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屿的周末本不用上课。
但相比上个周六那种“做梦都在干活”的状态,今天他终于奢侈地睡了个懒觉,迷迷糊糊一直躺到快中午。
上周实在太累了。
除了上课写作业,就是干活、干活、再干活。
每天回家洗个澡,给林望舒发条“晚安打卡”短信,然后就直接秒睡——
真正意义上的“闭眼=关机”。
好在店里已经顺利招到了两名新员工,前天正式上岗。
带了两天,也算是摸清了流程,基本能独立顶岗了。
周屿终于从“全能杂役”的岗位上脱身了。
“喝了么”也已经营业满两周。
相比刚开业那几天的热度,现在的客流略有回落——
毕竟那批纯粹来凑热闹的人,图的就是个“尝鲜”。
但即便如此,店门口依旧是门庭若市,
尤其一到放学和傍晚,高峰期依旧大排长龙。
不过嘛,开店就是这样。
时间是最好的筛子,
它会慢慢帮你过滤掉随波逐流的热度客,留下真正愿意一来再来的熟客。
这两周下来,生意逐渐趋于稳定,
日营业额稳稳地落在五千到六千之间,偶尔还小涨一波。
节奏一放缓,周屿反而有点不习惯。
吃完午饭,他还是照例骑上那辆老“永久”,慢悠悠地荡去了“喝了么”。
十二月的风已经带了点真寒意。
阳光明晃晃地挂在半空,却没多少温度,
就像是冰箱里的照明灯,起到一个氛围上的作用。
风一吹,衣角像纸片一样飘起来。
下周就是冬至了。
其实上个月初就立冬了——只是冷得晚,也冷得慢。
而现在,是真正的冬天了。
路上的行人都换上了厚实的冬装,围巾、手套、毛线帽一个不落,
就露出个冻得通红的鼻尖。
空气干冷,呼出的气白得像雾,吹在脸上都有点刀片感。
周屿呢?
啥都没带。
其实穆桂英早就买好了手套围巾,甚至还买了好几个款。
但他这个人,丢三落四,一个月能丢三次。
久而久之,穆桂英也麻了,干脆任他自生自灭。
加之,他确实也懒得戴。
这倒不是硬撑,而是他从小就给自己立下的一个小要求——
由奢入俭难,习惯一旦娇贵了,就回不去了。
所以,他总觉得,抗寒这种事,也是需要训练的。
像某种不成文的“冬练计划”,从不轻易松懈。
不过嘛,骑自行车本身就算有氧运动。
蹬了几圈下来,风吹着脸是冷的,但身体却热起来了。
等他晃晃悠悠骑到“喝了么”门口时,还觉得怪暖和的嘞!
此刻这个时间段,正是一整天里的低峰期。
可“喝了么”依旧几乎坐满,外带打包的客人也不时进进出出。
周六有些学生不上课,即便有课的,此时也正值上课时间,
于是店里反倒多了些上班族——趁着周末休假,来这儿坐坐。
三三两两坐着,偶尔低声闲聊,
当然,也有几位零星的学生,静静坐在窗边写作业。
而门口,罗京穿着“奶茶杯”的人偶服,孤零零的站在那儿。
开业热潮已经过去了。
司邦梓对这活儿的新鲜劲已经过去。
但是罗京依旧雷打不动的每天来店里兼职,穿上厚重的玩偶装,在门口举着广告牌,给每一个经过的人点头打招呼。
有时候,周屿甚至有种他比自己还积极的错觉。
店里依旧在放周杰伦的歌,
此刻刚好播到了《晴天》。
其实,在这个年代里,相较于周董的其他热门金曲,《晴天》反倒算是稍稍冷门的。
但对周屿这种铁杆歌迷来说,哪有冷门不冷门之分——
每一首,都是神作!
很多歌,只要前奏一响,他就能顺口接上下一句歌词,
虽然五音不全,但节奏、断句从来没错过。
这一点其实也不稀奇,很多“老歌迷”都能做到。
可后世不知从哪年开始,《晴天》忽然就爆火了。
冲上各大音乐平台周董主页播放量的第一名,甚至盖过了《七里香》和《青花瓷》。
那时候,许多周屿这样的“老歌迷”重新回头听这首歌,
就会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就像一觉醒来,忽然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午后。
阳光洒在旧教室的木桌上,桌上堆着厚厚的课本和练习册,
她坐在你前排,垂落的发丝被阳光晕染成淡金色,如梦似幻。
耳机里是《晴天》,
风里夹着粉笔灰和橘子汽水的味道。
回到了还是少年的时候。
又一次见到了那个无疾而终的、谁也没追上的初恋。
当然,周屿没有这种“初恋”。
但这一刻,他还是生出一种仿佛回到十几岁的错觉。
“等等,不对啊——我现在就是十八岁啊?”
想到这儿,周屿忍不住笑了笑,摇了摇头。
然后推门走进了店里。
还没等他张口,就有熟脸打起招呼——
有喊“小周”的,有喊“老周”的,
有直接叫“周屿”的,
也有笑呵呵一声“哟,小伙子来了啊”的。
都是老客人了,来多了,认人也熟了。
开店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你每天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有孤僻沉默的,有滔滔不绝的,
有点单犹豫十分钟的,也有见了你就聊八卦的。
更何况,周屿连着干了两周的“满勤杂役”,
元老级别的老顾客们哪一个不认得他?
有时候他要是没出现,客人反而不习惯。
一定要找他说几句,唠上两句,才觉得这杯奶茶“喝得踏实”。
其实换做上辈子,周屿打死都想不到,
自己会开一家奶茶店,
还开得这么讲究、这么精致。
但也确实如果不是考虑和隔壁书店产业联动,
再加上他“疫情奇迹时刻”修炼出来的技能树实在有限,
他根本不会考虑这条赛道。
毕竟,以前他最不能理解的,
就是那些梦想“开一家小资咖啡店”的人。
尤其是那种:
复古木桌、文艺灯泡、书架摆满摄影集,再放个苹果电脑装模作样敲敲字的那种店。
——不好意思,老子真的对文艺小资过敏!
可现在……
周屿感觉自己能理解一点了。
在店里打打下手,和一些熟客聊聊天。
时间过去的很快。
转眼就到了晚上,学生们放学,即将迎来高峰期。
不过周屿却没有继续待着了。
现在人手充足,他在不在都没所谓。
而且,他也明白,
这家店不能永远绑在自己身上,总是该放手的。
所以下课铃声一响,
他便骑上车,穿过熟悉的巷子,往家的方向骑去。
回头的时候,天色刚暗,
街灯才亮,整座城市像是被谁轻轻切换到了“夜间模式”。
奶茶店门口,罗京还站在原地。
穿着那套略显臃肿的“奶茶杯”人偶服,
在风里摇摇晃晃,像个倔强的路标。
但这会儿,“奶茶杯”居然还蹦蹦跳跳地动了两下,
似乎情绪高涨,
还伸出手,拉住了一个路过的女孩。
周屿下意识多看了一眼——
定睛一看,也是熟人。
一个是徐幼音,五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另一个是唐若琳,五班的英语老师,一位高冷御姐。
奶茶杯正拉着小徐老师的手,
像是在比划什么,头还一颠一颠的,
憨憨地晃着,居然挺讨喜。
就和打了吸血似的。
周屿愣了愣。
忽然又想起上辈子和罗京一起喝得醉醺醺的,吹着各种不着边际的牛。
“你还记得她吗?”
“早忘了。”
“我还没说是谁呢?”
......
门口。
罗京拉着“小徐老师”的手,一时不肯放。
当然不是那种冒犯的拉扯,
只是人偶装动作笨拙,像个迟钝的小孩,
一边蹦哒着招手,一边笨拙地“黏人”。
徐幼音一开始还被吓了一跳,
反应过来后,哭笑不得地说道:
“这奶茶店的人偶,怎么每天都这么热情啊?”
唐若琳在旁边轻轻勾了勾嘴角:“挺可爱的。”
话音刚落——
“奶茶杯”竟又一阵手忙脚乱地从口袋里摸了半天,
最后小心翼翼地掏出两颗糖。
一颗递给了徐幼音,
一颗放在了唐若琳的手心。
像是在完成什么郑重的仪式。
又像个孩子,在拿出仅有的宝贝去讨好心里最重要的人。
远处。
周屿默默看了片刻。
只是低声嘀咕了一句:
“难怪这小子,比我还积极。”
“不过也就只敢躲在人偶服里为非作歹了。”
然后轻轻叹了口气,
重新握紧了车把,转身骑进了夜色里。
街灯拉长了他在地上的影子,
影子一颠一颠地晃。
就像那个站在奶茶店门口、还不肯走的玩偶。
和那个永远不肯说出口的少年心事。
........
........
周屿回家后,随便吃了点东西,洗了个澡。
套了件毛衣,就坐回了书桌前开始学习。
电脑开着,QQ挂着,背景播放着慢悠悠的歌。
右下角,那只名叫“圈圈”的QQ宠物正蹦蹦跳跳地刷存在感,
偶尔还叫唤一声:“我饿啦~给我喂鱼!”
忽然——
“滴滴——”
QQ消息跳了出来。
是司邦梓。
这死胖子又换了一个杀马特头像,
金发红唇,搭配镭射特效背景,
土得让人头皮发麻。
不过好在,终于不再是那种一闪一闪闪瞎眼的动图了。
点开对话框,果不其然,还是那个熟悉的开扬白。
【菠萝鸡腿堡:不好了不好了!出事了!】
周屿看着这句话,没急着回复。
他嘴角一抽,默默喝了口水。
这二货,天天都在“不好了!出事了!”
就像西游记里的二师兄,每天都在嚷嚷:
“不好了不好了,师傅又被妖怪抓走了!”
果然,下一连串的消息跟着蹦了出来:
【菠萝鸡腿堡:你看贴吧了没有?】
【菠萝鸡腿堡:贴吧第一的热帖!】
【菠萝鸡腿堡:都在说林望舒有喜欢的人了!】
消息最后,还贴心地附带了一个百度贴吧的链接。
周屿有些意外。
放下水杯,点开了那个链接。
网页加载了两秒,贴吧界面跳了出来。
帖子标题大刺刺地挂在最上方——【震惊!林大校花有喜欢的人了?!】
......
......
PS:第二更哈。今天没有第三更了。两张都是3000+ 加起来也有6000字了。明天继续,应该会有三更的。谢谢大家的打赏、充电、催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