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一章 世人只看结果

作者:梨月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她顿了顿,眼底浮出算计的光:“陛下后宫空悬多年,总该添些人了,还有奎儿,也到了该娶妻的年纪,正好借宫宴让各家姑娘露露脸,也好让陛下替他挑个好媳妇。”


    李嬷嬷愣了愣:“娘娘这是……要在宫宴上给宁王殿下选妃?可陛下刚断了高相的路,未必会同意啊。”


    “他会同意的。” 太后抚着袖口,语气笃定,“选秀是祖宗规矩,替奎儿选妃更是天经地义。他总不能连祖宗规矩都不顾。”


    养心殿里,上官玄听完杨公公的回话,指尖在案头敲出轻响,似乎在沉思什么。


    杨公公大气不敢出,安静着等着他的决定。


    上官玄开口道:“那宫宴太后想办就办吧。”


    他顿了顿,眼里闪过抹锐光:“至于宁王的婚事,告诉太后,奎儿是藩王,按例该在封地选妃。若她实在操心,就让礼部拟个章程,从江南士族里挑,不必把人弄到京里来。”


    陛下这是把 “选妃” 的路堵到了江南,既没驳太后的面子,又绝了宁王借 “娶妻” 回京的可能。


    “还有……选秀的事,先缓一缓。”


    杨公公愣了愣:“陛下的意思是……”


    “江南刚遭了水患,漕运还没理顺,国库正忙着调拨粮草赈灾。” 上官玄抬眸,眼底的锐光化作沉稳的考量,“这个时候办选秀,难免落人口实,说朕只顾后宫享乐,不顾百姓疾苦。”


    他顿了顿,继续道:“你去回太后,就说选秀是大事,需得选个国泰民安的吉日。眼下先集中精力赈灾,等江南安稳了,再议不迟。”


    “老奴明白。” 杨公公躬身退下。


    慈宁宫暖阁里。


    太后听完回话,手里的玉如意 “啪” 地磕在桌角:“他倒会找理由!”


    李嬷嬷连忙上前:“娘娘息怒,陛下说的是实情,江南水患确实要紧……”


    “要紧?我看他是故意的!” 太后把玉如意往桌上一扔,“先是杀道士断了哀家的路,再是把奎儿的婚事推去江南,现在连选秀都要缓,他就是不想让哀家插手任何事!”


    她喘了口气,看着铜镜里自己紧绷的脸,突然冷笑一声:“缓就缓。但宫宴必须办,而且要办得风风光光。”


    李嬷嬷不解:“娘娘,选秀和宁王婚事都被陛下否了,办宫宴还有什么用?”


    “有用。” 太后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那里停着只灰雀,正歪头啄着枝头的果子,“我要让京里的世家都看看,哀家这个太后还没失势。”


    “我的奎儿,也大有可为。”太后眸光微闪,“可恨这么多年,哀家被一个小丫头耍得团团转。”


    “惠安那个丫头还办起女学来了,说到底是给皇帝收买人心,她自己琴棋书画样样不通,还办女学,说出去,也不怕贻笑大方!”


    “娘娘的意思是?”李嬷嬷问道。


    “这次宫宴,必须给惠安那个丫头点颜色看看。”太后冷哼道。


    ……


    上官凝还不知道太后的事,因为她想请周老夫人出山,却一连三天吃了闭门羹。


    “公主还是请回吧,老夫人不见客。”老管家慈眉善目,笑着说。


    上官凝有些无奈,她都学诸葛亮三顾茅庐了,却还是连周老夫人的面都没有见上。


    周老夫人是名动京都的才女,通读律法,也是个脾气古怪的人。


    上官凝蹲在周府门口的石狮子旁,看着老管家端着食盒从里面出来,突然指着食盒笑道:“老管家,这是给周老夫人送的杏仁酪吧?我闻着就像城西那家‘玉露斋’的味道,她家的杏仁酪要磨三遍杏仁,还得加桂花蜜,对吧?”


    老管家脚步顿了顿,眼里闪过一丝惊讶:“公主怎么知道?”


    “因为我昨天去玉露斋买了两盒,本想给老夫人尝尝,结果又被您拦在门外了。”


    上官凝从袖中掏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几块切成小块的杏仁糕,“这是我让他们按老方子做的,加了核桃碎,您能不能替我给老夫人带进去?”


    老管家看着她眼里的恳切,又看了看那几块透着油光的杏仁糕,终于叹了口气:“公主稍等,老奴去问问。”


    这次没等多久,老管家就回来了,手里的油纸包空了,还多了个青瓷小瓶:“老夫人说,这是她亲手调的薄荷膏,公主办女学总在太阳底下忙,擦这个能祛暑。”


    上官凝接过小瓶,指尖碰到冰凉的瓷面,突然笑了。


    周老夫人肯收她的杏仁糕,还回赠薄荷膏,这分明是松口了。


    “替我谢老夫人!” 她对着朱漆大门深深鞠了一躬,“等宫宴结束,我再来看她,到时候给她带女学学生抄的律法集!”


    转身离开时,她听见老管家在身后低声说:“老夫人让老奴带句话,世人只看结果。”


    上官凝脚步一顿,心中有些摸不准周老夫人的意思。


    回到女学的第二天,太后宫里就来人了,说是请 “惠安公主携女学学生出席宫宴,为各家夫人展示新学的技艺”。


    七月看着那明晃晃的请柬,急得团团转:“公主,太后肯定要让学生们表演琴棋书画,可咱们学生最拿手的是打算盘、背律法,这哪能上台面?”


    上官凝却翻开周老夫人给的薄荷膏,看着里面翠绿的膏体笑道:“谁说不能上台面?你去告诉来使,就说我们欣然前往。另外,让学生们把最近算的漕运账目誊抄一份,再准备十把新算盘。”


    “要红木的,看着体面。”


    七月瞪圆了眼睛:“公主,您要带算盘去宫宴?”


    “对啊。” 上官凝用指尖沾了点薄荷膏,抹在太阳穴上,清凉的气息瞬间驱散了倦意,“她们想让我们出丑,我们就偏要让她们看看,女子并不输给那些男子。”


    上官凝巡视着课堂,个个捧着算盘。


    女帐房先生虽然很少,但也不至于没有,她出高价挖来了一位。


    来女学的都是些商贾人家的女儿,世家千金向来不与她交好,何况她们代表了身后家族的立场,自然也不会冒险站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