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柳枝点水,空页禅机

作者:蔷薇花的坚持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静!


    死一般的寂静!


    整个真君神殿,落针可闻。连空气都仿佛被冻结了。那队金甲天兵如同被施了定身法,握着兵器的手抖得如同筛糠,惊恐万状地看着地上那具尚有余温的尸体,又看向主位上那个依旧端坐、仿佛只是拂去一粒尘埃的身影。


    杀,杀了?


    玉帝派来的传旨属官…


    就这么,杀了?!


    杨戬的目光,甚至没有在那具尸体上停留半秒。他仿佛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理所当然的事情。


    他缓缓站起身。


    目光落在面前那块刻满了请罪之词的玄冰玉板上。那冰冷沉重的罪孽感,此刻在他眼中,只剩下无边的愤怒,我可以认罪,但是你不能给我定罪,我何时受过这个气。


    他伸出手,不是去拿那块玉板,而是抓住了置于案头的那方象征着司法天神权柄、通体莹白、雕刻着獬豸神兽的玉印!


    五指收拢。


    一股无形的力量震荡开来。


    咔…嚓…


    一声极其轻微、却又清晰无比的碎裂声,从玉印内部传出!印玺表面,一道细微却深刻的裂痕,如同狰狞的蜈蚣,瞬间爬过那威严的獬豸图腾!


    杨戬看也未看那出现裂痕的印玺,袍袖猛地一挥!


    呼——!


    那块承载着请罪之词的玄冰玉板,连同那方裂了痕的司法天神印玺,狠狠扫落在地!


    玉板撞击地面,发出清脆的碎裂声!裂痕瞬间遍布!象征着三界刑名、至高权柄的玉印,更是翻滚着落在冰冷的殿砖上,獬豸的头颅正对着地上高德尸体,仿佛在无声地嘲笑着什么。


    杨戬的目光,越过地上刺眼的尸体和碎裂的玉板印玺,越过那群噤若寒蝉的天兵,投向了殿外那翻涌着无尽风云、代表着天庭至高权力的方向。冰冷的声音,清晰地回荡在死寂的大殿:


    “人,本君不会交。”


    “罪,本君亦不再请。”


    “这身官袍,这方权印,谁想要,来拿便是!!。”


    话音落下,玄色身影一步踏出,瞬间消失在原地,只留下殿内一具冰冷的尸体,一地狼藉的碎玉裂印,以及一群被无上杀意和滔天变故彻底吓傻的天兵。


    司法天神印玺上的那道裂痕,在殿内幽暗的光线下,闪烁着不祥的微光。


    司法神殿内,寒气逼人,就在这时,一位意外来客出现在了神殿外。


    “阿弥陀佛,南海观世音前来拜会司法天神”


    来人正是手托玉净瓶的观世音菩萨,还是一如既往的圣洁无瑕。


    哮天犬的耳朵最先竖起,琥珀色的狗眼里闪过一丝警惕。它嗅到了莲花的清冽,檀香的厚重,还有一丝属于大能者独有的、刻意收敛却依旧浩瀚的气息。


    神殿主位之上,杨戬并未如往常般闭目养神。他面前摊开着一卷空白的玉简,指尖悬停,似要落笔,却又始终未动。玄冰玉案上,那方裂了痕的司法天神印玺静静躺着。殿内弥漫着一种肃杀气息,与殿外那柔和的气息格格不入。


    ‘天庭刚得罪了观音,没想到这么快就来找扬子,可是你来错地方了呀,又不是我找你麻烦!?’


    门,无声地开了。


    观音菩萨。


    她此刻并未显化宏大法相,只以真身示人。素白纱衣曳地,不染尘埃,手持净瓶杨柳,眉目间依旧是那悲悯众生的慈悲相。


    “原来是观世音菩萨驾临,里面请。”


    杨戬此刻恢复了平日的儒雅,不管怎么说,西方雷音寺有没有得罪他,所以,先请观音进去看看什么情况总是没错的。


    她步履轻缓,走到殿中,大殿内残留的淡淡血腥气,让她秀眉几不可察地微蹙了一下。


    “阿弥陀佛。” 观音菩萨合十为礼,声音清越柔和:“真君安好。”


    杨戬抬手,亦回礼,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值此多事之秋,三界动荡,众生惶惶。” 观音菩萨的目光扫过案上那裂痕刺目的印玺,语气带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真君执掌天条,肩挑重担,更兼,家事纷扰,想必心力交瘁。”


    她顿了顿,目光落回杨戬脸上,带着一种推心置腹般的诚恳:


    “贫僧此来,别无他意。一则,感念真君此前于幽冥出手,挽狂澜于既倒,护持轮回根基,功德无量。二则…” 她抬起手中那散发着浓郁生命气息的杨柳枝,玉指轻拈,将其从净瓶中取出。那杨柳枝上,一滴晶莹剔透、蕴含着精纯佛力与造化生机的清露,在枝头滚动,折射出七彩霞光。


    “此柳枝,承西方极乐八功德水滋养,又经贫僧佛法点化,蕴含一丝造化本源与清净佛意。虽非重宝,却于滋养神魂、涤荡心尘颇有微效。” 观音菩萨将杨柳枝轻轻向前一递,那滴清露在枝头颤动,散发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祥和气息。


    “见真君眉宇间似有倦色,此物或可聊作慰藉。万望真君,勿为俗务所扰,保重己身,方是苍生之福。”


    示好。


    亦是试探。


    这杨柳枝,是佛门的善意,是橄榄枝,更是投向杨戬心湖的一颗问路石。她想知道,这位刚刚手刃玉帝近侍、裂印明志、摆明要与天庭决裂的司法天神,此刻对佛门,究竟是何态度?尤其是那悬而未决、关乎佛门未来布局的关键,新天条中“仙凡恋”的定论!


    杨戬的目光,落在那截递到眼前的青翠柳枝上。柳枝鲜活,清露欲滴,散发着纯净的生机,与殿内冰冷的氛围形成鲜明对比。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只有杨柳枝头那滴清露,在无声地滚动。


    片刻之后。


    杨戬动了。


    他没有去接那杨柳枝,而是缓缓抬起右手。手指在虚空中轻轻一划。


    嗡!


    一本看起来极其普通、甚至有些陈旧的线装书册,凭空出现在他的掌心。书册的封面是素雅的青色云纹纸,上面用娟秀却带着一丝岁月沧桑的笔迹,写着七个字:


    《瑶姬仙子回忆录》


    看到这书名的一刹那,观音菩萨那悲悯从容的面容上,第一次出现了难以掩饰的波动!她的瞳孔几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拈着杨柳枝的手指也微微一顿。


    瑶姬!杨戬与杨婵的生母!那个因触犯天条、与凡人相恋,最终被镇压桃山、魂飞魄散的悲剧主角!这本回忆录是她的遗物?还是杨戬亲手所录?


    杨戬仿佛没有看到观音脸上的异样。他用指尖,极其随意地翻开那本陈旧的回忆录。书页哗哗作响,最终停在中间偏后的位置。他并未低头去看,只是用指腹在书页上方虚虚一点,然后,将那本翻开的回忆录,朝着观音菩萨的方向,轻轻推了过去。


    “菩萨垂询仙凡之禁。”


    “杨戬才疏学浅,不敢妄言。”


    “新天条草案第七章,或有参考。”


    “菩萨不妨,先看看这个。”


    观音菩萨的目光,落在那本被推过来的回忆录上。封面上“瑶姬仙子”四个字,此刻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她心神微震。新天条草案第七章?参考这个?这哪里是什么草案参考?这分明是杨戬用他母亲血淋淋的一生,作为对“仙凡恋”无声的控诉与注脚!


    她强压下心头的波澜,伸出素白的手,接过了那本看重逾万钧的书册。入手微凉,带着一种陈年纸墨特有的气息,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凉。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翻开了杨戬所指的那一页——第七章。


    目光落下。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观音菩萨那悲悯、智慧、永远从容淡定的脸庞上,第一次出现了堪称“呆滞”的神情!


    只见那翻开的一页之上……


    一片空白!


    是的!不是密密麻麻的字迹,不是泣血的控诉,不是深刻的感悟!


    只有一片刺眼的、干干净净的、空无一物的纸页!


    第七章?空白页?!


    这…这是什么意思?!


    饶是观音菩萨佛法高深,智慧如海,此刻也彻底懵了!她下意识地催动一丝佛力,注入书页,试图探查是否被施了障眼法,或是隐藏了什么玄机。然而,佛力扫过,依旧是一片空白!纯粹的、不含任何法力的、毫无意义的空白!


    她看向杨戬,眼中充满了极度的不解,甚至有一丝被戏弄的愠怒!她想质问,想从杨戬脸上找到答案。


    真君神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只剩下观音菩萨手中那本翻开的回忆录,空白的纸页在无声地嘲笑着什么。那截青翠的杨柳枝,还僵在她的另一只手中,枝头的清露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诡异的气氛,停止了滚动。


    西天灵山,大雷音寺。


    佛光普照,梵音袅袅。如来佛祖端坐九品莲台,正在为座下诸佛菩萨讲演一段关于“缘起性空”的妙谛。佛音恢弘,天花乱坠。


    突然,他讲经的声音微微一顿。


    莲台之下,正凝神听讲的诸佛菩萨若有所感,纷纷抬头。只见佛祖那双蕴能看穿过去未来的眼眸,此刻正望向东方虚空,深邃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无尽时空,落在了真君神殿内那本翻开的空白书页上。


    佛祖的脸上,那永恒的悲悯与平和,第一次被一种极其复杂的神色所取代。那神色中,有洞悉的明悟,有深沉的叹息,更有一种对宿命与规则的无力感。


    他缓缓抬起手,对着虚空轻轻一招。


    一本与杨戬手中那本一模一样的、封面写着《瑶姬仙子回忆录》的青色线装书册,凭空出现在他巨大的佛掌之中。书册自动翻开,同样停留在第七章。


    那空白的一页,在万丈佛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刺眼。


    诸佛菩萨的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空白页上,充满了疑惑与不解。唯有佛祖座前侍立的几位古佛,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掠过深深的悲哀。


    如来佛祖的目光,久久地凝视着那片空白。他的手指,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极其轻柔地拂过那空无一物的纸页。指尖划过纸面,仿佛能感受到那纸张之下,无声流淌的、属于一个女子短暂一生的血泪与绝望。


    良久。


    一声悠长、沉重、仿佛承载了三界所有悲苦的叹息,如同古老的洪钟,在大雄宝殿中缓缓回荡开来,压下了所有的梵音。


    “阿弥陀佛……”


    “他是在点化我等……”


    “规则……”


    “应由血泪写就。”


    话音落处,他指尖拂过的空白书页之上,在万丈佛光的中心,无声无息地,晕开了一小片极其微弱的、如同泪痕般的湿润痕迹。


    仿佛真有血泪,曾滴落其上。


    观音看着空白书页良久,也似是明悟。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