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1章 鸠杀

作者:哈哈居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夜色如墨,云雾山深处那座废弃的别院被火把照得亮如白昼,龙骧卫精锐将其围得水泄不通,刀剑出鞘的寒光映着跳动的火焰,肃杀之气惊起了林间宿鸟。


    皇帝赵胤身着玄色常服,外罩轻甲,面色铁青地站在院中,目光如炬,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摇摇欲坠的房门。


    常禄与侍卫首领紧张地护在他身前。


    “李氏!给朕滚出来!”赵胤的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


    屋内死一般的寂静。


    良久,就在赵胤耐心耗尽,准备下令强攻之时,那扇破旧的木门“吱呀”一声,从里面被缓缓推开。


    一个身影踉跄着走了出来。


    正是淑妃李氏!


    她身上早已不是那日离宫时的宫女服饰,换上了一件半旧不新的锦缎衣裳,头发略显凌乱,脸上那伪装病态的蜡黄已被洗去,露出底下因为躲藏而真实的苍白和憔悴。


    但那双眼睛,在看到盛怒的皇帝和重重包围的侍卫时,竟没有想象中的惊恐欲绝,反而是一种死灰般的平静,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破罐破摔的嘲弄。


    “皇上……”她开口,声音沙哑干涩,却带着一种诡异的平静,“您终究……还是找到了臣妾。”


    “臣妾?”赵胤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猛地向前一步,厉声道。


    “你这个欺君叛上的毒妇!也配自称臣妾!朕问你,为何要假死脱逃?为何要勾结沈氏余孽?朕待你哪点不满?你竟敢如此戏弄于朕!”


    淑妃看着他,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凄厉而悲凉:


    “为何?皇上问我为何?皇上,您还记得您有多久没踏足延禧宫了吗?您眼里只有新人笑,何曾见过旧人哭!姜晚晚那个贱人!她凭什么?凭什么就能生下那么多孩子?凭什么就能坐上后位?祥瑞?哈哈哈!那根本就是妖孽!是祸水!”


    她状若疯癫,将积压已久的嫉妒、怨恨、不甘尽数倾泻而出:


    “是!火是我放的!我就是不想死得无声无息!我就是想让您记住我!哪怕是以这种您最厌恶的方式!沈家的旧人?不过是我利用的工具罢了!她们恨姜晚晚,恨您,我也恨!我们各取所需!”


    “疯了!你真是疯了!”赵胤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淑妃竟偏执至此,“你自己福薄保不住孩子,不思己过,反而怨天尤人,甚至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简直无可救药!”


    “是!我是疯了!”淑妃尖声道,“从我的孩儿没了那一刻起,我就疯了!皇上,您今日来,是要赐死臣妾吗?也好……这躲躲藏藏、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我也过够了!只求皇上看在往日情份上,给臣妾一个痛快!”


    她扬起脖子,闭上眼睛,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


    赵胤看着她这副样子,心中的怒火与一种复杂的、被背叛的痛楚交织,竟一时有些举棋不定。毕竟,是多年夫妻……


    就在这时,福子悄悄上前一步,在皇帝耳边极低声道:“皇上,屋内……还藏着那个哑巴老嬷嬷,手里似乎攥着什么东西……”


    赵胤眼神一厉,瞬间清醒!是了,还有同党!


    “给朕搜!将那个老贱奴揪出来!”他厉声下令。


    侍卫立刻冲进屋内,很快,一阵短促的打斗声和闷哼声后,那个哑巴老嬷嬷被拖了出来,她死死攥着拳头,眼神怨毒地盯着皇帝,嘴里发出“嗬嗬”的嘶哑声。


    一个侍卫用力掰开她的手,只见她手心紧紧攥着的,竟是一枚淬了毒的银针!显然,她是想伺机行刺!


    赵胤看到那枚毒针,心中最后一丝犹豫彻底消失,只剩下后怕和滔天怒意!


    “好!好得很!不仅欺君,还敢意图行刺!李氏,你还有何话说!”


    淑妃看到那枚毒针,脸色也是微微一变,似乎也没料到老嬷嬷会如此极端。


    她张了张嘴,最终却什么也没说,只是惨然一笑,彻底闭上了眼睛。


    “将此毒妇及其同党,就给朕就地……”赵胤眼中杀机毕露,“正法”二字即将脱口而出。


    “皇上!”福子突然出声,看似提醒,实为按照姜晚晚事先的吩咐进言。


    “此地并非宫中,是否……押回天牢,明正典刑,更为妥当?也可……也可借此震慑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押回京城,公开处决,才能将淑妃的罪名钉死,才能最大程度地彰显皇威,也才能更好地达到皇后想要的“杀鸡儆猴、彻底清算”的效果。


    赵胤深吸一口气,压下了立刻杀人的冲动,觉得福子所言有理,冷声道:


    “也罢!就将这对主仆打入天牢最底层!严加看管!没有朕的手谕,任何人不得探视!待朕回宫,再议处置!”


    侍卫上前,将彻底瘫软、面无血色的淑妃和仍在挣扎嘶吼的哑巴老嬷嬷粗暴地拖了下去。


    皇帝亲赴云雾山,擒获假死脱逃的淑妃及其同党!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回皇宫,再次引发巨震!


    所有之前还对流言将信将疑的人,此刻都被这铁一般的事实狠狠震慑!


    皇后娘娘的威信,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若非皇后明察秋毫,洞察先机,岂能揭穿这惊天骗局?


    姜晚晚在凤仪宫得到消息时,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低头看着公主描红。


    一切,尽在预料之中。


    翌日,皇帝銮驾回宫,带着一身肃杀之气。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旨昭告天下,历数淑妃李氏欺君罔上、勾结逆孽、意图不轨等十宗大罪,废其妃位,贬为庶人,三日后于午门外当众鸩杀!


    其家族牵连者,皆按律严惩!那个哑巴老嬷嬷,则被判以凌迟极刑!


    同时,对在此次事件中“协理有功”的承恩公姜晚晚父亲大加封赏,赐予田庄金银,一时间,姜家门庭若市,风头无两。


    而对后宫,皇帝更是下了一道严旨:此后宫闱一切事务,均由皇后姜晚晚全权处置,无需再另行禀报于他!这几乎是赋予了姜晚晚独断六宫的至高权力!


    三日后,午门外。


    淑妃李氏,穿着一身囚服,头发散乱,被强行灌下了毒酒。


    她最终的目光,望着皇宫的方向,充满了无尽的悔恨、不甘与怨毒,却终究无力回天。


    那哑巴老嬷嬷则在惨叫声中承受了千刀万剐。


    两具尸体被弃于乱葬岗,无人收殓。


    经此一事,前朝后宫,再也无人敢对皇后姜晚晚有半分不敬,更无人敢再轻易提起“祥瑞不吉”之类的流言。


    太后称病,彻底沉寂于慈宁宫,再无任何动静。


    姜晚晚站在凤仪宫的高处,看着脚下井然有序的宫苑。


    宿敌已除,权威已立。


    这盘棋,她已稳操胜券。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风波已定时,一份来自天牢的、淑妃临死前留下的、看似疯癫混乱的绝笔血书,却被一个悄悄收了她最后一点首饰的狱卒,辗转地、隐秘地,递进了慈宁宫的高墙之内……


    那血书上,除了无尽的诅咒之外,还反复用血写着一个模糊的地名和一个令人费解的称谓……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