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3章 执掌凤印

作者:哈哈居士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这日,太后带着一众宫人,又来了永寿宫。这次阵仗颇大,带来的赏赐也格外丰厚。


    “哀家瞧着贵妃气色大好,孩子们也康健,真是祖宗保佑。”


    太后端坐上位,笑容慈蔼,目光却如探照灯般扫过殿内每一个角落,最后落在姜晚晚脸上。


    “眼看册封大典在即,有些宫务,虽皇帝让哀家暂且操心着,但终究你才是正主。有些事,也该让你知晓。”


    她话锋一转,似是随意道:


    “如今后宫高位空缺,淑妃又去了,端嫔、安嫔几人虽尽心,终究位份低些,压不住场面。”


    “哀家想着,是否该提一提几位老人的位份,也好帮你分担一二?譬如瑶嫔,如今也有着身子,又是你的妹妹,若晋为妃,于你也是一大助力。”


    此言一出,殿内空气微微一凝。太后这是明晃晃地要往姜晚晚身边插钉子,还要分薄她的权柄和恩宠!


    若是从前,姜晚晚或许还要迂回周旋,但此刻——


    她缓缓放下茶盏,抬起眼,目光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直接迎上太后的视线。


    “太后娘娘体恤,臣妾感激不尽。”她声音温和,却字字清晰。


    “只是,如今臣妾身子已无大碍,不敢再劳烦太后娘娘与各位妹妹辛劳。宫中事务,待臣妾正式册后,自会接手料理。至于瑶嫔……”


    她顿了顿,唇角勾起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


    “她年轻,性子又跳脱,如今怀有龙裔已是天大的福分,正当安心养胎,实在不宜再为俗务烦心。”


    “晋位之事,皇上此前已有圣谕,后宫晋封需有功于社稷、或诞育皇嗣有功者方可。瑶嫔妹妹尚未生产,此时晋位,恐惹非议,说皇上与臣妾徇私,反倒不美。太后娘娘,您说呢?”


    一番话,软中带硬,既直接拒绝了太后插手宫务和抬举姜玉瑶的提议,又搬出了皇帝和宫规,堵得太后一时语塞。


    太后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眼底掠过一丝寒意。她没想到姜晚晚恢复之后,竟变得如此强硬,言辞犀利,寸步不让!


    “贵妃倒是思虑周全。”太后语气微冷,“既如此,哀家便不多事了。只是这后宫庞大,事务繁杂,绝非一人之力可担待。”


    “太后娘娘教训的是。”姜晚晚微微颔首,从善如流。


    “所以臣妾更需早日熟悉起来,以免届时手忙脚乱,辜负了皇上和太后娘娘的信任。再者,不是还有皇上从旁指点吗?臣妾若有不懂的,自会去请教皇上。”


    她再次把皇帝抬了出来,暗示皇帝才是她最大的靠山和依仗,太后想越过皇帝来“指点”她,没那么容易。


    太后面色彻底沉了下来,盯着姜晚晚看了半晌,终是没再说什么,起身拂袖而去。


    送走太后,春桃和秋葵脸上都露出解气又担忧的神色。


    “娘娘,您今日……”春桃欲言又止。


    “无妨。”姜晚晚神色淡然,“一味退让,只会让她觉得本宫软弱可欺。如今本宫即将正位中宫,膝下皇子公主众多,若还如从前般伏低做小,岂非让人看轻了本宫和孩子们?该强硬时,便需强硬。”


    她深知,与太后的博弈才刚刚开始。今日只是初步亮明态度,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又休养了几日,姜晚晚自觉身体已恢复至巅峰状态,甚至犹有过之。


    【冰肌玉骨丸】的效果也逐渐显现,肌肤莹润生光,容貌更胜往昔,一颦一笑间自带威仪与风情,令赵胤越发迷恋。


    册封大典前三天,姜晚晚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


    她命人给皇帝递话,说想去宝华殿为淑妃上一炷香,也为即将到来的册封典礼祈福。


    赵胤虽觉意外,但觉得她心地善良,不忘旧人,更是感动,当即允了,并加派了护卫。


    消息传出,后宫皆惊。谁都没想到,这位风头正盛、即将册后的贵妃,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去祭拜那个“葬身火海”的死对头。


    姜晚晚身着素雅宫装,并未盛饰,却依旧光彩照人。她在宝华殿淑妃的灵位前郑重上了香,沉默片刻,似乎在哀悼。


    然而,无人知晓,在她低垂的眼眸中,没有丝毫悲悯,只有冰冷的探究和审视。


    她不是在祭拜,她是在试探,也是在宣告。


    试探这宝华殿内外,是否有淑妃未死的蛛丝马迹,是否有太后或其他人的眼线对此举异常关注。


    宣告她姜晚晚行事,已无需看任何人脸色,即便是祭拜仇人,也能做得光明正大,堵住天下悠悠之口。


    果然,她这一举动,让原本有些暗地里议论她“凭子骄纵”的声音小了许多,反而赞她“仁厚”。皇帝得知后,更是感慨万千。


    上香完毕,姜晚晚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在宝华殿后院缓步而行,似是散心。


    行至一僻静处,假山后隐约传来两个小太监的低语。


    “……真是邪门,那井都废了多少年了,那晚雨那么大,居然还……”


    “嘘!小声点!不要命了!王管事怎么交代的?那事儿烂肚子里!”


    “可我总觉得瘆得慌……那麻袋……” “快走快走!贵人在那边呢!”


    声音戛然而止,两个小太监像是受惊的兔子般溜走了。


    姜晚晚脚步未停,面色如常,仿佛什么也没听到。


    但她的心,却猛地一沉。


    废井!麻袋!


    淑妃很可能真的没死!那场大火是金蝉脱壳!而帮她的人,手段通天,竟能将人从延禧宫火场弄出,还试图通过废井处理痕迹?


    是谁?太后?皇帝?还是……另有其人?


    无论背后是谁,这都是一条足以掀翻整个后宫的秘密!


    姜晚晚袖中的手微微握紧,眼底寒光凛冽。


    很好。敌人藏在更深的水下,这游戏,才更有意思。


    她不动声色地回到永寿宫,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普通的祈福。


    当晚,她唤来福子,低声吩咐了几句。福子目光一凛,重重点头,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融入了夜色之中。


    有些调查,需要在最黑暗的地方进行。


    册封大典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皇宫内外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仪仗煊赫。


    姜晚晚身着皇后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在庄严肃穆的礼乐声中,一步步踏上汉白玉阶,走向至高无上的位置。


    她的容颜在盛大妆扮下美得惊心动魄,气度雍容华贵,沉稳如山。


    赵胤站在最高处,看着她,眼中是满满的骄傲与占有。


    太后端坐一旁,面带微笑,眼神却复杂难辨。


    百官跪拜,山呼千岁。


    “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浪如潮,席卷了整个宫城。


    姜晚晚缓缓转身,接受万众朝拜。她的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黑压压的人群,扫过神色各异的妃嫔宗亲,扫过深沉难测的太后,最后与身边志得意满的皇帝对视一眼。


    这一刻,她终于站到了这个王朝后宫的最顶端。


    然而,她知道,这并非终点。


    淑妃的失踪如同一把悬顶之剑,太后的忌惮从未消除,暗处的敌人蠢蠢欲动,前朝的纷争也不会因她封后而停止。


    甚至她的枕边人,这位多疑的帝王,他的宠爱又能持续多久?


    姜晚晚的嘴角,在无人可见的冠冕珠帘之后,缓缓勾起一抹冰冷而锐利的弧度。


    皇后的宝座,她坐上了。


    接下来,便是清理门户,执掌凤印,让这后宫,真正只回荡她一个人的声音。


    那些所有的阴谋、背叛、算计,都将被她,一一碾碎。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