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爱作妖的被送走了,知青点突然安静下来,大伙真正意识到余队长说的那句话,“好好上工,不要起幺蛾子,否则后果自负。”
之前觉得这就是一句空话,现在想来,真的不是吓唬人的。
她们这些外来人,怎么也整不过地头蛇,是的,现在在知青们眼里,余队长就是厉害的地头蛇。
温红英她们离开没几天,郑向前也离开了,走的悄无声息。
他的所有手续,都是悄悄办的,知青点的人都不知道。
等所有人知道的时候,郑向前已经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了。
“郑向前,你也要离开了?”
“郝丽丽,我不是回城,我要去部队了,不在京市军区。”
郑向前知道郝丽丽在意什么,他告知了自己的去向。
“不是京市军区?那就回不了家了,没准也是哪个山旮瘩。”
郝丽丽小声地嘀咕着,像是说给自己听,也像是说给郑向前听。
“国家不会一直这样的,你们坚持住,总能等到回城的那一天。”
再多的,郑向前也不知道说什么了,说多了,更显得苍白无力。
他把一些带不走的东西,分给了其他人,自己只带了一些换洗衣服和贵重物品,轻手利脚的离开了。
看着郑向前越来越模糊的身影,郝丽丽哭得不能自已。
她感觉,回家的路离自己越来越远了,真害怕,什么时候,就找不到家的方向了。
贺建国他们虽然也挺感慨,郑向前去部队了,他们也很向往,可惜,没有门路。
现在,当兵是光荣的,但是,名额也是真的不容易弄到。
算了,现在的日子也不错,最起码,能吃饱饭。
知青点一连走了三个知青,算上结婚的清妍和红姐,有五个人离开了知青点,现在他们还有是十一个人。
贺建国他们现在六个人一起搭伙吃饭,赵东还在村里的林家搭伙,剩下的四人一起吃饭。
知青院安静下来了,村里却很热闹。
进入十一月,一场又一场的雪下个不停,到处都是一片银装素裹。
清妍最近也很忙,余庆林的毛衣毛裤织好了,已经穿了一段时间了。
清妍织的毛衣是鸡心领,元宝针,胳膊上织了两趟鱼骨针,看起来很时尚。
毛裤就是平常的反正针,不费时间。
因为余庆林可能还会长个,清妍特意留出空间,裤腿和胳膊都稍微长出一些。
当时,余庆林换上一身新毛衣毛裤,整个人都兴奋了。
这是他第一次穿新的毛衣毛裤,毛线太难得,他家兄弟姐妹都没有。
“媳妇,好看吗?我觉得很暖和,很得劲。
走,咱们去看看爷爷奶奶去。”
余庆林穿上鞋,拉着清妍往爹娘家去。
“唉呀,你还没穿外裤呢。”
“不冷,就这么去。”
余庆林可不想穿上外裤,那样的话,毛裤就看不见了。
清妍看着一脸得瑟的余庆林,也是很无奈,怎么像个孩子似的。
刚出自家大门不远,就听见很多赞美声。
“哎呦,庆林啊,这是谁给你织的毛衣,样子真好看。这胳膊上织的是什么,像是鱼骨头。”
“这是我媳妇给我织的,毛线是我二舅哥寄过来的,羊毛的,可暖和了!”
“庆林小子命真好,娶了个心灵手巧的媳妇,连毛衣都穿上了。”
“可不咋地,咱们二道沟大队老老少少加一起,也没谁穿过这么好看的毛衣。”
“这毛线票多难得啊,咱们上哪去淘换去,人家陈知青家里都是工人,比不了啊,比不了。”
……
从家里到余家,一路上,听见各种惊叹声,夸赞声,清妍看着笑不拢嘴的余庆林,真是后悔,怎么就和他一起出门了,太难为情了。
“外面怎么了,怎么这么热闹?”
余婶子看见清妍进来的,问她发生什么事了。
“娘,你看我的毛衣带劲不?”
没等清妍想好怎么回答,余庆林笑嘻嘻的进来了。指着自己身上的毛衣,一脸骄傲的问着他娘。
“好看,这是清妍织的?”
“当然了,别人谁能给我织毛衣。你看看,胳膊上还有鱼骨型呢,你摸摸,你摸摸。”
余庆林凑到他娘跟前,让她娘摸摸自己的毛衣。
“看把你得瑟的,我就说,怎么外面吵吵嚷嚷的,都是你惹的啊?”
“谁惹什么了,又惹祸了?”
余奶奶听见动静也出来了。
“奶奶,看看我的毛衣,清妍新给我织的,好看吧?”
“嗯,好看,我老孙子穿上更俊了!”
余奶奶摸了摸庆林身上的毛衣,真软和,毛呼呼的。
“我本来长得就俊好不好?”
余庆林显摆够了,又拉着他媳妇回家。赶紧回去套上衣服,别弄埋汰了。
余庆林媳妇给他织了一套老好看的毛衣毛裤的事情,没用半天,整个二道沟大队都知道了。
清妍觉得自己都不好意思出门了,就怕被拉着,问她还有没有多余的毛线。
自从结婚以后,余庆林已经穿了好几件新衣服了,整个人都变得不一样了。
惹得队上的未婚青年对知青关注多了起来,不过,其他人可没有陈知青的实力,都结婚了,娘家还时不时的寄包裹过来。
其他知青,过得也没比他们好多少。
红姐过来找清妍玩,还打趣她呢。
“清妍,你现在可出名了,整个二道沟大队,都知道余庆林祖坟冒青烟了,娶了一个好媳妇。”
“红姐,你也跟着打趣我。
余庆林那个幼稚鬼,我都快被他气死了,怎么那么能得瑟。”
清妍一脸无奈,但是,心里并没有真的恼怒。
“那是庆林高兴,想让大伙都知道你多好。
你又不是不知道,秋收的时候,有一些闲出屁的人,说你结婚了,还不好好上工,逼叨个没完,你家庆林可没少套人家脑袋。”
这事还是杨树和她说的,说余庆林真的很稀罕清妍,一点不好听的话都不让说。
“是吗,我还真不知道,我平时也不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去。”
“你不喜欢说闲话,也没人往你跟前凑。你不在意,你家庆林可在意的很。”
红姐觉得余庆林很爷们,能护住媳妇。
“说得好像你家杨树不护着你似的,那些背后议论你是不下蛋的母鸡的,家里不也被泼了大粪。”
“那倒是,杨树对我真的很好,我长这么大,第一次觉得自己被珍视了。”
红姐宫寒和身体营养不良,杨树就变着法的弄回来一些有营养的东西,这才一个多月,红姐的气色好多了。
脉象也变好了,来例假的时候,也不会疼的死去活来了。
两个女孩子,诉说着自家男人的好。虽然夸的不是自己,心里却像喝了蜜一样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