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四魔齐聚,魔音惑世
“哈哈哈!好!这个本君在行!”血狱魔君发出畅快的笑声,仿佛已经看到了血流成河的景象,“比躲在这暗无天日的洞里强多了!”
“至于其他…”触灵魔话音未落,魔窟内另外三个方向的阴影同时开始蠕动。
左侧阴影中,一阵缠绵悱恻的乐声悄然响起,如同情人的呢喃,勾人心魄。光影扭曲间,一位怀抱箜篌、身披轻纱、容颜绝美却眼神空洞迷离的女子缓缓浮现。她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弦上拨动,每一个音符都仿佛能直接撩拨生灵内心最深处的渴望。
“妙音,负责‘耳欲’,收集‘喜’、‘爱’(扭曲的)、‘痴’。”触灵魔介绍道。
右侧阴影里,异香扑鼻,并非单一味道,而是千百种珍稀香料、极品丹药、乃至雨后清荷、雪中寒梅…种种美好气息的极致融合,让人闻之便心旷神怡,生出无限贪恋。香气汇聚,化作一位身着霓裳、体态风流、一颦一笑皆能夺人心魂的艳丽女子。她慵懒地倚靠着岩壁,眼波流转间,仿佛能令万物沉醉。
“天香,执掌‘鼻欲’,收集‘贪’、‘痴’、‘爱’(占有欲)。”触灵魔继续道。
正前方的阴影最为浓郁,仿佛所有的光都被吞噬。然后,一个身影缓缓步出。她/他(其容貌气质竟在男女之间不断微妙变幻,完美契合着观察者内心最隐秘的偏好)拥有着世间极致的皮相,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线条都仿佛大道精心雕琢,足以引发最原始的“眼欲”与“身欲”。她/他只是静静站在那里,便仿佛成为了所有欲望的焦点。
“色相,主宰‘眼欲’、‘身欲’,收集‘爱’(肉欲)、‘贪’、‘痴’。”触灵魔的声音依旧平静,但提及此魔时,似乎也多了一丝慎重。
血狱魔君看着这三位形态各异,却都散发着惊人魅惑与危险气息的同僚,猩红的眼眸微微眯起。他能感觉到,这三位魔头的实力或许不及全盛时的他,但其手段之诡异,恐怕犹有过之。尤其是她们身上那股与触灵魔同源而异质的精纯欲念魔气,让他都感到一丝本能的警惕。
“哼,倒是各具特色。”血狱魔君压下心中的异样,傲然道,“如此说来,你们负责用软刀子割肉,本君则负责硬碰硬,敲骨吸髓?”
“可以这么理解。”触灵魔淡淡道,“分工合作,各展所长,方能最快达成目标。我会继续坐镇中枢,协调各方,并专注于渗透人间王朝的高层和那些自命清高的修仙宗门,从内部瓦解他们的抵抗意志,为你们的行动提供便利,同时收集那些位高权重者更为复杂的‘权欲’、‘名欲’。”
她目光扫过四魔:“诸位,尊主归来的大业,高于一切。望你们精诚合作,若有私心内耗…”她没有说下去,但魔窟内的温度骤然下降了几分,连岩壁上的苔藓光芒都瞬间暗淡,一种无形的令人魔魂战栗的威压一闪即逝。
四魔,包括桀骜的血狱魔君,都同时心神一凛,微微颔首。
“那么,便开始吧。”触灵魔的身影缓缓融入阴影,消失不见,只留下最后的话语在魔窟中回荡,“让我看看,诸位能为主上,献上怎样的…盛宴。”
妙音魔指尖流出一串勾魂夺魄的音符,身影随之淡去。
天香魔留下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慵懒眼神与一抹异香,悄然消散。
色相魔那完美无瑕的容颜上露出一丝意味难明的微笑,也隐没于黑暗之中。
最后,只剩下血狱魔君。他缓缓站起身,新生的魔躯发出“咔咔”的轻响,猩红的眼眸望向魔窟那漆黑的出口,仿佛已经看到了外面那个即将被血与火染红的世界。
他咧开嘴,露出一个狰狞而渴望的笑容。
“盛宴…开始吧。”
---
南瞻部洲,大梁王朝东南腹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的繁华大城——临渊城。
时值黄昏,华灯初上。贯穿城市的运河之上,灯火倒映在流淌的水波中,碎成一片片摇曳的金鳞。两岸酒楼茶肆人声鼎沸,贩夫走卒吆喝叫卖,才子佳人凭栏远眺,端是一派歌舞升平,盛世繁华的景象。
然而,若是有灵觉敏锐之人细细感知,便会发现这浮华之下,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躁动。人们的笑声似乎有些过于响亮,眼神追逐享乐时带着一种急不可耐的饥渴,仿佛要用眼前的喧嚣,填满内心深处某个莫名的空洞。
今夜,临渊城最大的销金窟——“揽月楼”更是格外热闹。楼高三层,飞檐翘角,装饰极尽奢华。还未入内,便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丝竹管弦之声,以及阵阵如潮的喝彩与痴迷的赞叹。
“听说了吗?揽月楼新来了一位苏大家,那琵琶弹得…啧啧,简直是仙音妙乐!”
“何止是弹得好!人是长得跟天仙似的!就是…就是有点冷,不爱说话。”
“嘿,能听到一曲就值回票价了!昨晚王员外听完,当场就把家传玉佩摘下来打赏了,说是魂儿都被勾走了!”
“快进去快进去!今晚说什么也得抢个好位置!”
人们交谈着,脸上带着兴奋与期待,涌入揽月楼。他们之中,有附庸风雅的富商巨贾,有自命清高的文人墨客,甚至还有一些气息不弱显然是修行中人的修士,此刻也都卸下了平日的矜持,眼神热切。
三楼雅阁,珠帘之后。
一道倩影端坐其中,面前放着一把造型古朴的紫檀木琵琶。她身着一袭素雅的白裙,却勾勒出惊心动魄的曼妙曲线。青丝如瀑,仅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挽住部分,露出线条优美的颈项和侧脸。她的容貌极美,却是一种毫无血色近乎透明的白,配上那双笼罩着一层迷雾的眼眸,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却又莫名惹人怜惜的脆弱感。
她便是近来声名鹊起,迅速风靡整个临渊城的乐伎——苏妙儿。
无人知晓她的来历,仿佛凭空出现。她从不与人多言,只在每晚固定的时辰出现,弹奏三曲,然后便飘然离去,拒不见客,赏赐全由楼中嬷嬷代收。越是如此神秘,越引得人心痒难耐。
时辰已到。
楼内喧嚣渐渐平息,所有目光都聚焦在那珠帘之后。
苏妙儿,或者说,妙音魔,缓缓抬起那双纤纤玉手,指尖轻轻搭上了琴弦。
她没有说话,甚至没有看向台下任何一人。
只是一个极其轻微的拨弦动作。
“铮——”
一声清越空灵,却又带着一丝奇异颤音的琵琶声,如同滴入滚油的水珠,瞬间打破了现场的寂静,也精准地敲在了在场每一个听众的心弦之上!
紧接着,轮指如飞,一曲从未有人听过的旋律从她指尖流淌而出。
初时,如幽谷清泉,潺潺流动,带着淡淡的忧思,引人情不自禁地侧耳倾听,心神随之沉静。渐渐地,旋律变得缠绵悱恻,如同情人间的低语呢喃,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小钩子,轻轻搔刮着听众内心最柔软隐秘的角落。那些深藏的记忆、未曾实现的渴望、求而不得的爱恋…被这音乐轻易地勾起放大。
楼内,落针可闻。只有那魔性的琵琶声在回荡。
听众们的表情开始发生变化。最初的欣赏和沉醉,逐渐化为痴迷。富商们忘记了算计,文人们忘记了诗词,修士们忘记了运转心法。他们的眼神变得迷离,脸上泛起不正常的潮红,嘴角无意识地露出或甜蜜或苦涩的微笑,完全沉浸在了音乐所构筑的幻境之中。
他们仿佛看到了此生最快乐的时光,听到了最爱之人的情话,触摸到了最渴望得到的事物…极致的“喜”与“爱”的情绪,如同美酒般将他们浸泡,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沉沦。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妙音魔的眼眸深处,闪过一丝极其淡漠的属于捕食者的冰冷。指尖力道微变,旋律陡然一转!
变得急促、热烈、充满了挑逗与诱惑的节奏!如同最炽热的邀请,最放纵的狂欢!音符仿佛化作了无形的柔软触手,缠绕上听众的耳膜,钻入他们的脑髓,撩动着最原始的“耳欲”与“身欲”!
“嗬…”
台下,开始有人发出粗重的喘息声。眼神不再是迷离,而是充满了赤裸裸的渴望与贪婪。有人开始不自觉地随着节奏扭动身体,有人痴痴地望着珠帘后的身影,仿佛那是世间唯一的真理与光明。一位修为不过炼气期的年轻修士,竟然猛地抓碎了手中的酒杯,任由碎片割破手掌,鲜血直流,却浑然不觉,只是死死盯着苏妙儿,喃喃道:“…仙子…我的…”
浓郁的肉眼不可见的粉红色气息,开始从这些沉沦的听众头顶袅袅升起,那是他们被音乐引动剥离出的最精纯的“喜”、“爱”、“痴”之情欲精华。这些气息如同受到无形吸引,丝丝缕缕地汇向珠帘之后的妙音魔,被她悄然吸入体内,让她那苍白的脸颊泛起一丝满足的妖异红晕。
她的演奏愈发激昂狂放,琵琶声几乎要掀翻揽月楼的屋顶!
台下的人群也随之彻底失控!
欢呼!哭泣!呐喊!疯狂地打赏!甚至有人因极致的情绪冲击而昏厥过去!
整个揽月楼,化作了一个被魔音主宰的欲望熔炉。
而在楼外,那些无法进入,只能远远聆听街巷中隐约流出的乐声的人们,也同样受到了影响。夫妻当街拥抱,仇人握手言和,小贩将货物免费送出…种种看似“美好”却极端反常的景象随处可见。整条街道都弥漫着一种怪异的亢奋和谐气氛。
临渊城,这座繁华的城池,正在这美妙的魔音之中,无声无息地流失着它最鲜活的情感与灵魂。
三曲终了。
琵琶声戛然而止。
妙音魔面无表情地收回手,仿佛刚才那引动全城情绪的魔音与她毫无关系。她抱起琵琶,起身,无视台下那些依旧沉浸在幻境中状若癫狂的听众,身影悄然隐入后台的阴影之中,消失不见。
留下满楼痴迷如梦呓的听众,许久之后,才陆续有人茫然醒来,脸上带着极度愉悦后的空虚与疲惫,以及一种强烈的想要再次聆听那“仙音”的迫切渴望。
他们不会知道,每一次聆听,都是在向深渊更近一步。每一次情感的宣泄,都是在为那遥远的恐怖魔主,献上自己的一份“贡品”。
魔音已种,只待生根发芽,将更多灵魂拖入这看似美好,实则万劫不复的极乐深渊。
临渊城的夜色,依旧繁华,却仿佛蒙上了一层妖异而脆弱的粉红纱幔。
---
南瞻部洲西北,与大梁王朝接壤却风俗迥异的“安西都护府”治所——金城。此地乃丝绸之路咽喉,商贾云集,胡汉杂处,民风较中原更为彪悍开放。驼铃悠扬,香料的气息与马匹的膻味混杂在干燥的空气里,勾勒出一幅繁华而粗犷的边城画卷。
然而,在这片以力量和金钱著称的土地上,近来所有的话题,却几乎都围绕着一个地方、一个人物展开。
“千金阁”。
名字俗气,却是金城如今最炙手可热神秘莫测的销魂窟。它不在最繁华的市集,反而坐落于一片贵族宅邸环绕的幽静区域,朱门高墙,守卫森严,等闲人连靠近都难。传闻入内者,非富即贵,或是修为有成的修士,且需有熟客引荐,经过层层盘查方能进入。
而所有关于千金阁的传说,最终都指向了它的主人——一位被称为“颜大家”的女子。
无人知其姓名,无人晓其来历。只知她拥有着凡人无法想象、甚至修士道心也难以把持的绝世容颜。关于她的描述众说纷纭,有人说她清冷如月宫仙子,有人说她妩媚如祸国妖妃,有人说她圣洁如菩萨低眉,有人说她诱惑如魔女临世…奇异的是,每个见过她的人,描述竟都截然不同,却都坚称自己见到了世间极致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