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5章 气运

作者:青团锁烟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场闭关修行,居然过去了将近一年半的时光。


    去时宣和元年六月,而今却已然是宣和三年一月。


    修行无岁月,果真如此。


    以往于道经之中读到此言,只觉是前人故作玄虚之语,不以为意。


    可时至眼下亲身经历,陈安方才体味到了其中的几分真意。


    那前来报信的老者见眼前年轻道人久久默然不语,神情变幻。


    只以为他是被这江南大乱的消息惊得失了神。


    同情也似地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随后也顾不上再多言,搀扶起家小,快步上前汇入逃难的人流,匆匆远去。


    半晌过后,陈安方才自那时光流转的恍惚感中,回过神来。


    倒也并未因这凭空消逝的岁月而有几多懊恼,反倒是释然的摇头笑了笑。


    此事眼下觉得惊奇,可在往后那注定悠久漫长的岁月里,想来也终将会变为常态。


    或许再有一场闭关过后,醒来之时。


    早已是物是人非、故人不在。


    思及此处,心头亦不免生出几分淡淡的萧索。


    “不过,眼下尚好。”


    “尚有一二亲友,几多故人,聊以慰藉。”


    如此想着,陈安胸中那点莫名的情绪便也随之烟消云散,复归澄明。


    起而转身,与这荒芜官道上的逃难之人相向而行。


    迎着早春的料峭寒风,大笑而去。


    恍惚间,似有悠然道歌自其口中吟诵而出。


    随风飘荡,回响山野。


    “青山本不老,为雪白头;绿水原无忧,因风皱面。”


    “世间多少事,皆在笑谈中。我自观山河,不与红尘同......”


    ......


    一日后,建康府。


    不比来时悠然,游览山河,寄情山水。


    心头挂念李清照夫妇二人的安危之下。


    便也放开手脚,展露神通。


    驱云驾鹤,一路疾行。


    不过短短一日功夫,就已然走过了来时数十天的路程。


    顺利进城,寻至当其夫妇二人所暂住的雅致院落。


    叩开门扉,却发现此地早已是换了主人。


    新主人是当地的一位富商,听闻陈安乃是前任知府的故友,倒也客气,将其迎入厅中奉茶。


    “赵大人?”


    听闻陈安询问,那富商脸上露出一抹遗憾之色。


    “说起来,赵大人却也是个妙人,不慕官场权势,偏爱金石古玩。”


    “此人早在半年前就已经是辞了官职,挂印归去。”


    “至于究竟是往何处去了,我却也是不知。”


    陈安闻言,愣了愣神。


    旋即便也了然一笑,心道一声“也好”。


    如此一来,赵明诚便也算是避过了眼下江南这一劫。


    同样,也应该算是避免走上了他所知历史上的那条老路。


    况且来说,权势又有什么好?


    倒不如就此归隐,寄情山水,与李清照一同钻研金石学问。


    往后千古,亦可凭此在青史留名。


    “多谢告知。”


    陈安起身,拱手致谢。


    临行前。


    终是念及一面之缘,出言提醒了一句。


    “贫道一路前来,多见逃难之人,一问方知江南动乱,兵锋或不日便将抵达此地。”


    “阁下家资丰厚,还是早做打算,寻一处安稳之地躲避为上。”


    那富商闻言道谢,只是神色里并没有太多在意。


    “道长多虑了。”


    “建康城高池深,更有数千官兵驻守,想要攻下,谈何容易?”


    “不过是一些流民乱匪罢了,不足为惧,想来不日便可平定。”


    陈安见他如此,亦也不再多劝。


    道了一声“保重”,谢过之后,转身离去。


    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


    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


    他已尽言,至于对方听与不听,那便是他自己的命运了。


    尊重他人命运,放下助人情节。


    ......


    出了建康城,复又行半日后。


    杭州城外,一处高山顶端。


    陈安负手而立,俯瞰着脚下这座曾被誉为“人间天堂”的江南繁华之地。


    往日里那般商贾云集、富庶安然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随处一看,便见城中处处都是战火洗劫过的痕迹。


    浓烟滚滚,满目疮痍。


    城外本是万顷良田,可眼下却也多有抛荒,不见半分人烟。


    偶尔能见到几队衣衫褴褛的百姓,正背着简陋行囊,朝着北方逃难而去。


    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陈安的浩荡的神念发散,如潮水般涌入城中。


    内里的所有景象,便也清晰无比地映照在他的心湖。


    城内,随处可见头裹红巾的起义军士卒往来穿行。


    他们手持刀兵,闯入一户户高门大户当中,肆意搜刮抢掠。


    厮杀声、叫嚷声、哭喊声......


    种种声音交织融汇成一片,满是乱象。


    “唉......”


    陈安收回神念,悠悠一叹。


    这般景象,似乎是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都难以避免的宿命。


    初始之时,大义凛然,势如破竹,打得腐朽的官兵节节败退。


    可一旦攻入城池,得了财货美人之后,便会迅速的腐化堕落。


    继而由盛转衰,旋起旋灭。


    两千年前的陈胜吴广如此,西汉绿林赤眉如此,东汉黄巾亦是如此。


    眼前的方腊,显然也逃不过这个结局。


    只不过,他们便全如后世史书所载一般,全都是乱贼匪寇,不见半分可取之处?


    却也不尽其然。


    陈安看得分明,那些被起义军闯入搜刮的,皆是城中非富即贵的豪门大户。


    对于寻常百姓,他们倒是罕有骚扰。


    反倒是大力宣传,招募穷苦人士补充力量。


    杀富户、斩豪强,打击权贵......


    经此一番肆虐过后,盘踞在江南地界数百年的封建势力,想必也会被连根拔起,十去七八。


    至于后世史书上所记载的,方腊于江南之地戕害平民二百万之事。


    看看就行了,陈安却是不大相信。


    毕竟历史,总是由胜利之人为了歌颂上位者而书写的。


    真真假假,不足全信。


    心头思绪流转,陈安复又将目光落在了那座被战火、浓烟所笼罩的杭州城上空。


    神念洞察之下。


    赫然有一条通体赤红的巨大蛟龙,隐隐约约的印入他的双眸。


    只见蛟龙身形凝实,鳞甲分明,不见半分虚幻。


    似也察觉到有人窥探,忽而转头朝陈安所在的方向嘶鸣而来。


    “这是......”


    “气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