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2章 陛下,出手了!

作者:黑的蚂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色如墨。


    滁州全椒县。


    驿馆内只余一盏孤灯。


    刘伯温枯坐案前,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那份关于朱六九父子劣迹的奏报副本,眉头紧锁,如同压着千斤重担。


    窗外万籁俱寂。


    唯有更夫梆子声远远传来。


    更添几分深夜的凝重。


    突然,一阵极其轻微却迅疾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在驿馆门外戛然而止。


    不过片刻,房门被轻轻叩响。


    “刘大人。”


    门外传来一个低沉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风尘仆仆。


    刘伯温心头一凛!


    这个时辰……


    他霍然起身,快步上前打开房门。


    门外站着的,正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骧。


    他一身玄色劲装沾染着夜露与尘土,脸上带着连夜奔波的疲惫,但一双眼睛却锐利如鹰,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寒光。


    “毛指挥使?”


    刘伯温心中惊疑不定,侧身将毛骧让进屋内。


    “何事如此紧急?”


    毛骧反手轻轻掩上房门,没有半句寒暄,直接压低声音,开门见山。


    “陛下有旨。”


    刘伯温立刻整了整衣袍,便要躬身行礼。


    “大人不必多礼。”


    毛骧抬手虚扶,语速极快,声音压得更低。


    “陛下口谕:刘伯温接旨。”


    “滁州之事,朕已知晓。”


    “你只管放手推行新政,一条鞭法、摊丁入亩,务必雷厉风行,不得有误!”


    “朱六九、朱桓父子,朕已命毛骧请他们即刻入京!地方一切阻碍,朕为你担着!”


    每一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在刘伯温心上。


    他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


    随即,那积压在心头的巨石仿佛瞬间被移开,一股难以言喻的轻松感和巨大的欣慰涌了上来,让他几乎站立不稳。


    陛下……陛下竟然如此果决!


    不仅没有因为他弹劾皇亲而震怒,反而给了他最强硬的支持。


    甚至亲自出手,将最棘手的人物调离!


    这份信任和担当……


    刘伯温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腾的心绪,深深一揖到底,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臣……刘伯温,领旨!”


    “谢陛下信重!陛下圣明!”


    他直起身,看着毛骧那布满血丝却依旧精光四射的眼睛,知道对方是一刻未歇,连夜驰骋而来。


    他心中感慨,郑重道。


    “毛指挥使辛苦了。”


    “陛下既然已有安排,伯温自当竭尽全力,推行新政,绝不辜负陛下期望!”


    毛骧点了点头,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如此最好,下官还需即刻前往朱府传旨,护送他二人入京,不便久留。”


    “刘大人,此地之事,拜托了。”


    “毛指挥使放心!”


    刘伯温语气斩钉截铁。


    毛骧不再多言,拱手一礼,转身便走,身影迅速融入门外的黑暗中,只留下渐行渐远的马蹄声,如同来时一般突兀而迅疾。


    刘伯温独自站在房内,听着那远去的马蹄声,久久未动。


    他缓缓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黎明前最深的黑暗正在缓缓褪去。


    东方天际已透出一丝微不可查的鱼肚白。


    他长长地舒出了一口气。


    那口自从查到朱六九父子头上便一直憋在胸口的浊气,终于彻底吐了出来!


    紧绷了数日的神经骤然松弛。


    疲惫感如潮水般涌上。


    但他的眼神却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明和坚定!


    他回身看向桌上那盏孤灯,灯火虽弱,却顽强地燃烧着。


    “陛下既已出手……”


    刘伯温低声自语,袖中的手缓缓握紧。


    “那我刘伯温,还有什么可顾忌的!”


    此事,他终于可以放心了。


    ……


    数日之后。


    御花园里。


    晚风带着花香。


    亭中设下一桌不算奢华却足够精致的家宴。


    朱元璋换下龙袍,只着一身深色常服。


    马皇后坐在他身侧,笑容温婉。


    朱标则恭谨地陪坐在下首。


    而坐在他们对面的,正是从滁州赶来的朱六九和他的儿子朱桓。


    朱六九穿着一身崭新的绸缎衣服,脸上布满皱纹,眼神浑浊而朴实,一看便是常年劳作的老农。


    旁边的朱桓则截然不同。


    约莫三十上下,面容白净,眉眼带笑,举止斯文有礼,穿着一身青衫,俨然一副读书人的君子模样。


    “老哥哥!”


    朱元璋一见朱六九,便主动起身迎了上去。


    那双平日里锐利如鹰的眼睛里,此刻竟漾着真切的笑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他一把抓住朱六九粗糙的手,用力摇了摇!


    “咱可想死你了!一路上辛苦了吧?”


    朱六九亦是激动连连的紧握住朱元璋宽厚的手掌。


    “咱也想你啊!”


    朱元璋笑着连连点头,拉着朱六九入座,目光在他脸上细细打量。


    “快坐快坐!”


    朱六九惴惴地坐下,抬头仔细看了看朱元璋,眉头皱了起来,带着浓重乡音的口吻说道。


    “重八啊,你这脸色……咋瞅着有点憔悴?是不是没睡好?”


    这话一出,旁边的朱标和马皇后都微微一愣。


    敢这么直呼皇帝名讳,还这般品头论足的,普天之下恐怕也就这一位了。


    朱元璋却丝毫不以为忤。


    反而哈哈大笑,拍了拍朱六九的手背。


    “老哥哥眼毒啊!”


    “可不是嘛,这皇帝看着威风,操心的事多着呢!”


    “天天批那些奏折,看得咱头昏眼花,哪能睡得好?”


    朱六九闻言,竟叹了口气,摇着头,真心实意地感慨。


    “唉,人人都说皇帝好,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咱看啊,你这日子,还不如咱在乡下过得自在舒坦哩!”


    “至少咱想啥时候睡就啥时候睡,想溜达就溜达!”


    这话说得太过直白,甚至有些“大逆不道”。


    朱桓在一旁脸色微变,轻轻拉了拉父亲的衣袖。


    马皇后连忙笑着打圆场。


    “老哥哥这是心疼重八呢。”


    朱元璋却只是摆了摆手,脸上依旧带着笑,只是那笑容深处,掠过一丝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疲惫。


    “老哥哥说的是大实话,咱听着亲切!”


    “来,喝酒,吃菜!”


    他亲自给朱六九布菜,语气关切。


    “老哥哥,这些年,在老家过得咋样?缺啥短啥不?”


    提到这个,朱六九顿时来了精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好!好着呢!”


    “托重八你的福,每天都是大鱼大肉,都快吃腻歪了!”


    他指了指身旁的儿子,满是骄傲。


    “桓儿这孩子孝顺!”


    “知道咱嘴刁,天天让厨子给咱变着花样做,比那大酒楼的饭菜也不差!”


    朱元璋笑着点头,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一旁垂首恭立的朱桓,那笑容里掺杂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


    “老哥哥过得好,桓儿又如此孝顺,咱这心里啊,也就踏实了,放心了。”


    他说着,脸上的笑容渐渐敛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感慨。


    他放下筷子,望向亭外沉沉的夜色,声音低沉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