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章 好评如潮,第一座奖杯!

作者:李青山山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在电影节的第四天,令郁走进了《烬蛾》的展映厅。


    他有些意外、但仔细想想又不那么意外地发现,影厅里坐了不少人,其中外国观众很多,各种肤色皆有。


    意外的是,《烬蛾》的中式美学风格非常浓郁,而这些外国观众的接受度似乎还不错。


    思索后又不觉意外的是,文学与艺术本身的传播力其实并无明显的国界屏障。


    就像令郁看外国电影、读外国书籍,其中的国情环境、习俗观念与生活方式虽与本国大不相同,但这并不妨碍他欣赏它们的优秀之处。


    更何况,《烬蛾》还顶着李元达的名号,这位导演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不低。


    令郁照例坐在最后一排。屏幕亮起,影厅内细碎的交谈声渐渐平息。


    影片还没放到三分之一,令郁耳边已经捕捉到不知多少句压低的、由衷发出的感叹:“So beautiful!”“So good!”“Wow!”“Oh!”“Gosh!”……


    确实,李元达在画面语言的表达上似乎有点“炫技”的意思。


    舞台剧式的光影构图,融合东方水墨留白的独特韵味,连令郁自己都觉得美极了。


    此外,剧情环环相扣,毫不拉胯。


    就在你以为某个悬念即将落地时,更大的钩子又悄然浮现……


    播到他出场的第一个片段时,令郁不自觉地微微挺直了背。


    即使距离拍摄已过去许久,这场戏的每一个细节他仍记忆犹新:


    每一句台词、每一个顿点、下一句该接什么、傅昀当时的反应……他全都记得。


    目光跟随角色流转时,好似又重新置身片场,再经历了一遍那段戏。


    令郁心跳微微加快,面上甚至泛起薄汗。


    他想,无论今后能取得怎样的成绩,《烬蛾》于他而言,始终是极为特殊的一部。


    “开窍”的感觉实在太爽了,那三场戏拍完,浑身上下的戏感仿佛一下子全通了。


    最后那场“下线戏”中的慢卧鱼动作,对令郁来说是最难的。


    难的不是学不会,而是他的这具身体天生关节硬、柔韧性差。


    第一次学的时候,看着老师示范,他几乎能听见自己骨头“嘎嘣嘎嘣”一节节碎掉的声音。


    可砚秋本身是名伶,这意味着无论动作多难,演出时都不能显出一丝吃力。


    这场戏又是一镜到底,找替身先不说李导会不会同意,令郁自己也不想留下遗憾。


    如今看着银幕上那个优美轻盈的卧鱼,他心中的成就感几乎满得要溢出来。


    看看,他做到了!快夸夸他!


    在这里,保持观影安静是普遍遵守的社交礼仪。


    因此除了一些不自觉的轻声惊叹,影厅在放映期间基本无人交谈。


    但在影片结束后,周围的讨论声便渐渐多了起来。


    令郁也听到了不少关于自己的评价,很多人夸他“Pretty boy”“Perfect”等等。


    老外夸人从不讲究含蓄,语句说得太长太快的他虽听不太懂,还有些人说的甚至不是英文,但能捕捉到的关键词都是好的。


    姑且就当是好评如潮吧!


    没错哒!咱们《烬蛾》就是好!


    这样的好评一直延续到电影节的最后一天——颁奖典礼当日。


    令郁身着 Zeval 特别为他定制的高级礼服,随大部队一同出席。


    走红毯环节,由于有作品入围、又有提名在身,他们一行人并未受到国外媒体的冷落。


    虽然在车上时还有些许紧张,但下车后,闪光灯扑面而来的那一刻,他立刻切换到了松弛从容的状态。


    “令!看这里!”


    红毯拍摄环节结束,令郁正准备随队伍进入主会场时,一句带着羊肉孜然味儿的中文在嘈杂声中传入耳畔。


    他回过头,发现是一位大胡子外国摄像正举着设备对准他。


    令郁笑着点了点头,心中的紧张感悄然消散了几分。


    其实没什么大不了的,已经有越来越多人认识他了,不是吗?


    毕竟是国际化的电影节,主会场内大多都是外国面孔。


    颁奖仪式尚未开始,李元达带着他们在会场里转了转,结识了不少人。


    落座后,简笙抬手掩唇,微微前倾身子,越过坐在中间的傅昀向另一侧的令郁低声问道:“感觉怎么样?”


    她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类顶尖的国际电影盛会,要说完全不紧张,那是假的。


    令郁觉得自己适应得还算不错,回道:“还好。”


    “为什么不问一问我的感受?”被夹在中间的傅昀觉得自己被无视了。


    令郁反问:“您也会有紧张的情绪吗?”


    傅昀一脸理所当然:“有啊,特别紧张。”


    令郁和简笙一时无言以对。


    若不是他那淡定得要命的气场,他们或许还会信个半分。


    颁奖典礼正式开始,三人收敛神色,不再交谈。


    奖项的颁发顺序与国内差不多,越到后面,含金量越高。


    像最佳男女主演、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重要奖项,放在哪里都是压轴的重头戏。


    颁奖进行到中后段,《烬蛾》已经拿到了几个技术、美术类的小奖。


    很快,便到了令郁提名的“最佳首作奖”揭晓时刻。


    与他竞争该奖的其他几位外国演员同样年轻优秀。


    说实话,令郁对自己拿奖连一成的把握都没有。


    因此当大屏幕切到他的脸时,他甚至能颇为轻松地微笑招手。


    然而,当颁奖嘉宾对着话筒宣布“荣誉授予——令郁,《烬蛾》”时,他的大脑还是瞬间一片空白。


    直到傅昀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他才反应过来,起身与傅昀、简笙、李元达一一拥抱,随后走上台领奖、发言。


    虽说获奖出乎意料,但因有提名在身,他事先也准备了获奖感言。


    望着台下坐在众多不同肤色的面孔中的李元达三人,令郁的心渐渐定了下来。


    他看向主镜头,从容道:


    “尊敬的评委、各位嘉宾:感谢菲林电影节授予我的这份荣誉……”


    这类获奖词虽多是惯例致谢,但令郁发言结束时,依旧赢得了主会场热烈的掌声。


    迎着李元达赞赏欣慰、以及简笙与傅昀祝福的目光回到座位,待镜头移开后,他才接过傅昀递来的纸巾,悄悄擦去掌心的细汗。


    不过接下来,《烬蛾》的获奖运似乎在令郁这里暂告一段落。


    最佳女主演未能摘得,最佳男主演也被F国的阿克塞尔凭借那部获奖大热门影片夺下。


    就连众人认为希望最大的最佳导演奖,李元达也遗憾失之交臂。


    最后,只剩下压轴大奖——最佳影片。


    究竟……


    “最佳影片奖——授予《烬蛾》!”


    现场顿时掌声雷动。


    从李元达的表情就能看出,老爷子非常高兴,甚至可能比获得最佳导演的个人荣誉更加喜悦。


    想来也是。


    《烬蛾》突破了文化桎梏,在传播东方美学的同时,从众多外国大片的包围中,于海外顶尖电影节斩获最高荣誉。


    上一次华语电影获此殊荣,已是二十多年前。


    李元达怎能不激动?


    令郁也同样高兴,他在这里拿到了来到这个世界后的第一座有分量的奖杯!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