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七人顺着东街往里走。
顾远山和沈叶初、孙书川、顾远丰几个学子走在中间,顾三水、沈舅舅和孙大哥护在两旁。
顾三水和孙大哥时不时探头打量路边的商铺。
顾远山几人虽然目光没有这样直白,但眼神中也满是新奇。
毕竟,这可是德安府。
是他们云梦县不能比的府城!
是几人活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都没来过的府城!
……
一行人走走停停,眼中满是新意。
最开头几家都是绸缎庄、首饰铺。
门面上挂着绣金的幌子,伙计穿着体面的长衫,见人路过也只是客气点头,没像小县城的铺子那样热情吆喝。
这种地方,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能消费的地方。
顾三水目不斜视,连看都不敢仔细看,就匆匆带着几人越过去。
等看不到店铺了,他才放慢脚步。
他走在最前头,时不时回头朝顾远山叮嘱。
“远山,你跟紧点,别走散了,这府城巷子多,丢了可不好找。”
顾远山点点头,紧紧跟着顾三水。
虽然他不怕走丢,但顾三水担心,自己顺着他便是。
……
走了约莫一刻钟,路边的商铺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处朱红大门,门口站着两个穿皂衣的差役。
门楣上挂着“德安府衙”的匾额,往来的人都脚步匆匆,不敢过多停留。
顾远山悄悄往门里望了一眼,只看见青砖铺就的庭院,透着股肃穆劲儿。
再往里面,就瞧不清了。
他不敢多看,连忙收回目光,跟紧了队伍。
再往里走,路上的行人越来越少,大多是穿着青布长衫的学子。
有的手里捧着书,有的三三两两低声交谈,话题离不开“经义”、“考题”、“府试”。
一瞧就知道是来参府试的读书人。
沈叶初凑到顾远山身边,低声说道:“远山,你说他们是不是都是来参加府试的学子?”
顾远山点点头,同样小声道:“估计是。”
望着这些学子去的方向,顾远山继续道,“他们往这边走,估计都是去文星塔的。”
这东街对于他们这些赶考的学子来说,其实没什么好逛的。
这里除了府衙,就是府学。
这些地方都是不允许外人随意进入的。
而且除了开始有些大商铺,其实这里面是没有商铺的,就算有住宅,也不是他们能住得起的。
所以,往这里面走,大概率都是去文星塔的。
德安府比较适合逛街的地方,其实都在西街。
沈叶初看了看不远处伫立着的高塔,赞同点点头,“咱们都是去这文星塔,他们估计也是一样。”
大家都是来参加府试的,他们一行人想要去文星塔瞧瞧,这些读书人想来也是如此。
……
孙书川摇着折扇,听到两人的话,笑了笑。
“人人都说这文星塔是求文运的地方,咱们说不定真能沾点好运气。”
顾远山闻言,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顾远丰身上,“远丰哥,你上次来府城可来过这文星塔?”
顾远丰一愣,摇摇头,抿了抿唇,才道,“未曾。我上次来就一直待在屋里,除了考试,还未出过门。”
他第一次来参加府试,是顾一木带他来的。
那时候走的不是李威的队伍,是走的他外祖家的路子。
顾一木带着他来府城,他就一直待在屋里,从未出过门。
“那正好这次咱们好好去拜拜!”孙书川高兴道。
顾远丰闻言,倒是很给面子地点了点头。
……
一行人又走了片刻,远远就看见一处青砖灰瓦的院落。
院墙很高,里面隐约能看见飞檐的一角。
门口挂着“德安府学”的牌子。
几个学子正站在门口往里望,顾远山等人也停下脚步。
只见院里有几棵高大的古槐,树下摆着石桌,似乎有学子在读书。
“这就是府学吧?听说只有考中秀才的才能进来读书。”孙书川轻声着,一脸向往地看着前方。
顾远山也看着这府学。
大门开着,却只能看到门前的景象。
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光景。
这样大一个府学,里面的秀才都不知繁几,这教书的也定是举人了。
若是他能进这里面读书就好了。
顾远山垂涎不已。
……
顾三水不知道儿子的渴求,也凑过来看了看,不到几秒就摆摆手,招呼几人走。
“这府学不许外人进,咱们今日就先去文星塔,等日后远山考中了,再来这儿瞧瞧也不迟。”
顾三水在孙书川这些外人面前,一向给顾远山留面子,一般都是唤他的大名,并不会喊他小名。
见顾三水大言不惭,顾远山连忙解释道:“阿爹,这府学不是考上秀才就能来读的,得考上院试前十名才行。”
顾三水很是惊讶地看着面前的院子,呢喃道:“这不过是一座学院,怎的还要求如此高?”
他原先只以为这上面府学,就是像孙氏学堂那样——拿到夫子的推荐信,备好束脩,带着顾远山过来报名就行了的。
谁知,竟还要考到院试前十名!
望着顾三水瞪大的双目,顾远山只好继续解释道:“府学都是给府城学子念书的地方,留给咱们这些外县的,只能是考上秀才,排在前头的学子。”
不然大家伙都知道这里好,每次考出来的秀才岂不是都一窝蜂挤过来了。
到时候这府学再大,也装不下这么多人啊。
顾三水闻言,只摸了摸顾远山的头,安慰了句:“远山好好学,阿爹觉得你能来这府学念书的!”
顾远山笑了笑,没接话。
他只觉得若是自己说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顾三水都相信。
……
几人在门口瞧了瞧,便继续往前走。
此时太阳已经升得有些高。
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暖洋洋的。
走了半个时辰的路,几人竟也不觉得累。
再往前走百十来步,远远就瞧见一座青砖高塔矗立在绿树间。
在走近些,就能看到塔上挂着的匾额——“文星塔”三个大字,虽有些斑驳,却透着股庄重劲儿。
眼见目的地就在眼前,本就有些疲惫的几人,立马又像打了鸡血一般,朝着文星塔加快了脚步。