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道长名云科,传承自希夷

作者:青团锁烟云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他也只是这成千上百年来,宫廷内侍争斗当中的一个小小缩影。


    没有小春子,还有小夏子、小秋子、小冬子.......


    相比于那些不知埋骨何处的前辈们,小春子眼下还能留下一条性命,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陈安心里面,仍旧有些芥蒂。


    如果自己当初没有接受他的询问。


    只是当一个无情的教书机器,到点上课、下课。


    兴许,这些便不会发生?


    他说不准,但头一遭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既然到来了这个时代,无法改变。


    那便要撕掉自己身上上辈子的标签,融入其中。


    就像探花郎哪怕一时官运不畅,沦落于内书堂教书。


    可他内心的骄傲,却也让他不会低下头来,去解答一个宫里太监的疑惑。


    这点是陈安的不对,得改。


    回到东观。


    几个风尘仆仆的人正带着一辆辆牛车进入当中。


    熟识的同僚正在对着从车上搬下来的典籍分门别类,王普、严华赫然在列。


    这般扬景陈安也不陌生。


    那几个人是天子前排大周各处的访道使。


    其职责,就是走访大周境内,探索仙人事迹传说。


    当然了,这是明面上的说法。


    实则其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搜罗藏在民间当中道法典籍。


    送到东观之后,通过他们这些校书郎初步筛选过后。


    将其再提供给汴京城内各个负责编纂道经的道家高人,由他们一一整理,遴选出初稿。


    最终,再呈于那位道君皇帝的案桌之上。


    如此流程,已经持续了有数年之久。


    而那本古今未有的道藏编纂工作,也接近了尾声。


    “想来这应该就是最后一批了,等忙完了这茬,往后便能彻底安稳下来来......”


    心里念头转过。


    不待赵尹生催促,陈安便走上前去。


    蹲下身,一同忙碌。


    《赤脚李仙翁百效方》


    《灵龟八卦问神法》


    ......


    种种或残破、或陈旧的书册逐一从手中而过。


    真假尚且不论。


    陈安只觉又长了不少见识。


    而忙碌中随手翻阅一遍,诸多内容便已然是牢记在心。


    却是又方便了他。


    ......


    一下午的忙碌,收获颇丰。


    等陈安回返飞云观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观里很安静。


    师傅白云道长没有像往常一样躺在院里的摇椅上,吹风纳凉。


    而是独自一人,伴着一盏如豆的青灯,静静坐在三清殿内。


    灯火昏黄,将他一人的影子在墙壁上拉得很长。


    陈安放轻了脚步,缓缓走了进去。


    “回来了。”


    白云道长没有回头,声音平静。


    “师傅。”


    陈安应了一声,走到他身旁的蒲团上,学着他的样子盘膝坐下。


    大殿里一时间陷入了沉默,只有殿外的风声与虫鸣。


    许久。


    白云道长才再次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莫名的意味:


    “你拜入我门下,算来也已经有段时日了。”


    “可为师一直都没有与你说过我的名讳,也不曾提过本门的派别传承。”


    “你心里,可曾有过怨言?”


    陈安闻言,摇了摇头。


    若非是其眼下提到,他都没想过此事。


    世间高人隐士罕见,自己能遇到白云道人便已经是万幸。


    至于其他的,陈安从不强求太多。


    “不曾有过。”


    “师傅愿收我为徒,传我修行之法,便是天大的幸事。”


    “至于其他,弟子愚钝,只知师傅心中自有考量。”


    白云道长缓缓转过头。


    那双清亮的眸子在昏暗的灯火的照射下闪烁着明光,就那般静静地看着陈安。


    仿佛是落在了他的心中,要将其所思所想看透。


    半晌,欣慰的点了点头。


    “为师俗家姓陈,名云科。”


    “虽从先师景元道长,承了道门隐宗妙真道的道统。”


    “可真正的传承,还是要追溯到五代时的希夷先生,陈抟老祖。”


    陈抟老祖!


    陈安心头一震,想到了不久前在石碑上看到字迹的主人——张无梦。


    本以为自己往后很难再与这位早已作古的先人有所交集。


    没有想到的是。


    眼下,其居然成了自家的师门长辈。


    “世事奇妙,果然叫人难以揣测。”


    心头一动,面上也不曾表露分毫,只是凝神静听。


    “祖师爷传《指玄八十一篇篇》,其根本便是内练丹道之法。”


    “以天地元气为食,以幽深静默为功,循的是‘先命后性’的路子,先修命,后养性。”


    一番话说完,白云道人的目光重新落在陈安身上。


    也不多提那些陈年旧事,往日辉煌。


    “你小子,天资是不错的。”


    “短短两月不到的功夫,就已经到了‘精足、气满、神旺’的境地。”


    “这三全之基虽然成就不难,可纵是当下许多修行数年之人,也未必能有你眼下来的圆满。”


    “不过,却也有一桩怪事。”


    他捻着胡须,眼中略带几分疑惑。


    “你这三全之基已成,按理说任督二脉当已自然贯通才对。”


    “可眼下里,倒是先成基、后通脉,倒是有些稀奇......”


    陈安心头微动,知晓这定然是自家神通之助的缘故。


    他的根基,并非全都是苦修而来。


    大半都是靠着“神通”抄书凭空得来,自然与此世寻常修者有所不同。


    但神通事关重大,纵是白云道长待他殊为不薄,却也不能分说半点。


    白云道长见他沉默,没再追问。


    只当做是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不过,这也只是小事,算不得关键。”


    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我们这一脉的根本傳承,重点就在在一门‘睡功’上。”


    “要于睡梦当中,凝神炁穴、采药调鼎,调和龙虎水火。”


    “当然以你如今的功夫,距离那般修行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但今日你筑基已成,为师便先传你一门入门的睡功之法,名为‘蛰龙眠’。”


    “你且先照此法修行,权当是安神养性,先做适应。”


    “待往后功夫到了,为师再传你《指玄篇》,到那时修行便自然是水到渠成。”


    陈安心头了然,郑重躬身一拜,谢过传法之恩。


    借着这个机会,他又将近来修行上遇到的诸多不解之处,一一向师傅请教。


    白云道长今日也格外有耐心。


    无论陈安问什么,皆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问一答间,陈安只觉茅塞顿开,许多之前想不明白的关隘豁然明悟。


    不知不觉,夜深了。


    大殿里的那盏青灯,灯油将尽。


    火光变得暗淡,开始不停地跳跃。


    就在这即将结束之时,陈安忽而开口:


    “师傅,弟子还有一惑。”


    “您之前曾说过,这世上没什么仙家法术。”


    “可方才您所说的这般修行法门,若真能修到最后,缔结圣胎、神游天地,那...又与真正的神仙,有何分别?”


    听闻此言,白安道长默然。


    一双眸子定定眼前那即将熄灭的灯火,内里明光似也暗淡了几分。


    许久过后,方才悠悠叹了一口气。


    “当今之世,能将这第一步筑基炼己修得圆满,已是万中无一。”


    “想要再进一步炼精化炁,更是难之又难。”


    “至于那第三步的炼炁化神,不借着点王朝气运、人道大势,绝对难成。”


    “而那最后的‘练神返虚’?”


    “呵...传说罢了。”


    他说着,也不等陈安再问。


    便站起身,佝偻着身子,摇摇晃晃地向着后殿走去。


    未多时,身影就完全消失在黑暗之中。


    陈安看着他略显孤寂的背影,心头里却是激荡起一股豪情:


    “旁人不行,我则未必!”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