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1章 被调教的朱标,总算有个样子了!

作者:黑的蚂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陛下。”


    毛骧躬身,将奏折高举过头顶。


    朱元璋收回思绪,瞥了他一眼。


    “什么事?”


    “刘伯温刘大人,八百里加急,从滁州全椒县送来的密奏。”


    毛骧的声音压得很低。


    “刘伯温?”


    朱元璋眉头微挑。


    这个时候,他不在地方上推行新政,上什么密奏?


    他接过奏折,入手微沉。


    撕开火漆,展开那厚厚的奏本,目光快速扫过上面工整却力透纸背的字迹。


    起初,他的表情还带着一丝惯常的审视。


    但很快,那审视就变成了惊愕,瞳孔微微收缩!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的肌肉渐渐绷紧,捏着奏折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


    那奏折上,详细罗列了在滁州全椒县核查田亩时遇到的巨大阻力。


    而所有线索,最终都指向了一个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名字……


    朱六九……


    表哥……


    当年爹娘亡故,家中赤贫,连块埋骨的薄地都寻不着,是这位表哥,拖着病体,四处求告,磕头作揖,才换来那三分坟地,让二老得以入土为安。


    那份雪中送炭的恩情,重过千斤!


    他朱元璋再冷酷,对这份情,始终烙在心底。


    表哥老实巴交一辈子。


    如今名下田产多些,仆从多些。


    他宁愿装作不知,甚至愿意暗中给予庇护。


    让他晚年富足,也算还了这份恩情。


    可……朱桓!


    他的目光猛地钉在那些触目惊心的词句上。


    那一行行字迹,仿佛浸透着鲜血。


    此子所犯下之事,血债累累!


    竟涉嫌贪墨当初赈灾所发的银两与粮食!


    又因垂涎一名有夫之妇,勾结爪牙,先将其夫谋害,再强纳其妻。


    女子不堪受辱,悬梁自尽!


    除此之外,朱桓又在地方横行霸道,强夺民女,纵仆行凶。


    更以朝廷的名义,私设苛捐杂税,横征暴敛!


    全椒县县令郑士元屡次上疏弹劾,却皆被朱桓买通人手拦截。


    最终,郑士元竟被一伙身份不明之人伏击重伤!!!


    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朱元璋的眼珠上,烫在他的心尖上!!


    “嗬……”


    朱元璋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低吼。


    他猛地抬手,似乎想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但那手举到半空,却剧烈地颤抖起来。


    最终,又无力地垂下。


    杀?


    朱桓是表哥唯一的儿子!


    是朱家那一支的独苗!


    杀了,表哥这一脉就绝后了!


    他朱元璋,对得起当年在爹娘坟前发下的誓言,要照拂亲戚吗?


    表哥年事已高,如何承受这丧子之痛?


    这比剜他的心肝还要疼!


    不杀?


    国法何存?!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一个外戚侄子!


    那些被贪墨的救命钱粮,那对屈死的苦命鸳鸯,那些被盘剥得活不下去的百姓,那个被打成重伤的县令郑士元……


    这一笔笔血债,一桩桩冤屈,如何能平?!


    天下人都会看着他朱元璋!


    看他如何处置这至亲之人!


    若徇私,刚刚推行的新政,一条鞭法、摊丁入亩,立刻就会变成天大的笑话!


    刘伯温还如何有底气去推行?


    他这皇帝,还有何颜面自称公正严明?!


    忠孝难两全,恩义与国法剧烈撕扯着他!


    他仿佛被两股巨大的力量朝着相反的方向拉扯,几乎要将他这副铁打的身躯也撕裂开来!!


    额角的青筋突突跳动。


    那双惯看风云,深邃锐利的眼睛里,此刻翻涌着前所未有的痛苦、挣扎和暴戾。


    他猛地转过身,背对着毛骧,肩膀微微起伏,呼吸粗重得吓人。


    良久,那紧绷的脊背才稍稍松弛了一些,但那股沉重的压力感,却愈发浓重。


    “二虎。”


    朱元璋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极力压制后的疲惫和冰冷。


    “臣在。”


    毛骧始终躬身侍立,如同影子,将皇帝的失态尽收眼底,却不敢流露出丝毫异样。


    朱元璋缓缓转回身,脸上已恢复了几分帝王的冷硬。


    但那眼底深处的波澜仍未平息!


    他将奏折合上,重重拍在石桌上!


    “你,立刻亲自去一趟滁州全椒。”


    他语速很慢,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传咱的旨意,就说……咱想念老家的亲人,让咱表哥朱六九,还有他儿子朱桓,即刻动身,来京城见咱。”


    “让他们……来宫里住些日子。”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微光,补充道。


    “记住,是请他们来。”


    “态度要恭敬,路上要好生照料,不得有丝毫怠慢!”


    毛骧心头凛然!


    他瞬间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这是要将朱家父子先行调离滁州那个是非之地,既是为了让刘伯温能够不受阻碍地继续推行新政。


    也是要将这烫手的山芋握在自己手中,亲自处置。


    更重要的是,陛下想知道,那位素有忠厚之名的朱六九,对自己儿子所做的这些天怒人怨之事,究竟知不知情!


    “臣,明白!”


    毛骧沉声应道,没有丝毫犹豫。


    朱元璋死死盯着他,目光如同两把冰冷的钩子。


    “要快!骑最快的马,日夜兼程!”


    “见到他们之前,不准走漏任何风声!”


    “尤其是……关于这份奏折的内容,一个字都不准提!”


    “陛下放心!臣以性命担保!”


    毛骧感受到那目光中的重量和杀意,头颅垂得更低!


    “去吧!”


    朱元璋猛地一挥手,仿佛耗尽了极大的力气。


    毛骧不再多言,躬身一礼,转身离去。


    ……


    金陵城。


    最繁华的闹市口。


    此刻却弥漫着一股与往日喧嚣不同的躁动和不安。


    人群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议论声、质疑声、抱怨声混杂在一起,像一锅即将煮沸的滚水。


    中心处,几个户部的小吏满头大汗,面前桌子上堆着的国债凭证几乎无人问津。


    “这玩意儿还能信吗?”


    “前几天还炒得天高,转眼就跌回原形了!”


    “就是!咱们小门小户的,攒点钱不容易,别到时候血本无归啊!”


    “太子爷说的好听,可这价格要是再跌下去,咱们找谁说理去?”


    “买不到的时候着急,现在能买了,心里更没底了!”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人群中蔓延。


    就在这时。


    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传来,人群被分开一条通道。


    只见太子朱标,身着常服,却难掩一身储君气度,在一众便装侍卫的护卫下,沉稳地走到了那桌子后面。


    人群瞬间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大的声浪。


    “是太子殿下!”


    “太子爷来了!”


    朱标抬起双手,向下虚按,目光平和而坚定地扫过在场每一张或焦虑、或期盼、或怀疑的面孔。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清朗,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清晰地传遍全场。


    “乡亲们!父老们!稍安勿躁!”


    “孤今日来此,就是要亲口告诉大家,朝廷发行的国债,信誉如山,绝无问题!”


    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


    “前些时日的价格波动,乃是一些投机之辈,罔顾国法,恶意炒作所致!”


    朱标语气转为严肃。


    “朝廷已然知晓,并已严加整饬!”


    “如今价格回归本位,正是大家放心购买之时!”


    一个胆大的老汉颤巍巍问道。


    “殿下,不是小老儿不信您……”


    “可,可这要是以后价格再跌了,跌得比现在买的时候还低,咱们……咱们不是亏了吗?”


    这话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担忧,无数道目光紧紧盯着朱标。


    朱标脸上没有丝毫被冒犯的不悦,反而露出一丝理解的笑容。


    他看向那老汉,语气诚恳。


    “这位老丈问得好!”


    “孤在这里,可以向大家保证,朝廷发行的国债,其根本在于国家赋税担保!”


    “购买之时,便已定下章程,持有到期,不仅归还本金,更会根据年限,额外给付利息!”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


    “也就是说,只要你们持有它,到期兑换,拿到的钱,绝对比你们现在花出去买它的钱,只多不少!”


    “绝不会让任何一位信任朝廷的百姓吃亏!”


    “那……那要是急着用钱,等不到到期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