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6章 需行以雷霆手段

作者:青团锁烟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汴梁城外,官道之上。


    马灵遥遥望着陈安那道孤身远去,在瓢泼雨幕掩映下消失的背影,忍不住向一旁的乔道清好奇分说:


    “乔道友,你说这位陈道友,当真是奇人。”


    “此番大获全胜,破了恶人奸计,不回山庄庆功便罢,反倒一人独行离去,这是要往何处?”


    乔道清闻言,眼中精光一闪。


    隐隐当中,他猜到了陈安的意图。


    斩草务必要除根!


    高廉远在高唐当逍遥知州,鱼肉一方,好不快活。


    若是背后无人指使,吃饱了撑得回返汴梁,特意来针对一个过往素未谋面之人?。


    而以这位陈道友那般杀伐果决的性子,怕也是绝不会留下这等后患。


    瞧他此行前去的方向,正是汴梁。


    而那高太尉的府邸所在,也正在汴梁。


    乔道清心头内里,悄然升起几分骇然。


    似他这般修行人看似逍遥物外,实则也终究是脱不开世俗。


    没有谁真的敢狠下心去,同朝廷作对。


    更遑论说,要去同一个当朝太尉了结恩怨。


    心道陈安其人实在是胆大包天的同时,却也愈发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若非如此,恐怕眼下里自己正也和那高廉作伴,一同当了那孤魂野鬼。


    不过其人既然不说,那便自有他的考量。


    乔道清可不敢点破,免得坏了好不容易结识的交情。


    只是抚须一笑,高深莫测的说道:


    “陈道友行事,自有深意,我等听其行事便可。”


    “走吧,且回山庄。”


    “说起来,贫道同那两位道友也有一面之缘......”


    ......


    别了两位道友,陈安一路往汴梁行去。


    天际雷云翻卷,瓢泼大雨轰然而下,将天地都笼罩在一片朦胧水雾当中。


    他却也并不见慌乱,心念一动间。


    平时藏于衣袖当中的金灯内里,便是分出一缕月白色的焰火飞出。


    继而化作一层薄薄光幕,护持在身遭四侧。


    将那冰冷的雨水,尽数隔绝在外。


    水雾包裹之中,其人身形一片朦胧,飘忽不定。


    偶有冒雨赶路的行人自他身旁匆匆路过,却也全然未能察觉到这雨幕中的异样。


    踩着满路泥泞,匆忙消失在远方。


    身边四处车马行急,陈安徐徐独行。


    恍若独立于尘世之外,遗世而出尘。


    他此行,自是要去那高太尉府上,彻底了结这桩恩怨。


    不然今日打杀了高廉,等待后日再引来高俅报复。


    他虽然并不惧怕,可冤冤相报何时了?


    于修行人而言,最忌讳的便是沾染上这般无休无止的俗世因果。


    与其日后麻烦不断,不得清净。


    倒不如今日便行雷霆手段,将一切祸根尽数斩断,求个干净。


    不过,此事倒也并不着急。


    高俅一家便在那里,走不脱、逃不掉。


    陈安缓缓行着。


    目光落在这瓢泼大雨之上,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那位龙虎山的张天师,不愧是出身名门,道法也当真玄妙。


    外行人不明关节之人见了,或许会以那日林灵素的划界布雨术为奇,引为一时妙谈。


    可只有真正修行有成之人,方知张继先之神奇。


    呼风唤雨,不过是术法之流,终究有迹可循。


    可预知未来、洞见天机,这便已是恍若仙人手段了。


    想必经此一事过后,那位张天师在天子眼中的地位,必将更胜一筹。


    陈安心念转动,随之又是莞尔一笑。


    此事,也和自己无关。


    ......


    眼下天色尚早,距离入夜还有些许时辰。


    为了防止自己去高府扑个空,陈安思忖片刻,决定暂且先去办另一桩事。


    他想到自己结识那位曹文逸真人许久,却一直都是她老人家登门。


    自己倒还从未曾正式的登门拜访过。


    故而,他脚步一转。


    改道朝着曹真人在汴梁城内的清修小院行去。


    不多时。


    那座隐于市井之间,闹中取静的宅院,便出现在了视线当中。


    陈安上前,轻轻叩响门环。


    吱呀一声,院门被从内里拉开。


    曹文逸见到是他,脸上颇为奇异,随即便笑出声来。


    “今日是什么风,竟是将你这位难得的贵客给吹来了?”


    她将陈安迎了进去。


    两人于院中石亭坐下,曹文逸亲自为其烹茶。


    “真人说笑了,晚辈今日叨扰,还望真人莫要怪罪才是。”


    “无妨。”


    曹文逸摆了摆手,浑不在意。


    “贫道这小院,平日里冷清得很,你来倒是添了几分人气。”


    一番寒暄过后。


    陈安便也随口将自己洛阳一行所见,以及方才风波亭中与高廉的争斗之事,坦然相告。


    并询问其看法。


    曹文逸听着他的讲述,神色平静,古井不波。


    待他说完,方才悠悠一叹。


    “法本无善恶,行之在人心。”


    她提起茶壶,为陈安斟上一杯香茗。


    “无论是佛门也好,亦或是道门也罢,终究都是由人组成。”


    “既是人,便免不了七情六欲、各念交织,生不出贪嗔痴念的,那便算不上是人了。”


    “便是你我之流,便当真是无情无欲之辈?非也,不过所求更高远、缥缈了些。”


    “至于你与那高家之事......”


    曹文逸抬眸看向陈安。


    那双历经百年沧桑的眸子清亮异常,通明一片。


    “修道,非是避世,而是超世。”


    “我辈修行之人,求的是一颗心念通达,不为外物所扰。”


    “可若是外界的纷扰,已然成了修行路上的魔障,那便当行雷霆手段将其扫平,方能得清净之基。”


    陈安闻言微微颔首。


    心头仅存的那一丝犹豫,便也在此刻烟消云散。


    “多谢真人点拨。”


    “小道罢了。”


    两人言谈甚欢,不知不觉间,便又言及佛门修行之法。


    陈安随手将自己所得的那几篇【佛说四十二章经】取了出来,与曹文逸分享。


    “【他心通】、【入定篇】、【天耳通】......”


    曹文逸虽主修道法,但于佛理亦有涉猎。


    加之其修行岁月漫长,见识广博。


    此刻细细看来,亦是从中看出了些许不一样的味道。


    “有趣,有趣。”


    她将经文放下,脸上露出几分赞叹。


    “此些经所言,皆都是直指神魂本源的奇妙法门,与我道家性功修行,倒也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


    “若是能将其尽数集齐,相互印证之下,说不得还真能修有所成。”


    陈安闻言,不置可否。


    两人便在亭中就着这三篇经文,相互探讨,各抒己见。


    时而引经据典,时而茅塞顿开。


    一番交谈下来,皆是获益良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