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章 长公主

作者:青团锁烟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东观藏书室。


    陈安感受着体内好似是从五脏六腑里荡漾而出的一股暖意。


    放下笔,思索着“精元”和以往所得“气血”加成的不同。


    这些时日,他翻阅了很多书籍。


    甚至,还特意去城里的药堂里请教过大夫。


    再结合自己切身的感悟,得到了一些答案。


    精元,顾名思义。


    是指维持一个人生命活动的基础。


    一般来说医学上将其分为两种,先天与后天。


    先天之精源自于父母,决定你的生长发育,体质如何、


    而后天之精则是来自于日常的饮食,转化为维持身体的能量。


    陈安自问不是什么先天体质虚弱的人,可比起那些什么力能扛鼎的狠人来说,差距也不可谓不小。


    而这种差距对于寻常人而言,通常来说并不能够靠后天的努力来抹平。


    但这种说法,似乎在现在的陈安身上失去了效用。


    “气血所带来的是表面的强壮,可以让人力气更大、精力旺盛,但也会随之伴随有一些亢奋、激动之类的负面影响。”


    “精元不同,它更像是在填补、拔高我的生命本质,如同濛濛细雨、润物无声。”


    思绪闪过。


    陈安心头不由的蹦出一个念头。


    倘若可以无限的叠加精元,增长生命的厚度。


    那是不是意味着,就算他可以不通过修行。


    终有一天,也能完成生命层次上的蜕变。


    进而,成为人们眼中的仙?


    “可惜,神通有限。”


    摇了摇头,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从脑海里祛除。


    陈安收拾东西,往外走去。


    今天是发放月俸的日子,而明天便又是休沐。


    这样的日子里,东观里没什么人能安心做事,早早的便都在外面候着。


    二三人聚拢一处,闲聊中,消磨时间。


    月余时间过去。


    赵尹生那点间歇性的努力早就散去。


    三五日,能瞧见他露一次脸,就是已经算是他勤奋。


    众人见怪不怪,甚至乐得轻松。


    “陈兄,陈兄!”


    王普老远便瞧见了他,连忙招了招手。


    陈安走了过去,与其站定。


    只见王普一脸神秘,压低了声音凑到他耳边。


    “陈兄可曾听闻,再过一月,便是官家诞辰之日了。”


    “届时,那位在九华山清修多年的长公主,亦会回京为官家祈福祝寿。”


    陈安神色动了动。


    近来他生活三点一线,教书、抄经、修行。


    忙碌之下,无心关注外界的纷扰。


    却也不曾知晓还有如此之事发生。


    “我上次去那金秋诗会,听几位年长前辈闲谈时说起。”


    “那位长公主殿下,素来性子清冷、不喜权贵,却唯独最喜欢提携一些没有背景的年轻学子。”


    说着,王普脸上露出几分神往。


    “陈兄你才华横溢,又是当科的探花郎,正值大好年华,难道真要一辈子空耗在这清冷的东观里?”


    “何不趁此机会,去试试能否得到长公主青睐?”


    “若是能得公主一言,那可比咱们苦熬数十年都要强啊!”


    说起来这位长公主,也算是个传奇人物。


    据说其少时聪慧、风华绝代,曾与当年的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情投意合。


    可这桩事情却被当今天子,也就是她的父皇强行拆散。


    那位才子,也被其寻了个由头直接流放岭南,从此渺无音讯。


    而这位天之骄女在听说此事之后,一气之下竟是舍了公主的尊荣,出家为道。


    远赴九华山修行,至今已有近十年不曾回返京城。


    陈安听着,心头里却有几分奇怪。


    多年不曾回京,之前的天子诞辰也没有亲自回来。


    缘何现在便一改往态,突然归来......


    他隐隐觉得此事或有内情。


    最起码,这位长公主的突然返京,怕是同天子的诞辰关系不大。


    但转念一想,无论内情如何都跟自己的关系不大。


    作为当今大周长公主,哪怕她出家多年,却依旧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尊贵的一小撮人当中之一。


    自己这一小小东观教书郎,和其相比起来,无异于萤火与皓月。


    想要赢得她的关注?


    啧......


    陈安摇了摇头,不做这些不切实际的美梦。


    与其想着攀附他人,倒不如默默积累,提升实力。


    这样,方才能在未来可能到来的动荡中保全自身。


    王普的好意他心领,但这热闹还是不去凑了。


    “我观王兄亦是一时俊彦、满腹经纶,何不亲自去试试?”


    王普被他这么一说,脸上不由得泛起一抹赧然。


    挠了挠头,嘿嘿一笑。


    “不瞒陈兄,我确有此意。”


    陈安点头,也不意外。


    这才是他印象当中的那个努力想要往上爬的王普。


    要是他说没兴趣,那才叫人奇怪。


    正说话间。


    赵尹生背着手,慢悠悠从远处走了过来。


    他身后则是跟了两个衙门的差役,吭哧吭哧扛着一只大木筐。


    里面装满了成串的铜钱,叮当作响。


    众人见状,精神一振。


    熬了一个月,就等这一刻的到来。


    赵尹生清了清嗓子,拿起名册,开始一一点名。


    “刘三......”


    “在!”


    一个年长的校书郎连忙上前,从筐里领走了一贯铜钱,满脸喜色。


    可他刚数了两下,脸上的笑容便凝固了。


    “赵令书,这...这是不是算错了?怎得比往月里,还要少了一百多文?”


    赵尹生闻言,眼皮都不抬一下,皮笑肉不笑的咧嘴说道:


    “近来蜀中多地遭灾,流民四起,京中的粮价也跟着上涨,居高不下。”


    “尔等身为朝廷命官,自当体恤国库,为国分忧。”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敢怒不敢言。


    粮价上涨,你不去打击那些囤积居奇的不法奸商,反而来苛扣我们这点微薄的俸禄?


    这又是何道理!


    众人心头暗骂,却无一人敢出声反驳,只能自认倒霉。


    轮到陈安时,他平静的上前领走了自己那份缩了水的俸禄,并未多言。


    他如今有内书堂那边每月十两银子的进账,倒也不缺东观这点微薄俸禄。


    为这点小钱去和赵尹生计较,不值当。


    并不是怕了他,而是这种人就像是属苍蝇的。


    没有多大危害,但平日里在你耳边嗡嗡叫的话,不恶心也膈应。


    只是在返回飞云观的路途里,陈安心头里忍不住想着。


    蜀中的动乱从开始到现在,已经持续了如此之久。


    可朝廷上下那些往日里用高官厚禄荣养出来的大臣们,到现在都没商量出个切实可行的章程来。


    只会粉饰太平,相互攻讦。


    着实是叫人无言以对。


    和这些虫豸在一起,如何能治理好国家?


    “还好我只是一个校书郎,天塌下来自有高个顶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