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章 又是一年盛夏

作者:波函数坍缩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小子的生日之后,已是一月下旬。


    两周后,临安中学迎来了寒假。


    不过高三放假时间晚了一些。


    那一年的春节在二月初,而课改班硬是拖到了除夕当天才准许放假。


    更狠的是,学校今年还缩短了假期,初四就通知课改班提前返校。


    于是,清冷少女在月考后答应老小子的“奖励”——寒假带他出去玩,也只能暂时搁浅了。


    毕竟,扣掉除夕和初一,也就只剩三天假期,连临安周边游都不尽兴。


    不过周屿倒是不在意,寒假去不成,那就暑假去呗。


    来日方长的。


    寒假眨眼就过。


    高三下学期很快就开学。


    高三年级对面的教学楼上,每一层楼也早早拉起了横幅,以便每一个高三学生可以随时看见:【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高考也越来越近。


    随着春暖花开,柳浪闻莺的柳树们长出了新春的细牙。


    夕阳仍是那个夕阳,教室仍是那个教室,同学们仍是那个同学们。


    可随着高三下学期的开始,有些气氛开始悄然改变着。


    对于这样司邦梓满脑子都是吃的佛系摆烂少年来说,都感受到了教室里气氛的微妙变化,但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笑声依旧,欢闹依旧,打扰依旧......


    只是在每一个灯火透明的夜晚,五班的教室里也已然座无虚席。


    大家似乎都在为模糊而又靠近的未来而努力。


    哪怕在前世,周屿也时常会怀念高三这一年。


    即便随着时间流逝,许多事情都早已模糊不清,


    但有些画面,他始终记得——


    记得夕阳染红的连廊,记得灯火通明的教学楼,


    记得成山的试卷与课本,记得一场场考试后的沉默与释然。


    也记得某天的晚自习,


    不知是谁忽然喊了一句:“今天的晚霞好漂亮啊!”


    于是全班一齐抬头看向窗外——


    霞光满天,染红了天际,也照亮了每个人的眼睛。


    那一刻,仿佛所有压力与疲惫都被晚霞吞没,


    只剩下少年们短暂却炽热的感动与欢呼。


    这,大概就是周屿这样的普通人,所拥有的高三记忆。


    小说里,总爱写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主义。


    可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


    哪来那么多“英雄时刻”?


    无数看似平凡、琐碎甚至重复的瞬间,


    恰恰构成了人们独一无二的青春。


    高三,就像一条奔腾的河流,


    在看似日复一日的平淡中,汹涌着每个人的热血与希望,


    然后悄悄推着大家,奔向各自的远方。


    有时,夕阳西下。


    周屿会抱着一个单词本,站在被夕阳染红的连廊上背单词。


    夏日的晚风吹过长廊,卷起他额前的碎发。


    周屿会觉得有些恍惚。


    甚至开始怀疑,上辈子的那些事情,会不会其实就是一场梦?


    可脑海里,关于2008年的记忆却又清晰如昨,也随着时间被一一印证。


    回首 2008,一个注定被铭记的年份。


    南方的雪,下得格外狠,封了路,也冻住了不少人心。


    许多人第一次见识到“雪灾”二字的分量。


    初春未暖,又逢汶川地动山摇,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撕裂了大地,也撕裂了无数家庭。


    但也正是在那样的废墟之中,世界看见了泪水中的坚强、瓦砾上的微光。


    这一年是中国股民的梦魇,股市从天堂跌入地狱,A股投资者集体经历了一次惨烈的成人礼。


    这一年,金融危机自大洋彼岸汹涌而来,蔓延全球,经济的寒潮几乎让每个普通人都裹紧了外套。


    可也正是那一年,首都迎来了奥运。


    鸟巢点亮夜空,水立方波光潋滟。无数个普通人因那个夏天而心潮澎湃,举国共襄的盛举中,中国第一次以东道主的身份,走上世界舞台中央。


    一首《北京欢迎你》,响彻了大江南北,唱进了亿万人心里。


    喜与悲,光与影,伤痛与荣耀,就这么交织在了一起。


    像是一道命运精心缝合的年轮,将一个时代的热烈与剧痛,一针一线都牢牢缝在了每个人的记忆深处。


    再回首时,才发现,那一年,我们真的长大了。


    周屿时常会觉得,


    2008,是他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年。


    不仅是他。


    对于他这一代人来说,或许都是如此。


    那是一代人离开故乡、背起行囊、奔赴未知的起点;


    是无数少年第一次远离父母,走进陌生的城市,


    认识一群全新的人,开始一段崭新的故事。


    有人换了气候,有人换了床铺,有人换了整个人生轨道。


    人们总说,高考是普通人最公平的一次竞争。


    也许并不绝对公平,


    但它确实是大多数人第一次、有可能真正改变命运的起点。


    它像一场漫长的渡河仪式——


    每一个奋不顾身跳入水中的人,


    都在试图靠自己的力量,抵达彼岸。


    花落花开,花开花落。


    校园里,永远不缺的就是少年。


    没有人会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在年轻。


    校门口的老保安老裤头,还是那个老裤头,


    只不过鬓角又添了几缕白发,背也比去年更驼了一点。


    门口那棵老槐树,也还是那个老槐树。


    只不过即将迎来它的一百岁生日。


    枝桠苍劲,一年四季轮回,从光秃到繁茂,又迎来新一轮的葱茏。


    时间就这样不动声色地向前。


    又是一年盛夏。


    ——2008年6月,高考,如期而至。


    考试当天,天刚亮,校园就热闹起来了。


    校门口挂起了红底白字的横幅:【预祝全体高三学子金榜题名】。


    一辆辆送考的车停靠在校外,有人戴着耳机闭目养神,有人嘴里还在念着最后几道公式,也有人捧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像是抱着信仰。


    临安中学的老师几乎全员出动,穿着整齐的校服站在考点门口,有人递水,有人拍拍肩膀,说:“放轻松,正常发挥就行。”


    有人紧张到脸色发白,也有人轻快地走下车,嘴里还哼着歌。


    有人眼圈红了,握着父母的手迟迟不愿放开,有人低头看着手机,发着最后一条:“加油!”


    阳光洒在地面上,落在每个考生的肩膀,像是一种默默的祝福。


    钟声敲响前一分钟,考场外鸦雀无声。


    几千个年轻的心跳声,此刻汇成一股沉静的洪流。


    铃——


    钟声响起,铁门缓缓关上。


    世界仿佛被隔绝在门外,只剩下笔与纸、时间与命运,在安静的考场中交锋。


    考场外,家长们三三两两站着,有的双手合十默念,有的悄悄擦了擦眼角。


    老裤头蹲在门边抽老烟,他看着这些孩子,就像是看着自己看护了一年的希望。


    ——这是他们人生的第一场战役。


    ......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