁,沈家真正的危机不在威海关,却是京中。


    在沈府又盘桓了几日,祝晚凝每日都仔细留意外祖母金念慈的眼睛。


    唐灵也日日诊脉,确认金针拨障术的效果极其稳固,金念慈不仅视力清晰,连带着精神头都好了许多,处理府务、含饴弄孙,再无半分滞涩。祝晚凝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下。


    三月底,沈兰馨母女便要回京,沈府上下自是万般不舍。


    一番依依惜别,泪眼朦胧,千叮万嘱,最终沈兰馨和祝晚凝还是登上了回京的马车。


    一路无话,车马劳顿。数日后,车队抵达了胶东半岛的重镇——即墨。


    即墨城历史悠久,商贸繁荣,街道宽敞整洁,人流如织。


    车队在城中最大的客栈“悦来居”停下,准备稍作休整,补充些给养。


    祝晚凝一行在客栈二楼的雅间用膳,凭窗望去,恰好能看到楼下正对着客栈大门的一条繁华主街。


    正值午后,街上车水马龙,行人络绎不绝。


    就在这时,一阵不大不小的喧哗声从街角传来。


    只见一辆装饰并不张扬的青帷马车,在几名精悍护卫的簇拥下,在“悦来居”停驻。


    这本是寻常景象,但马车停下后,从车上下来的一对男女,却瞬间吸引沈兰馨的目光。


    男子约莫三十七八岁年纪,身着一袭雨过天青色的锦袍,腰束玉带。身量极为挺拔匀称!


    不再是沈兰馨记忆中那个圆滚滚、走路都费劲的胖子!


    他面庞清癯了许多,五官的轮廓变得清晰深刻,剑眉星目,鼻梁高挺,下颌线也有了利落的弧度。


    而他身边的女子,气色红润,眉眼间洋溢着幸福满足的光彩,正是璟王妃。


    璟王宁怀瑾,他竟然瘦下来了?


    楼下的璟王似乎有所感应,微微抬首,目光正好与凭窗而望的沈兰馨对上。


    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认出了沈兰馨,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微微颔首致意。


    璟王妃似乎对丈夫低语了几句。


    璟王宁怀瑾点点头,对身边的侍卫吩咐了一句。


    很快,一名侍卫快步走进“悦来居”,径直来到祝晚凝她们所在的雅间外,恭敬地行礼道:“祝大夫人,祝小姐,我家王爷和王妃殿下请二位移步一叙。”


    沈兰馨和祝晚凝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


    “见过璟王殿下,王妃娘娘。”沈兰馨和祝晚凝依礼下拜。


    “沈夫人,祝小姐快快请起。”璟王宁怀瑾的声音温和清朗。


    侍女奉上香茗。


    璟王妃看着祝晚凝,眼中笑意盈盈,带着真诚的感激:“祝大夫人、祝小姐,方才在楼上见到你,真是意外之喜。多亏了你当初……”


    她话未说完,但祝晚凝立刻明白她所指。


    璟王此人行事虽然天真幼稚,但在京中就听闻过璟王妃倒是极为聪慧。


    如今璟王虽然交出所有私产,离了权利中间,不再招猫逗狗,只靠王妃嫁妆过活,但夫妻俩的感情反倒好了许多。


    “王妃娘娘言重了,晚凝不敢居功。”


    祝晚凝谦逊回话,忍不住打量这对焕然一新的夫妇。


    大半年间,璟王不仅瘦了,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发生了质的飞跃,眼神清明睿智,气度沉稳,与记忆中那个浑浑噩噩、耽于口腹玩乐的胖子判若两人。


    “祝小姐过谦了。”璟王宁怀瑾微笑着接口,“若非祝小姐向我母妃进言……”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用词,“……本王或许还在浑噩之中。这份情,本王记下了。”


    “相请不如偶遇,既然祝大夫人与祝小姐,还有这位金小姐来了即墨,便同本王作东!”


    雅间内,精致的即墨本地菜肴陆续上桌,海味山珍,香气四溢。


    璟王宁怀瑾显然心情极好,谈兴颇浓。


    他兴致勃勃地向沈兰馨母女介绍着即墨的风土人情,讲述着自己与王妃在封地的生活点滴——


    如何尝试打理王妃有限的嫁妆田庄,如何学着体察民情,言语间少了过去的浮华,多了几分务实与平和。


    “说起来,”


    宁怀瑾放下手中的银箸,眼神望向窗外京城的方位,“母妃让我不再回京,最舍不得的,除了母妃,便是晏执那孩子了。听说太子与祝大夫人的长女嘉宁县主定亲,我可是高兴坏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