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王朝不亡,谁亡?!”
一声轻叹,随风而散。
陈安缓缓收回目光,那双古井不波的眸子里,映照着窗外连绵不绝的冬雪,却也未曾泛起半分波澜。
于他而言,这世事更迭,王朝兴衰,不过是修行路上一道可观可赏,却不必尽入于心的风景罢了。
他既无意做那挽天倾的砥柱,亦不想为这腐朽的王朝续命。
静观其变,便已足够。
……
又是数日之后。
连绵的大雪终于有了停歇的迹象,久违的日光穿透云层。
朔朔寒意,自漫天冰雪中升腾而去。
不过即便是在如此冰冷的环境里,安竹山庄生机不绝。
陈安正于后山竹林,指点林朝英修行。
这小姑娘在修行上的天分不俗,再加上打小熏陶,此刻已然是跨过筑基一关,到了可以授箓的地步。
忽闻天际响起一阵熟悉的清越鹤鸣声。
抬头望去,便见羽鹤振翅而来。
自云端盘旋而下,十分轻巧的落在了他身前。
其修长的鹤腿上,眼下正绑着一卷以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信函。
陈安也不以为奇,摊手将信函取下。
展开细看,正是岳飞自河北前线送来的亲笔战报。
信中所言,除却汇报近来战况之外,更多的,则是对那批新近运抵前线的火炮,做了一番详尽的评述。
“......火炮之威,果真石破天惊,远非寻常军械可比,往后两军对垒,必将以一方火炮多者为胜。”
“数日前,弟子以火炮为阵,于磁州城外大破金军先锋,挫其锐气,使其不敢再轻易冒进。此役功成,火炮居功至伟。”
信的前半段,岳飞不吝笔墨,对陈安遣人送过去的火炮威力大加赞叹。
可话锋一转,亦是将此物的诸多弊端,一一道来。
“然其弊亦是十分明显!”
“其一,炮弹耗费甚巨,一场大战下来,便需耗费数以百计,后勤压力极大。”
“其二,火炮装填迟缓,一轮齐射过后,需得一炷香的功夫方能再度发射,此间空隙,极易为敌所趁。”
“其三,炮阵笨重,需大量士卒护卫。否则一旦遭遇敌军斥候袭扰,便难有还手之力。”
陈安缓缓将信纸合拢,对岳飞所言的这些问题,倒也并不意外。
凡事有利有弊,这刚刚诞生的火器,自也不可能完美无缺。
况且,在彻底摸清楚底细之前。
想来对面的金军也不敢冒着死亡的风险,去冲击岳飞的炮兵阵地。
这般思绪在心头闪过,陈安将信函随手放在一旁。
随后,又自油布包裹中,取出了另一封由清风亲笔书写的密信。
信中所言,则是另一桩看似与战局无关,但却并不寻常的事情。。
“师兄,那金军当中,似也有能人异士存在。”
“磁州一役,我于阵后观望,亲眼见到敌阵之中,有一身兽皮打扮之人登台,或歌或舞,鼓舞士气。”
“手段虽是粗劣,却也颇为难缠。”
“若非是岳将军治军严明,临危不乱,换做旁人即便是有火炮,恐怕也难以抵挡那般威势。”
奇人异士!
陈安缓缓颔首,有所了解。
再将此事与先前林灵素所言相互印证,便也愈发确定了心中想法。
“看来这金国能于短短十数载光阴里覆灭百年辽朝,并非是仅凭悍勇。”
他将手中密信随手化作飞灰,心中已然是有了计较。
当即便遣人往山庄格物院与工坊传下话去。
命其三班轮换,日夜开工。
加紧铸造火炮、赶制炮弹,不得有误。
随后,他将林灵素交给白猿,让她们两个去山里野去。
自家回返书房,从中取出那卷得自林灵素的【神霄玉坛天书】。
就着其中雷法精义,开始尝试思索应对之策。
既然金人有奇人异士相助,那便以玄妙对玄妙。
寻常火炮,于凡俗军阵固然是无往而不利。
可若是对上那些身负诡谲手段的修行之人,怕是威力有限。
既如此,便为其添上一道“神威”。
一念至此,陈安并指为笔,于身前虚空当中缓缓勾勒。
体内浩荡法力随之流转,化作点点金光,萦绕于指尖。
不过片刻的功夫,一道全新的符箓便已然成型。
“此法,可引九天神雷附于炮弹之上,随其一同爆发。”
“其威能,足以诛邪破妄,斩灭妖氛。”
“便唤作,【引火奔雷】吧。”
......
翌日。
忘机庐,竹林小亭。
清虚子、马灵、乔道清三人应邀而来,围坐于石案旁,烹茶论道。
自一年前转修新法,得陈安亲自授箓之后。
三人修为皆是日新月异,各自有了不小的进境。
“处玄,你这新法当真是玄妙。”
清虚子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脸上满是感慨。
“贫道如今修行,只需择山风之性炼入符箓,便觉身轻如燕,术法威力亦是与日俱增,比之以往苦修,不知快了多少。”
马灵亦是点头附和,他主修火法,便择火焰之“性”融入符箓。
“不错,我亦有同感。”
“此法不假外物,只求自身与天地相合,正合了道法自然之真意。”
陈安淡然一笑,将自己新创的【引火奔雷】之术,与三人分说。
“如今金人南下,其军中亦有异人相助,我意创此法以克之,不知三位道友可有见解?”
三人闻言,皆是精神一振。
他们虽是方外之人,可终究生于斯,长于斯,自不愿见那胡虏南下,荼毒生灵。
当即便各自沉思,将自身所学与这新法相结合,各抒己见。
“依贫道之见,此法欲引天雷,当以纯阳之火为引,方能与天地交感......”
“不然,雷者,天地之枢机,阴阳之交合也。当以阴阳二气相激,方能引动......”
四位皆都是当世顶尖的修行人,便在这竹林小亭当中,就着一片山野雪景,群策群力。
一番论证之下,那本还只是雏形的术法,渐渐变得圆融无碍。
而由陈安独辟蹊径开创出的新法,亦是在这般交流印证当中,愈发完善,前路清晰。
窗外风雪依旧,亭内暖意融融。
道途,正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