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6章:白优

作者:肉贝卡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已极深。宋文砚默默打好地铺,将家里唯一那张还算舒适的土炕,让给了这位生死未卜的不速之客。


    他看着妻子疲惫不堪的神情眼中满是心疼与担忧,只是轻声道:“歇了吧,明日再看。”方夏点了点头。


    夫妻二人,便在这弥漫着淡淡血腥与药草气息的屋内,在陌生男子沉重而断续的呼吸声旁,简单打了个地铺,和衣而卧。


    这一夜,两人都睡得极不安稳,时时警醒,留意着炕上的动静。


    此后三日,这陌生男子一直陷于深度昏迷之中,高烧反复,气息时有时无,仿佛在鬼门关前徘徊。


    方夏白日里如常操持家务、打理生意,暗中却时刻留意着他的状况。


    她趁着喂水的功夫,悄悄将从系统兑换来的、用油纸仔细包好的几粒白色的小小消炎药,碾碎化入温水,小心翼翼地撬开他的牙关,一点点喂了下去。


    也正是在这守候的三日里,方夏发现自己脑海中的系统界面悄然发生了变化——“小喇叭”系统竟然升级了。


    【叮!系统等级提升至26级!】


    【新增/升级功能:物品暂存时间大幅延长!由原来的4天延长至12天。】


    同时方夏觉得是时候给把地的菜催熟了。


    这一升级,对方夏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


    第三日晚间,宋文砚照例端着一盆温水,准备给男子擦拭换药。


    他刚拧干布巾,俯身靠近,却冷不防地,对上了一双不知何时已然睁开的眼睛。


    那双眼睛,因重伤和高热而显得有些浑浊,他正努力地试图聚焦,打量着眼前陌生的环境和人影…尽管虚弱不堪,但那眼底深处,却隐约透着一股历经生死险境后残存的、近乎本能的、野兽般的警觉与一种冰冷的审视。


    他醒了!


    宋文砚的动作猛地一僵,手中的布巾差点掉进水盆里,立刻朝门外低唤道:“小夏,他醒了!”方夏闻声快步走进屋来。


    炕上的男人似乎想挣扎着动一下,但稍一用力,腹部的剧痛便瞬间席卷全身,让他忍不住发出一声压抑的、痛苦的闷哼,额头上瞬间渗出细密的冷汗,只得无力地躺了回去。


    他的嘴唇干裂,嚅动了几下,发出极其沙哑、微弱的声音,干巴巴地挤出几个字*:“多…谢…救命…之恩…”


    方夏走到炕边,仔细打量着他。


    见对方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询问和确认的意味,便微微颔首,语气平静地承认:“不必多礼。恰巧路过,不能见死不救。”


    那男子,确认了是这位妇人主导救了自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似是感激,又似是难以置信。


    他闭了闭眼,仿佛在积蓄力气,片刻后,才重新睁开,用那依旧沙哑虚弱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开始诉说起自己的来历和遭遇:


    “在下…白优…京都人士…”他每说几个字,都需要停顿喘息:“家中…世代经营药材生意‘百草堂’…”


    “此次…奉家兄之命…押运一批贵重药材…前往荆州南随府…与一大药商交易…”提到“家兄”二字时,他的眼中难以抑制地掠过一丝深刻的痛苦与悲愤.


    “岂料…行至贵地附近山林…那跟了我家多年的老车夫…竟…竟突然发难!”


    他的情绪激动起来,呼吸也随之急促,牵动了伤口,令他一阵剧烈咳嗽,好不容易平复后,才咬着牙继续道:


    “他…他是奉了我那好兄长之命…前来杀我灭口!欲夺这批药材…更要绝了我这…碍眼的弟弟!”


    “我…我身中数刀…拼死反抗…跌落山崖…侥幸被树枝挂住…未当场毙命…”他的声音充满了劫后余生的恐惧与恨意:


    “我…我佯装已死…骗过他下来查验…才寻得一丝空隙…拼尽最后气力爬入草丛深处躲藏…直至…直至力竭昏迷…幸得…幸得恩人相救…”


    这番遭遇,从他口中断断续续、却清晰无比地道出,充满了豪门内斗、兄弟阋墙、谋财害命的残酷与惊险.


    听得一旁的宋文砚眉头紧锁,面色凝重;方夏亦是心中暗惊『竟是如此缘故!难怪伤得这般重!那幕后黑手竟是其亲兄!真是…』


    屋内一时陷入了沉默,只有油灯偶尔爆出的轻微灯花声,和白优因激动与伤痛而略显粗重的喘息声。


    救下的,并非寻常路人,而是一个卷入家族阴谋、正被至亲追杀的药商之子。


    这其中的麻烦与风险,可想而知。


    方夏与宋文砚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担忧与凝重。


    转眼间,白优已在宋家这处僻静的小院里,悄然养了半个多月的伤。


    在大家的细心照料下,他腹部的伤口愈合得极快,远超寻常。


    虽然身体依旧虚弱,脸色也还带着失血后的苍白,但已能勉强靠着炕沿坐起身,精神也一日好似一日。


    他感念方夏一家的救命之恩,又见方夏对药材炮制、药性辨别显露出浓厚的兴趣和不错的天赋,便主动提出:


    “方夫人于在下有再造之恩,无以为报。若夫人不嫌弃,在下愿将家中经营药材生意的一些粗浅经验,以及种植、辨别药材真伪、优劣、炮制火候的些许心得,说与表姐听听,或可略作参考。”


    方夏闻言,自然求之不得,她正缺乏这方面知识,如今有一位京都大药商的子弟愿意倾囊相授,简直是天赐良机。


    于是,在养伤的这些时日里,一教一学,便成了两人之间最常见的相处模式。


    白优虽重伤未愈,但谈起家传的药材生意和各类药材的门道,却是如数家珍,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方夏则听得极其专注,不时发问,举一反三,进步神速。


    宋文砚有时也会在一旁静听,偶尔提出些读书人的见解,倒也相得益彰。


    与此同时,外面的世界也在悄然变化。


    天气一天天冷了起来,清晨的霜露越来越重,院中的老槐树叶子也已落了大半。


    而比天气变化更令人欣喜的是——新房的工程进展极为顺利。


    青砖墙已然砌好,厚重的松木房梁也已架设到位,只等择一个吉日,便可举行“上梁”仪式,随后封顶、安窗,一座敞亮结实的新宅院便算基本落成了,全家人都盼着这一天。


    后院的兔子们更是“争气”,在方夏的监督下,短耳和它的伙伴们又接连顺利产下了两窝健壮的幼崽,兔群数量眼看着翻了一番。


    这蓬勃发展的势头,立刻吸引了春妮和她母亲王寡妇的注意。


    俩人从方夏这里,各自买回了一对品相上佳的种兔,欢天喜地地抱回家去精心伺候,指望着它们早日“开枝散叶”。


    方夏笑着对她们保证:“放心养,只要养得健壮,下了崽,无论大小,我都按说好的价钱收!绝不食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