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建业。
自孙绍继任成为新的江东之主,或许是因为曾经被阿姊孙茹压抑太久了吧。
彻底疯魔。
他不仅滥杀文武大臣,朝堂之上,只要一言不合,直接斩杀甚至夷其三族。
整个东吴。
人人……
惶恐不安。
不仅如此。
孙绍还完全暴露本性,荒淫无度,每天变着法儿跑到各大臣家中搜寻美女。
不论身份。
不论地位。
只要是他看中的女人统统带回宫中,若有不从者,直接命人将其活活打死。
孙绍更是效仿商纣王,建酒池肉林,不允许后宫女子穿衣服与其追逐相戏。
更重要的是,孙绍刚刚上位便大开杀戒,残害宗族,包括二叔孙权之幼子。
作为新任大都督的诸葛恪,将这一切统统看在眼中,但却并未去阻拦孙绍。
或许。
在诸葛恪看来,孙绍越是胡作非为就对他越有利,如同当年的先生东方致。
之于孙权。
直到孙绍突然将魔爪伸到了二公主孙鲁育身上,诸葛恪终于不得不出手了。
孙绍见孙鲁育天生丽质,即便孙鲁育是他堂妹,还是东方致名义上的妾室。
早就已经丧心病狂的孙绍,完全不顾及这些,他当即便想要将孙鲁育掳走。
纳入后宫。
甚至还要对尚且年幼的东仁曜出手,幸好孙鲁育提前得到了诸葛恪的消息。
在他的相助下,带着东仁曜拼命逃出江东,最终被少阳卫救回到了东方阁。
东袅袅与东仁曜这对同胞姐弟,作为东方氏的暗脉,终于在东方阁相聚了。
彼时。
东方阁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前任阁主东方先生方逸已经仙逝而去。
东方冉冉继任成为了第二代阁主,负责教导诸葛瞻,东袅袅,东仁曜等人。
诸葛瞻已经十多岁了,他就像一个大哥哥,替东方冉冉照顾着东袅袅姐弟。
东方冉冉每天除研究学问,负责阁中大小事务之外,还有一项隐秘的任务。
她每天都会趁诸葛瞻,东袅袅,东仁曜等熟睡之际,送一份吃食进小黑屋。
小黑屋内。
正对着门口有一个清晰的背影,面前,写满简体字与阿拉伯数字的墙壁上。
突然。
这个背影径直站起身,走向墙壁,并在墙壁之上写下一个新的阿拉伯数字:
239!
-----------------
公元239年初,司马懿终于再次回到朝思暮想的洛阳,魏帝曹睿倒履相迎。
拜为太傅。
位列三公。
要知道司马懿可是曹魏的三朝元老,当年武帝曹操在世,他便是肱骨之臣。
曹操逝世。
司马懿更是辅佐文帝曹丕的第一人,曹丕死后,司马懿又是他的托孤重臣。
如今在曹丕选择的托孤重臣里,其余人全都已死,唯独就剩下一个司马懿。
再加上,司马懿长子司马师还是曹魏的大将军,统领数十万大军据守蜀汉。
正因如此。
当魏帝曹睿得知司马懿回归,他是又惊又喜,立马便以最高规格亲自相迎。
魏帝曹睿前脚刚刚迎回司马懿,后脚便一病不起,危重之际立曹芳为太子。
时年。
曹芳年仅九岁,魏帝曹睿无奈,只能托孤于曹爽,东方仁钧及司马懿三人。
彼时。
曹爽作为曹氏宗室之首,曹魏大司马,武将之首,掌控着曹魏半数的军马。
东方仁钧与司马懿之子司马师,一个中领军,一个大将军,掌控另外半数。
但由于东方仁钧远在冀幽边地讨伐辽东,两年来,他已经基本覆灭公孙渊。
一统辽东。
而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同样身在雍凉,抵挡蜀汉,自蜀汉二代丞相东方静后。
蜀汉新任大将军姜维,虽与三代丞相东方远背道相驰,但时不时也会北伐。
魏帝曹睿的三大托孤重臣,东方仁钧与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全都不在洛阳。
这就造成了曹爽一人把持朝政,曹爽根本不把年已六旬的司马懿放在眼中。
魏帝曹睿临死之前下了一道紧急旨意,召东方仁钧立刻返回洛阳稳定局势。
虽然东方仁钧年纪轻轻,但曹睿却十分清楚,作为宗室的曹爽乃平庸之辈。
他只要一死,曹魏必乱,曹爽掌控不了大局,唯有东方仁钧才能稳定大局。
即便东方仁钧并不姓曹,但他是忠勇侯东方宁之子,曹睿对他百分百信任。
然而。
魏帝曹睿没有想到的是,曹爽同样不把东方仁钧这半个曹氏宗族放在眼中。
趁他病重。
曹爽听信了其麾下谋士的筹谋,直接矫了曹睿的诏,令东方仁钧留守辽东。
无诏难回。
对于曹爽来说,区区司马父子完全无足轻重,唯有东方仁钧才是他的对手。
曹爽这么做目的就是要将东方仁钧困在辽东,彻底让东方仁钧直接边缘化。
只待他收拾完司马父子三人,这整个曹魏便是他曹爽一人独大,只手遮天。
可惜。
曹爽并不知道的是,他根本就不是司马懿的对手,如若有东方仁钧在洛阳。
司马懿父子或许还要忌惮一二,现如今他的举动,无异于是亲手自毁长城。
-----------------
同一时间。
冀幽边地。
当东方仁钧收到了魏帝曹睿的旨意,不允他班师回都,令他留守于辽东时。
东方仁钧二话不说,当即便对为他督运粮草的邓艾,毫不掩饰的淡淡一笑:
“此乃矫诏!”
邓艾不由大吃一惊,东方仁钧并没有让他说话,还是抢先回答了他的疑惑。
早在数月之前,东方仁钧便密切关注魏帝曹睿的状况,得知他已病入膏肓。
时日无多。
在这种情况下,魏帝曹睿必定第一时间召他回洛阳,又怎会令他留守辽东?
想必这一定是大司马曹爽为了打压他,然而,东方仁钧却看上去无比受用。
因为,同样是在不久之前,他便收到了一封密信,这封密信来自于东方阁。
阿翁方逸令他想方设法留在辽东,正当东方仁钧还在思索找个什么理由时。
大司马曹魏的小人之举反倒是帮了他一个大忙,让他能名正言顺留在辽东。
坐看……
两虎竞食。
毫无疑问,在三大托孤重臣中,东方仁钧主动出局,剩下曹爽与司马父子。
必将……
龙急虎斗。
不是你死。
便是我亡。
与此同时。
东方仁钧又像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二话不说,径直转身拍了拍邓艾的肩膀:
“邓兄,我会将计就计留在辽东!你即刻返回洛阳,有些事情必须由你去做。
以你的才能,无论曹爽,或司马父子赢下这场斗争,你都将会被委以重任。”
“诺!”
话音刚落。
出于对东方仁钧的绝对信任,邓艾重重点头,一句话都没多问,转身便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