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5章作的欢死的快

作者:水波1984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钟大夫被举报的事情,清妍是第二天听说的。


    “庆林,我听说县革委会来人了,钟大夫被举报了?她会不会受影响?”


    中午回到家,清妍急急的问道。


    “没事,革委会的人已经被送走了,我刚从公社回来。


    昨晚他们在咱爹那吃的饭,今天早上我开拖拉机送他们去公社坐车的。


    钟大夫态度良好,思想报告交的及时,又积极参加劳动改造,不会有事的。


    再说了,五林县这边的革委会就是革委会,不是刽子手。


    整个五林,想当初也是轰轰烈烈抵抗过小日子的入侵的,烈士家属可不止一家两家。


    当初外面的运动如火如荼,五林这边都没乱起来。


    那些小地主,富农,交了家底,老老实实的上工,也没有人为难他们。


    不过,这次的两个知青要倒霉了,咱爹他们不会让这些激进分子留在二道沟大队的。”


    他们来的时候,余庆林就看出来了,那两个人不是安分的。


    没想到,这才多长时间啊,就没忍住蹦哒出来了。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她们在家的时候蛮横惯了,以为同样的手段,在这里也能行得通。


    庆林,咱爹会把他们送走吗?”


    清妍还挺好奇的,自家公公认识的人不少啊!


    “会通过知青办把人调到其他知青点,再往北,其他林区的知青点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


    “越往北气温越低,交通越不方便。真是不作不死,自作自受。”


    清妍并不同情温红英和杜军,两个人干活拈轻怕重,在知青点也不消停,总引起事端。


    现在好了,把他们送走,其他人也能松口气。谁也不想总被人盯着,也不想睡个觉都不安稳。


    而且,温红英还是一个喜欢占小便宜的,和她同住的郝丽丽还有吴小美都烦死她了。东西用完了,赶紧锁起来,只要落在外面,就会被温红英用。


    因为这一条臭鱼,郝丽丽和吴小美也不吵架了,空前的团结。


    “好了,媳妇,你不用担心钟大夫,没事的。


    咱们中午吃什么?”


    余庆林不想媳妇关注别人,赶紧转移话题。


    “天凉了,中午做点热汤面条。


    前一阵,家里寄过来一些紫菜和海米,正好可以炝汤。”


    前几天,清妍收到家里寄来的包裹还有信。


    信里说了一些家里的境况,奶奶用了清妍配的药,腿不那么疼了。


    大嫂生了一个儿子,两口子很高兴,尤其大嫂,那是走路都恨不能仰着头。


    陈清清去相亲了,男方妈妈嫌弃清清身体不好,不同意。


    男方很满意清清,但是又做不了他妈的主,清清没同意。


    包裹里,有一些特产,还有一些毛线,是清妍托她二哥帮着弄的。


    她想给余庆林织一套毛衣毛裤,但是她手里的毛线好几种颜色,每个颜色的量都不够织一件成年男人的毛衣。


    陈二哥有时候会去一些地方出差,很容易弄到毛线,棉花这些物资。


    最重要的是,她还接到方芳的信了。


    方芳说,她和陈二哥成了,已经订婚了,明年结婚。


    陈二哥单位明年可能会分房,他们可能会分到一间三十平左右的房子。


    这次陈二哥帮着领导带回去好几根人参,他们领导对他很是照顾,私下和他说了分房的事情。


    等过完年,两人就把结婚证领了,分完房,再办婚礼。


    字里行间,清妍能感受到方芳的欢喜。


    没想到,自己一起长大的姐妹,马上要成为自己的嫂子了。


    方芳性子单纯,又是被父母宠爱着长大的,情绪稳定,和二哥挺般配的。


    她二哥那人比较护短,只要是他认可的人,他会一直护着。


    她自己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从她下乡,二哥给她准备的东西真的不老少。


    真的挺好,虽然以后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这么不断了书信来往,感情也不会轻易变淡。


    清妍收回思路,准备去做饭,


    余庆林拿起扁担去挑水,家里柴火不缺,都是劈好的木头绊子,还有搂回来的松树毛子,折好的细树枝,方便引火。


    家里有挂面,清妍锅里放油,切了葱花,放一点酱油,加水,烧开。


    水开了,放一点紫菜,海米,扔一把挂面,出锅的时候,再放一点香油,就可以了。


    农闲的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吃两顿饭了,清妍不打算那样做。


    她和余庆林都年轻,消化的话,还没有多少油水,很容易饿。


    饥饿,对胃不好。


    吃了中午饭,清妍要去医疗点,余庆林要去山上一趟。


    两人在家门口分开,各忙各的。


    这几天没什么事,清妍忙着织毛衣,过几天,气温会更低,穿单衣服就冷了。


    织完毛衣,还要看看余庆林的棉衣,可能都短了。


    棉鞋也要做两双,脚不能受凉。


    清妍对健康尤其注意,她不想重蹈覆辙。


    简单的日子重复过,每天没什么不同,又有一些不一样。


    十一月上旬,修路和清河底的事情结束了,彻底进入农闲阶段。


    这天,知青点的大门被敲响了,县知青办来人了。


    “温红英,杜军在吗?”


    “同志你好,请问你真是?”


    郑向前看着陌生的同志,试探的问了一句。


    “我们是县知青办的,过来接温红英和杜军,他们要调去其他知青点。”


    “调去哪里?你们有介绍信吗?我怎么知道你们是不是骗子?”


    温红英语气很不好,自从大伙知道他们去县里举报钟大夫以后,对她们爱搭不理的。


    队里的社员也是,看她们的眼神充满厌恶。


    “这是我们的介绍信,还有余队长给你们开的介绍信。


    赶紧收拾东西,车还等着呢。”


    知青办的同志有些不耐烦,真是不作不死,好好的待着不好吗,非要弄出点事情。


    “我们这就是收拾,麻烦你们等一下。”


    杜军看过介绍信,知道这是知青办的同志,不是冒充的。


    他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下来了,余队长他们出手了。


    自从上次的事情以后,从社员的态度中他就知道,他们的惩罚早晚会来的。


    与其每天提心吊胆,还不如痛快地接受处罚。


    至于调去哪个知青点,不会比二道沟大队更好就是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处。


    二道沟大队他们没有用武之地,其他地方有没有,那就不一定了。


    两人收拾好东西,跟着知青办的人离开了。


    知青点的人也松了一口气,能闹事的走了,她们也能消停一些。


    温红英和杜军的离开,也让其他人知道,二道沟大队不是他们可以撒野的地方,老老实实的待着,别有其他想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